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骏扬
- 作品数:17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前降钙素在儿童发热待查疾病鉴别诊断的初步应用(附47例报告)
- 2002年
- 涂传嵩陈骏扬王滔蔡忠钦
- 关键词:儿童发热前降钙素PCT
- 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系膜增生性肾炎106例分析
- 2003年
- 为探讨表现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治疗、疗效和预后 ,将106例PNS患儿按临床分为单纯型和肾炎型两组。按病理分为单纯MsPGN和非单纯MsPGN(MsPGN伴局灶性节段肾小球硬化或/和肾小管间质病变 ) ,并对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 ,72例经泼尼松8周治疗后获缓解 ;单纯型和肾炎型肾病两组之间泼尼松完全效应无明显差异 (χ2=1.19,P>0.05) ,单纯MsPGN组完全效应明显高于非单纯MsPGN组 (χ2=25.6,P<0.01) ,辅以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CTX_PT)可提高疗效 ,提示临床分型有其局限性。MsPGN若合并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或/和肾小管间质病变者预后不容乐观。
- 林瑜钟日荣蔡忠钦陈骏扬王滔
-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预后小儿
-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DNase B基因序列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克隆A组β -溶血性链球菌 (GroupAStreptococcus,GAS)DNaseB基因序列。 方法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多种DNA酶B的序列 ,进行同源性分析 ,设计相对保守的针对DNaseB基因的引物 ,以链球菌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目的片段经TA克隆至pMD18-T质粒后测定其核酸序列 ,然后进行序列的查询与比对。结果 成功克隆出A组链球菌DNaseB基因全长序列共 810bp ,其中包括中 12 8bp的信号肽编码区和 6 81bp的成熟肽编码区 ,以及 5’端非编码区的一个T。结论 A组 β-溶血性链球菌DNaseB基因序列的成功克隆 。
- 赵宏伟王滔林瑜蔡忠钦陈骏扬高建民
- 关键词:TA克隆
-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在轮状病毒基因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建立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轮状病毒的方法。方法采用环介导恒温扩增反应(LAMP)技术扩增轮状病毒特异性基因,并与传统PCR技术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LAMP法更加简便快速、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特异性好,且具有更高的灵敏性。结论 LAMP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速、不需要复杂仪器设备等优点,为临床检测轮状病毒提供了快速简便的新方法 。
- 王滔陈宗峰陈骏扬黄祖新
- 关键词:轮状病毒基因检测
- IL-4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相关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IL-4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多态性方法检测131例HSPN组患儿和1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的IL-4Rα亚单位Q576R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 HSPN组IL-4Rα亚单位QR+RR基因型和R576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L-4Ra亚单位R576可能是HSPN患儿的危险因子。
- 林新富钟日荣王滔陈骏扬林瑜郑鑫
- 关键词:受体白细胞介素4过敏性紫癜肾炎基因多态性
- 医院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污染监测
- 1993年
- 为调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在医院内污染情况,我们对某院部分科室的诊疗器械和各种物品253份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对象对某综合性医院部分科室使用过的诊疗器械和各种物品的表面随机采样,样本共253份。另采消毒后诊疗器械样本80份作对照。二、检测方法用蘸有磷酸盐缓冲液(pH7.4)棉拭子,在科室的医疗器械、门把、病床、操作台。
- 杨珍春陈军林陈发林陈骏扬刘晓燕李美源江在安
- 关键词:诊疗器械污染监测棉拭子供应室消毒内污染
- T7连接酶-双信号放大技术在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 :T7连接酶-双信号放大技术对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8种常见致病菌的核酸检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
- 王滔林瑜蒋云林陈骏扬
- 关键词:儿童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
- 福州市儿童肠道腺病毒感染的调查与研究被引量:20
- 2004年
- [目的]对福州市儿童肠道腺病毒感染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双夹心ELISA法对1994年8月~2003年7月10 年所收集的837份婴幼儿急性腹泻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837份标本中检出肠道腺病毒42例,检出率为5.0%,其中 Ad403例(0.4%),Ad4122例(2.6%),未分型17例(2.0%),感染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临床特征为呕吐 发热和腹泻。[结论] 肠道腺病毒是福州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以Ad41型感染为主。
- 吴志潮陈骏扬蔡忠钦
- 关键词:肠道腺病毒婴幼儿腹泻流行病学
- 学龄前儿童肾小球疾病临床病理分析(附65例分析)
- 2002年
- 目的 为探讨学龄前儿童肾小球疾病病理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对近 10年来 6 5例经皮肾活检的该年龄组肾小球疾病按临床分类与病理诊断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显示学龄前儿童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占 36 .92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HBV- GN)在本地区发病比例较高。 Ig A肾病 (Ig A- GN)是该年龄组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结论 对临床诊断棘手的肾小球疾病应尽早行肾活检 。
- 林瑜蔡忠钦钟日荣陈骏扬王滔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肾小球肾炎病理
- T7-连接双信号放大技术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应用T7-连接双信号放大技术监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71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行T7-连接双信号放大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RNA,与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分析其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 T7-连接双信号放大技术检测时间仅需2~3 h,其灵敏度和可靠性与荧光定量PCR方法相当,但其不需要昂贵的特殊设备,具有实验室前期投入少,线性范围宽,无需内参,直接定量,试剂盒价格便宜等优点.结论 T7-连接双信号放大技术可方便、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RNA,其检测效能与荧光定量PCR方法相当,适宜临床推广.
- 王滔林瑜蒋云林陈骏扬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