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莱芜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CT动态监测对急性脑外伤手术时机选择的指导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CT动态监测对急性脑外伤手术时机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3-01收治的98例急性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应用CT动态监测方法监测出现迟发性血肿手术,对照组患者应用CT检测后马上手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CT动态监测为急性脑外伤患者的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临床具有推广作用。
- 陶宗贵陶然贾守强宋纯玉
- 关键词:急性脑外伤手术时机
- 酷似颅内病变的头颅CT伪影分析
- 2008年
- 目的分析判别头颅图像伪影,防止误诊。方法根据实际CT图像。结果有多种原因可导致CT图像产生伪影,特别是不典型伪影要认真进行分析判断。结论进行CT扫描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方能确保医疗安全。
- 陶宗贵陶然
- 关键词:头颅CT伪影误诊
- CT强化与MR显像检测骨转移瘤的对比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CT强化与MR显像检测骨转移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110例,都进行骨骼部位的CT强化与MR显像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判断诊断效果。结果:MR检查的骨转移瘤病灶数目明显高于CT强化检查(P<0.05)。脊柱与下肢带骨病变区的ADC值都明显高于邻近正常骨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为71.7%,特异度为66.7%;而MR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为86.9%,特异度为66.7%。结论:相对于CT强化,MR显像可以早期诊断骨转移瘤,而结合ADC值定量测量,有利于病变的诊断。
- 陶宗贵陶然贾守强亓久德
- 关键词:CT强化骨转移瘤ADC值
- 上腹部CT改良法扫描普查胃癌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口服对比剂后常规上腹部螺旋CT的改良法扫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0例行上腹部螺旋CT扫描的患者和健康查体人员的影像资料,分析胃癌的检出率,并对病灶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口服对比剂后行螺旋CT改良法扫描大大提高了胃癌的检出率。结论口服对比剂后常规上腹部螺旋CT的改良法扫描能发现胃癌,对胃癌的普查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十分简便的检查手段。
- 毕研翠陶然陶宗贵
- 关键词:对比剂螺旋CT胃癌
- 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研究CT血管征对肺微小结节良恶性判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我院95例肺微小结节患者CT影象学资料,依据病理诊断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恶性病变,对照组良性病变。对比两组CT血管征诊断的敏感性差异、病变类型与CT血管征分型间的关系、不同时点动态增强CT值、PH、SPH/PPH间差异。结果研究组血管征阳性者CT平扫、动态增强30s、90s、180s、300s、480s CT值与对照组CT平扫、各时点动态增强CT值相较,均呈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血管征阳性者动态增强CT特征性参数中,PH、SPH/PPH与对照组相较,均呈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微小结节CT血管征有辅助诊断意义,可以指导临床判定肺微小结节的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提高CT血管征对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确诊率。
- 陶宗贵陶然陈颖张磊亓久德
- 关键词:良恶性
- 肋骨骨软骨瘤1例
- 2007年
- 陶宗贵陶然
- 关键词:肋骨骨软骨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