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骏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异丙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含GluR1亚基AMPA受体表达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 评价异丙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含GluR1亚基AMP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6只,体重250~280 g,7~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组(P组).I/R组和P组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1h后恢复灌注,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组于再灌注即刻开始静脉输注异丙酚20 mg·kg^-1·h^-1 2 h,S组、I/R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于术后7、14、28 d时行恐惧条件化实验,记录场景相关僵直时间和条件诱导僵直时间,计算僵直时间百分比;于再灌注24 h时行改良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测定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取海马组织,测定蛋白激酶A(PKA)、A型锚定蛋白(AKAP) 150、AMPA受体GluR1亚基及其第845位点丝氨酸(Ser845)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与P组改良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升高,海马PKA、pGluR1 Ser845表达下调,术后7、14 d时场景相关僵直时间百分比和条件诱导僵直时间百分比降低(P<0.05).与I/R组比较,P组改良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降低,海马PKA、pGluR1 Ser845表达上调,术后7、14 d时场景相关僵直时间百分比和条件诱导僵直时间百分比升高(P<0.05).结论 异丙酚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AMPA受体GluR1亚基磷酸化有关.
- 王斌王国林陈骏王海云
- 关键词:二异丙酚再灌注损伤
- 仙台病毒Tianjin株缺损干扰颗粒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通过小鼠结肠癌动物模型探讨仙台病毒Tianjin株缺损干扰颗粒(DIP)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CT26细胞悬液0.1ml皮下注射BalB/c小鼠背部,建立小鼠结肠癌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Tianjin株DIP组(注射CT26后第4、7、10和13天,每天瘤内注射1次Tianjin株DIP0.1m1)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瘤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每组10只。通过测量肿瘤大小和观察小鼠存活率确定DIP的抑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DIP在体外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s)成熟及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Q(IFN-α)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促进作用。采用realtime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DIP对小鼠肿瘤组织中CD4+、CD8+T细胞及CD11c+DCs表达的影响。结果至注射CT26后第22天,Tianjin株DIP组小鼠的肿瘤体积为(33.2±2.0)mm3,与生理盐水对照组[(2376.0±130.8)m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注射CT26后第50天,Tianjin株DIP组小鼠的存活率为90.0%,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30.0%,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小鼠DCs表面CIM0、CD80和CD86标志分子的表达率随病毒剂量的升高而升高,且Tianjin株DIP组和完整病毒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LISA法检测显示,DIP能够促进小鼠DCs分泌IL-6、IFN-α和TNF-α,且呈剂量依赖性。realtimeRT-PCR检测结果显示,停止给药后24、48和120h取得的小鼠肿瘤组织中CD4、CD8和CDllcmRNA的表达水平均有所升高,且在120h表达达高峰。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Tianjin株DIP组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11c+DCs占总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21.60±1.49)%、(22.12±2.84)%和(23.05±2.91)%,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为(2.62±0.60)%、(4.05±0.12)%和(3.10±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石立莹陈骏钟启平耿鹏何建民
- 关键词:T淋巴细胞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