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省科学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发性红色毛癣菌病患者不同部位菌株的分子鉴定被引量:4
- 2008年
- 红色毛癣菌是最常见的皮肤癣菌,常为慢性复发性,皮损可多发。同一患者不同部位皮损中的致病菌是否相同?回答这一问题对了解红色毛癣菌病的发病特点及指导预防有重要意义。我们从1例多发性皮损患者的6个部位分别分离出红色毛癣菌,从基因水平分析不同患病部位是否为同一菌株感染。
- 青春冉玉平李发增代亚玲赵国庆刘素玲何晓丹周光平
- 关键词:红色毛癣菌多发性同部位分子鉴定菌株皮肤癣菌
- 先天性厚甲症2例被引量:1
- 2006年
- 青春冉玉平周光平
- 关键词:先天性厚甲症自觉症状内服外用近亲婚配体格检查增厚
- 1261例多部位穿刺标本的病理诊断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多部位穿刺标本的病理诊断结果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所做穿刺活检1261例标本做回顾性分析,并对可能影响穿刺活检内脏器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的多种可能因素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61例多部位穿刺标本的病理诊断结果情况:直接穿刺(目视下)50例,超声引导下穿刺661例,X线引导下穿刺320例,CT引导下穿刺150例,超声定位后的胸膜穿刺80例。以年龄、性别比例、穿刺部位、标本性质、结果病变性质、介导设备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病灶大、标本组织结构越完整诊断明确度越高。结论对器官组织穿刺活检的引导方法中,通过影像引导在临床中应用最广泛,且对于病灶大、标本组织结构完整的标本,其病理学诊断明确度越高。
- 青春刘高清谢春燕
- 关键词:穿刺标本病理诊断影响因素
- 误诊为头皮糠疹的泛发性白癣一例被引量:1
- 2006年
- 患儿女,8岁,因头皮丘疹3年,加重伴脱发2年就诊。3年前头顶部出现绿豆大淡红扁平丘疹,外用尿素软膏等无效,丘疹增多并融合为大片斑块,渐累及整个头皮,瘙痒明显。
- 青春冉玉平熊琳代亚玲周光平
- 关键词:头皮糠疹泛发性白癣扁平丘疹尿素软膏
- 正常人耵聍中马拉色菌菌种构成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正常人耵聍中马拉色菌菌种构成及同一宿主耵聍中菌种是否一致。方法采集45名健康志愿者双侧耵聍,0.1%曲拉通X-100溶解稀释后接种于含菜籽油培养基,生化及形态学方法鉴定到种,同时提取菌种DNA,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做PCR扩增并测序鉴定。结果有44例(97.78%)双侧耵聍中均培养出马拉色菌(共分离出88株菌),菌种构成:糠粃马拉色菌29株(32.95%)、斯洛菲马拉色菌23株(26.14%)、合轴马拉色菌18株(20.45%)、球形马拉色菌11株(12.50%)、限制性马拉色菌7株(7.95%)。44例(88株菌)中双侧耵聍菌种相同者有38例(76株菌)(一致率86.36%)。结论正常人耵聍中马拉色菌菌种分布较广,主要菌种为糠秕马拉色菌。同一宿主双侧耵聍中马拉色菌菌种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 张浩冉玉平青春代亚玲向耘
- 关键词:马拉色菌属耵聍
- 家庭内红色毛癣菌病患者间菌株差异性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用PCR技术比较分离自同一家庭红色毛癣菌病患者的菌株差异性,分析家庭内多发的红色毛癣菌病的致病菌株是家内相互感染,还是家外感染。方法以家庭内多发的皮肤癣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离致病菌株并以传统方法鉴定菌种。再分别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巢式PCR特异扩增红色毛癣菌的串联重复亚元件(TRSS:TRS-1/TRS-2)产生的指纹图谱分析种内株间有无差异性。结果纳入实验的16株菌分离自8个家庭,用形态学等方法及种特异引物均鉴定为红色毛癣菌。RAPD显示4个家庭内的菌株间有差异性,TRS-1区PCR指纹图谱显示5个家庭内菌株有株间差异,TRS-2区能鉴定出2个家庭内菌株间有差异。综合各方法共区分出6个家庭内的菌株间有带型差异。结论该研究提示家庭内多发红色毛癣菌病从家外途径感染率高于家内感染。TRS-1区PCR指纹图谱对红色毛癣菌的菌株区分度高于RAPD,更适于红色毛癣菌株间分型。结合多种分子分型方法可最大限度发现不同菌株间的差异。
- 何晓丹冉玉平代亚玲青春张浩向耘
- 关键词:红色毛癣菌分子分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