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丁培
- 作品数:29 被引量:17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中间入路腹腔镜下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根治右半结肠癌35例可行性与技术要点分析被引量:3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根治右半结肠癌的技术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腹腔镜CME术35例的临床病理数据及视频资料,分析其安全性与技术可行性;采用West分级系统评价手术质量;通过解剖学绘图描述腹腔镜CME的手术入路,解剖层次及技术要点。结果 (1)脏层筋膜呈"信封样"包绕整个结肠系膜,需超声刀锐性分离脏壁层筋膜,达到血管根部结扎与完整系膜切除。(2)中间入路以回结肠血管解剖投影为起步点,沿肠系膜上静脉为主线解剖血管,进入Told与肾前筋膜间的天然外科平面。(3)盲肠及升结肠癌,需清扫回结肠、右结肠及结肠中血管根部淋巴结;结肠肝曲癌,还需清扫No.6淋巴结及切除距肿瘤以远10~15cm胃大弯侧胃网膜。(4)35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CME;手术质量等级判定C级33例;中位清扫淋巴结数19(15~25)枚,Ⅲ期病人系膜根部淋巴结阳性25%;中位手术时间2.6(2~4)h,术中出血80(50~300)mL,术后排气时间2(1~4)d,住院时间12(6~20)d;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出血1例,乳糜漏1例。结论 CME为基于胚胎解剖学与肿瘤外科学的新理念,有望成为规范化手术方式;中间入路腹腔镜下CME技术上可行,是否改善远期疗效有待对照研究证实。
- 冯波陆爱国王明亮马君俊李健文毛志海董峰臧潞张卓韩丁培郑民华
- 关键词: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右半结肠癌手术入路腹腔镜
- 机器人辅助对比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期结果
- 目的 自20 世纪90 年代第一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开展以来,微创肺叶切除术以其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中广受青睐,其中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
- 李鹤成金润森韩丁培袁野项捷周翔陈凯杜海磊张亚杰杨溯
- 关键词: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T2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索T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7年在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7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9例、女92例,平均年龄(62.73±0.58)岁。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N0组、N1组和N2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体重指数(P=0.043)、术前淋巴结肿大(P<0.001)、肿瘤直径(P<0.001)在不同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体重指数(OR=1.131,95%CI 1.001~1.277,P=0.048)和淋巴结肿大(OR=3.498,95%CI 1.666~7.342,P=0.001)是N2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肿瘤直径是N1淋巴结转移(OR=1.538,95%CI 1.067~2.218,P=0.021)和N2淋巴结转移(OR=1.814,95%CI 1.196~2.752,P=0.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体重指数较大或术前影像学发现淋巴结肿大的T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N2淋巴结转移可能性较大;而肿瘤直径较大的患者发生N1及N2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均较大。
- 张弦飞金润森郑宇彦张亚杰韩丁培陈凯李鹤成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T2期手术
- 机器人辅助胸部肿瘤精准微创手术的应用推广
- 李鹤成罗清泉金润森黄佳张亚杰项捷陈凯杜海磊韩丁培杨溯郭威吴晗陈醒狮韩宇
- 胸部肿瘤包括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常见高发肿瘤,手术切除是治愈早中期胸部肿瘤的首选方法,精准、微创的手术方式已成为外科医生及患者的共同追求。近年来机器人手术系统发展迅速,在胸外科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机器人辅助手术较传统...
- 关键词:
- 关键词:胸部肿瘤微创手术治疗机器人手术系统
- 真核生物胞质伴侣素6A及其相关通路在结直肠肿瘤细胞迁徙、侵袭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 目的:结直肠癌是近几年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的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寻求具有较高特异性和灵敏度的肿瘤转移预测因子,对于早期发现肿瘤及个体治疗都有积极的意义。随着不断深入研究,最近一...
- 韩丁培
- 关键词:直肠肿瘤细胞浸润病理细胞学
- 文献传递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分析被引量:2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行CME3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手术视频图片资料;采用手术分级系统评价手术质量;分析手术安全性及可行性,探讨腹腔镜CME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解剖层次及技术要点。结果均以中间入路完成腹腔镜CME左半结肠癌根治术,超声刀锐性分离脏壁层筋膜,保持结肠系膜完整性,达到血管根部结扎;手术平均时间(106±15)min,平均出血量(105±74)mL,平均住院时间(11.1±2.8)d,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12.9%)。手术质量等级评估A级28例,B级3例,淋巴结清扫总数为(13.9±5.0)枚,Ⅲ期病人中,中央组淋巴结阳性率15.8%(3/19)。结论腹腔镜CME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宗雅萍韩丁培陆爱国冯浩张卓马君俊冯波薛佩王明亮郑民华
- 关键词: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左半结肠癌
- 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术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术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选择因直肠癌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术的415例患者。研究吻合口瘘与性别、年龄、BMI值、肿瘤分期、手术时期等因素的关联性;在后期阶段,课题组对术中的一些保护性措施进行了改进,探讨不同时间段,吻合口瘘患者二次手术率的情况。结果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性别、年龄、肿瘤分期、是否行保护性造口等因素无关(P>0.05),而与BMI值相关(P<0.05)。吻合口瘘的发生可明显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P<0.05)。415例病例中(90例在前期完成,325例后期完成),仅1例需要中转开腹(0.24%)。术后吻合口瘘的总发生率为5.3%(22/415),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5.6%(5/90)和5.2%(17/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5)。在前期阶段,5例吻合口瘘患者有4例行腹腔镜二次手术(80%);后期的17例吻合口瘘仅2例因瘘出现较早、感染扩散而行再次手术(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要手术干预的吻合口瘘患者,接受腹腔镜再次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保护性措施对降低吻合口瘘患者二次手术率发挥着积极作用。
- 陆军陆军周立新万亚锋孔文成韩丁培韩丁培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并发症吻合口瘘腹腔镜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分析
- 目的 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应用于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接受腹腔镜CME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共计31名...
- 宗雅萍郑民华韩丁培陆爱国冯浩张卓马君俊冯波薛佩王明亮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疗效比较被引量:35
- 2013年
- 目的分析并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短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2003年6月至2010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24例右半结肠癌病人纳入研究。其中腹腔镜组(LR组)177例,开腹组(OR组)147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疗效及长期存活率等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临床资料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R组在术后恢复方面均显著优于OR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组为22.45%,LR组为1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组淋巴结清扫数(11.4±4.1)枚,LR组为(15.2±10.1)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肿瘤复发与转移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R组1、3、5年总存活率为97.18%、83.73%及70.37%,OR组为94.56%、77.84%及66.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安全、有效,短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 韩丁培陆爱国冯浩王蒲雄志曹奇峰冯波宗雅萍张卓马君俊郑民华
- 关键词: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肠癌开腹手术
- 导航支气管镜技术与人工智能辅助在支气管镜基础技能培训中的实践与思考
- 2024年
- 目的探讨导航支气管镜技术与人工智能在住院医师支气管镜基础技能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效果,以进一步提升住院医师的操作技能水平。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参加basic NBSTAT培训的26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14名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12名。培训采用以导航模式为核心设计理念的模块化课程,包括确定病灶、精确定位、路径规划、导航操作和实时纠错5个模块,并结合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教学评价采用瑞金医院气管内镜模拟训练系统和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系统进行模拟操作考核,评价学员的操作熟练度。使用SPSS 26.0软件行统计分析,运用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培训后,所有学员的操作技能均显著提升,模拟操作时间从(125.08±48.16)s缩至(77.69±24.75)s,失误次数从1次降至0次,总评分从(60.77±15.01)分提高至(75.19±17.63)分,导航操作时间从3(3,4)min降至2(2,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住培医师及专培医师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员对培训的总体满意率达100.00%。结论该培训课程在支气管镜基础技能培训中的实践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各类住院医师的支气管镜操作技能,是应对肺部疾病诊疗技术不断进步的有效途径。
- 韩丁培王心怡徐艳丽冯希佳张煜邓丽华李啸扬李鹤成
-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