韩国新
- 作品数:36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十二指肠间质瘤预后多中心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手术病人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4年11月山东省23家三级甲等医院十二指肠间质瘤手术病人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对所有病例进行病理学复核及随访,对其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收集203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病例,男101例,女102例。中位年龄55岁。术后1、3、5和10年总体存活率分别为95.0%、88.0%、82.0%和82.0%,术后1、3、5和10年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93.0%、87.0%、81.0%和75.0%。高复发风险病人术后服用伊马替尼,其5年总体存活率明显高于未服药者(89%vs.62%,P<0.05)。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RR=5.510,95%CI 1.170~5.719, P<0.05)、核分裂像(RR=6.849,95%CI 1.264~5.124,P<0.05)和肿瘤是否破裂(RR=7.349,95%CI 1.608~18.196, P<0.05)是十二指肠间质瘤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直径、核分裂像和肿瘤是否破裂是十二指肠间质瘤术后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不同手术方式5年总体存活率无明显差异,伊马替尼可改善术后高复发风险病人的预后。
- 胡玉龙李乐平戴勇姜立新王爱亮储宪群李玉明杨道贵路春雷姚林果崔刚林惠忠陈刚崔庆郭洪亮张焕虎伦增军夏立建苏英峰韩国新惠希增魏志新孙作成周岩冰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十二指肠肿瘤预后伊马替尼
- 两种胆道重建术治疗胆总管囊肿的远期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2
- 2000年
- 王庆宝刘振中王亚力吕方启金培勇韩国新
-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胆道重建术远期疗效术式
- BRMS1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与胃癌生物学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4例胃癌及相应癌旁正常胃组织中BRMS1的表达。结果 44例胃癌旁正常胃组织中有35例(79.5%)表达BRMS1,而胃癌组织中有14例(31.8%)表达,胃癌组织中BRMS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胃组织(P<0.01),BRMS1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 BRMS1 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降低,其可作为反映胃癌浸润、转移潜能的参考指标之一。
- 韩国新魏立伟王庆宝
- 关键词:胃肿瘤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多聚酶链反应
- 外伤性脾破裂外科治疗临床分析(附155例报告)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外伤性脾破裂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全组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56例;保脾治疗99例。结果保脾组中10例非手术治疗;89例行保脾手术,其中单纯缝合修补6例;医用生物蛋白胶粘合止血6例;3例行单纯修补+医用生物蛋白胶粘合;行脾部分切除术44例,其中5例同时行脾动脉结扎。30例脾切除行自体脾片大网膜移植术。全组病例中1例死亡,其余均治愈。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病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病人选择最恰当的手术方式,方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刘振忠杨柳孔伟张勇党相国韩国新
- 关键词:脾破裂外科治疗手术操作保脾
-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被引量:2
- 2008年
-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悬殊,临床上将其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凶险,死亡率较高。
- 韩国新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轻型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发病原因急腹症
- 带隔离管的试剂瓶
- 本实用新型是在试剂瓶的瓶口插入一条与瓶口内径紧密吻合的硬质隔离管,隔离管壁厚适中,隔离管内径适合于试剂针吸纳试剂,隔离管的底部开口于试剂瓶底部,与试剂瓶相通。其作用是阻碍试剂瓶内、外空气不断交换,使试剂与空气的反应降低到...
- 王克强刘瑞锁晁储璋韩国新张本文
- 文献传递
- 用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胃癌组织c-erbB-2和c-myc癌基因扩增的研究
- 2006年
- 目的研究c-erbB-2和c-m yc癌基因在胃癌组织中扩增的意义。方法应用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检测81例胃癌标本中c-erbB-2和c-m yc的扩增情况。结果c-erbB-2和c-m yc在胃癌中的扩增率分别为50.6%和67.9%。c-erbB-2基因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分化程度越差、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有转移,c-erbB-2基因表达率越高,而c-m yc癌基因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两基因的扩增具有显著的相关性(χ2=7.26,P<0.01)。结论c-erbB-2和c-m yc扩增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因素,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 王克强李雁晁储璋韩国新刘振忠东野圣伊
- 关键词:C-ERBB-2基因C-MYC基因原位杂交
- ER阳性绝经后乳腺癌术后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ER阳性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ER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67例,术后应用CMF或CAF方案6个疗程后口服TAM5年;内分泌组59例,术后口服TAM5年。结果:临床Ⅱ、Ⅲ期及术后腋窝转移淋巴结≥4枚的患者两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7%、46.7%,58.3%、28.1%,63.9%、28.7%;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4%、49.5%,61.1%、33.8%,69.8%、34.8%(P<0.05);而临床Ⅰ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的患者两组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R阳性绝经后Ⅱ、Ⅲ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和腋窝转移淋巴结≥4枚的患者术后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内分泌治疗。
- 高德宗杨凤辉王庆宝刘振中韩国新
-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内分泌治疗
- 肝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升高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检测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不同水平血浆D-二聚体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随肝癌临床分期、Child-Pugh分级增加,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存在癌肿血管侵犯、腹水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结论临床分期、Child-Pugh分级、癌肿血管侵犯、腹水是导致肝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重要因素。
- 柏鉴东韩国新
- 关键词:肝肿瘤D-二聚体腹水肝功能
- 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分析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参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孔伟韩国新王庆宝朱乾文王云玲高思娴
- 关键词:小切口手术传统甲状腺手术甲状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