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
- 作品数:38 被引量:147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
- 2002年
- 主持人:江泽民总书记最近两次提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问题。我理解,“同等重要”实质上是要加强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重视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为改革开放以后,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对社会科学起码是注意得不太够。那么如何用哲学的眼光、科学的眼光、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同等重要”的问题,如何对社会科学以正确的定位,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对此想听听三位的意见。
- 王生平龚群陈鹏
- 关键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科建设学科定位
- “民族性”的分析与重建——冯友兰文化观的意义
- 2002年
- 陈鹏
- 关键词:冯友兰文化观文化民族主义
- 当代中国语言产业发展的三次浪潮被引量:15
- 2017年
- 中国语言产业的历史进程可概括为三次浪潮:第一波约始于1990年,是传统语言产业的快速增长期;第二波约始于2000年,是语言信息技术产业的兴盛期;第三波约始于2010年,是"语言信息技术平台(互联网、智能手机、语言智能)+语言产业"的发展期。三次浪潮前后呼应、彼此融合,每一波发展都以某种方式汇入新的浪潮之中。第一次浪潮主要由社会开放所致,第二、三次浪潮则为语言信息技术革命所引领。未来语言产业将是"人工语言智能+语言产业"的时代。
- 陈鹏
- 理:形式本体与道德本体──新理学与程朱理学的一种比较被引量:1
- 1997年
- 陈鹏
- 关键词:新理学形式本体程朱理学道德本体
- 当代中国语言产业发展的三次浪潮
- 2018年
- 从实际的语言经营活动来说,语言培训、语言出版、语言翻译、语言测试早已有之,但国内这些经营活动开始被称为规模化的语言产业,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概念反映总比实际事件要滞后一些,从21世纪起,这个业态系统开始作为语言产业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开始有人提及语言产业的概念。
- 陈鹏
- 关键词:语言培训语言翻译语言测试规模化
- 儒家传统的现代命运——当代文化思潮评介之一被引量:1
- 1997年
- 对儒家传统要客观地了解与现代的诠释,应尽可能地摆脱西方的概念范畴系统或思想模式,但必须吸收西方哲学中的分析理性和方法理性,以充实我们细致的分析、系统的描述、清晰的表达等诸方面的能力。对儒学的现代的诠释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儒学的现代价值,也就是要“创造地转化”儒学使其能服务于现代生活。对儒家现代意义的理解,应在现代伦理建构中以西方现代伦理为核心,中西结合,互相补充。儒学研究应面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各种具体问题。
- 陈鹏
- 关键词:儒学传统
- 扩展与收敛:现代新儒学中的仁学——以冯友兰、牟宗三和杜维明为中心
- 2023年
- 现代仁学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为:是在现代生活世界中重建一个以道德为统摄(仁体统摄)的文化人生系统,还是只将道德作为文化人生的某个特殊的部分或领域。因此,现代仁学的开展中关于道德“本体性”强弱的思想线索有二:一是仁之本体性的“扩展”方向,二是仁之本体性的“收敛”方向。冯友兰明确否定在宇宙本体论的意义上讲道德,甚至肯定一个“非道德”的生活领域。牟宗三致力于道德形上学的建构,认为仁体既是道德(狭义)的根据,也是一切存在的根据,此乃“一本仁学”之极致。杜维明所建立的“精神人文主义”虽主张存有连续中的精神性,但其仁学收敛于“修身的人学”。现代仁学的“扩展”与“收敛”形成了多元化的儒学开展。
- 陈鹏
- 关键词:道德
- 科研立校:谈科研在普通高校工作中的基础地位被引量:2
- 2001年
- 本文论述了科研在普通高校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指出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建设、优化师资队伍、提高知识创新能力等重要意义。并对普通高校开展科研工作的主要方位进行了探讨。
- 陈翔陈鹏
- 关键词:知识创新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学学科建设
- 国文与国学
- 2010年
- 1941年。语言学家罗莘田先生在他题为《中国人与中国文》的讲演中开篇说道:“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凡属一国的国民对于他本国固有的语言文字必须有最低限度的修养.否则就不配作为这一国的国民。”(《国文月刊》第12期)
- 陈鹏
- 关键词:《国文月刊》民族文化国学语言文字语言学家
- 学习反馈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元分析研究
- 2024年
- 反馈在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学界对反馈如何影响学习投入,尚未达成一致性认识。研究通过对SSCI期刊27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进行元分析发现:一是反馈对学生在认知、行为、情感投入等三个方面都有促进作用,且对情感投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认知层面;二是反馈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在线上课程中更为显著;三是计算机反馈对学生投入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四是即时反馈和延时反馈都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但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异;五是在不同学段和实验周期中,反馈都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但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异。在教育数字化的驱动下,未来可优化数字化技术与工具的功能及反馈方式,提高教师的数字化素养,进一步拓展反馈与投入的研究深度与广度,探究二者的作用机制,以精确的、有效的、个性化的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投入。
- 陈鹏白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