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文星

作品数:34 被引量:181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8篇土地整理
  • 9篇生态
  • 6篇滇东南
  • 6篇东南
  • 5篇土地利用
  • 5篇农村
  • 5篇耕地
  • 3篇新农村
  • 3篇新农村建设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生态补偿
  • 3篇生态环境
  • 3篇土地整理规划
  • 2篇滇西
  • 2篇滇西南
  • 2篇直接经济损失
  • 2篇指标体系
  • 2篇人口
  • 2篇生态规划
  • 2篇生态系统

机构

  • 26篇云南财经大学
  • 12篇华中师范大学
  • 8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平顶山学院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咸宁学院
  • 2篇云南省国土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日照职业技术...

作者

  • 34篇陶文星
  • 12篇杨子生
  • 8篇喻光明
  • 8篇鲁迪
  • 7篇魏雅丽
  • 7篇贺一梅
  • 6篇许婧婧
  • 6篇罗妮
  • 5篇张敏
  • 3篇包广静
  • 2篇杨剑
  • 2篇杨咙霏
  • 2篇钟学斌
  • 2篇李智国
  • 2篇张敏
  • 1篇于东平
  • 1篇景高了
  • 1篇车懿
  • 1篇林小薇
  • 1篇刘彦随

传媒

  • 4篇2008年中...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经济地理
  • 1篇房地产世界
  • 1篇甘肃农业
  • 1篇农业环境与发...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甘肃科技纵横
  • 1篇生态环境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国土资源导刊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9
  • 14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东南石漠化土地整理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经济效应被引量:3
2008年
运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和GIS技术,分析了西畴石漠化土地整理模式实施中典型样地16年来(1990—2006年)土地利用在数量、速度和空间方面的变化及其所产生的生态经济效应,结果表明:16年来,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梯地、坡旱地及裸岩石砾地之间的相互转化。随着石漠化土地整理区土地利用的变化,在16年里裸岩石砾地和坡旱地比例下降,梯地比例提高,农业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增加,水土流失减轻;同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态经济效应良好。
陶文星杨子生罗妮
关键词:石漠化土地整理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整理规划中的自然生态补偿评价方法探讨被引量:16
2008年
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增加生态补偿设计以减少负面影响。生态补偿的程度直接影响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是衡量土地整理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自然生态补偿评价是一个新的课题,其理论与方法体系均有待探讨。文章结合土地整理实践探讨了土地整理规划中的自然生态补偿评价的方法。该方法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定量性与可比性的原则,以递阶层次综合评价法为基础,从生态结构合理性、生态功能稳定性与生态环境适宜性3方面选择17个指标量对土地整理规划中的自然生态补偿进行了评价。结合土地整理实践确定了指标权重与分级标准,并将生态补偿效果分为5个基本等级。该研究建立的生态补偿评价指标体系力求综合反映土地整理规划中的生态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性、系统的生产力、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系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贡献。
喻光明鲁迪林小薇车懿陶文星景高了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补偿生态环境评价AHP法
大型水电工程移民人口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以怒江水电工程移民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为基础,分析了水电工程移民对人口发展环境、人口空间分布、职业结构、民族结构及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指出水电工程移民对人口影响是一个综合作用的过程,进一步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协调水电工程移民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相互关系,对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开发有着积极的意义。
包广静杨子生陶文星许婧婧
关键词:大型水电工程移民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生态补偿原则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为了使负面影响最小化,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应遵循生态补偿原则.本文分析了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提出土地整理过程中应遵循生物链完整性原则、生态服务功能完备性原则、生态服务持续性原则...
喻光明鲁迪魏雅丽陶文星张敏钟学斌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生态效应
文献传递
滇东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粮食增产的主导因素分析——以西畴县为例被引量:4
2009年
根据西畴县近17年(1990—2006)的耕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来分析西畴石漠化地区影响粮食增产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耕地质量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是69.85%,经济投入水平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是20.29%,说明耕地质量因素是西畴石漠化地区粮食增产的主导因素,而耕地质量的提高则主要得益于西畴土地整理模式的实施。在西畴石漠化地区后备耕地资源极为缺乏,以及因为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耕地减少难以避免的情况下,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土地整理,切实加强土壤改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良耕地和提高耕地质量,才能提高耕地产出水平,进而提高粮食产量。
陶文星杨子生罗妮苏骥
关键词:石漠化土地整理模式粮食增产主成分分析
云南省耕地复种指数特征及其潜力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为全面了解云南省耕地资源利用情况、保护及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基于2003—2012年统计资料,从区域对比、时间变化、空间差异、潜力测算方面对云南省耕地复种指数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分析,宏观评价耕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程度。结果表明:从外部看,云南省复种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低于同属于西南地区的四川省、广西省和贵州省;从内部看,各州市的复种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耕地利用总体趋向于集约化利用,但集约化利用程度非常低,其中,中部地区的复种指数较高,北部地区的复种指数参差不齐,南部地区的复种指数最低,是全省弃耕撂荒现象最为严重的区域,同时也是复种指数可挖掘潜力最大的地区,应将其作为改革耕作制度、实施农田水利改造工程、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重点区域。
陶文星
区域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补偿被引量:31
2006年
为了降低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负面效应,提出了生态补偿的经济措施、社会措施和生态措施。结合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重点项目的规划设计,重点讨论了土地整理生态补偿的生态措施,主要通过农地平整工程设计、道路工程设计、农田灌排工程设计的生态学方法及生态边界设计等来实现。
喻光明魏雅丽鲁迪陶文星张敏王立国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补偿
农村土地整理中的堰塘整理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湖北省武穴市魏高邑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被引量:8
2007年
堰塘整理是土地整理的基本内容之一。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分布着众多大小不一的堰塘,可以将其按用途分为灌溉水源型堰塘、生活水源型堰塘、养殖型堰塘、荒废型堰塘以及特殊功能型堰塘,不同类型的堰塘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整理模式,不同的整理模式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也不同,因而在整理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对湖北省武穴市魏高邑镇土地整理项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堰塘整理,从生态环境的宏观影响来看,工程是合理的,有利影响是主要的,虽然它会带来一些不利的环境影响,但这些不利影响经过调整和采取相应对策是可以得到减免的,它可以使整理后的环境总体质量较整理前有较大提高。
陶文星喻光明李智国包广静许婧婧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效应
山区县域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原理、方法及实践被引量:12
2008年
实施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战略应当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最佳切入点之一。在探讨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原理、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程度分级系统及定量的划分标准,以推进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云南省为实例,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对该省县域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程度进行了定量测算,评定了全省126个县的土地利用生态友好度等级。结果表明,云南省目前土地利用生态友好度(DEF)平均值只有48.01,属"不友好"级。全省约2/3的县目前在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上表现为"不友好"和"很不友好"级,其中1/5以上的县份表现为"很不友好"。尤其以滇东北中山山原区生态友好性程度为最低,各县生态友好度(DEF)值均低于40,均属"很不友好"级;滇东南喀斯特中低山区的生态友好性程度亦较低。
杨子生刘彦随贺一梅陶文星许婧婧
关键词:土地利用县域
基于PCA和MLR的云南省耕地抛荒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近年来云南省许多地方耕地撂荒现象不断增多,为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基于近20年(1993~2012年)的耕地资源和社会统计数据,先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初步确定耕地抛荒的驱动因素,再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MLR)建立耕地抛荒现象与各驱动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终确定耕地抛荒的主导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影响云南省耕地抛荒的主导因素是有效灌溉面积,此外,化肥施用量、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产生影响,故在今后耕地利用过程中,云南省应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同时注重加快实施生态沃土工程、减少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转移,才能有效解决耕地抛荒问题,不断提高耕地利用率与产出率。
陶文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耕地抛荒影响因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