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宣
- 作品数:12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岩石形变与构造应力场分析中值得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
- 利用不同力学性质构造形迹的排列方位与应力作用之间的关系,来恢复某一地区某一构造时期的古构造应力场时,有几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构造形迹形成的年代;成因正好相反的褶皱(挤压形成的褶皱和引张形成的褶皱)其轴线方向与主应力作用方...
- 陈庆宣
- 文献传递
- 鸡鸣山断裂及其周缘地区地质构造初步分析
- <正>鸡鸣山断裂所在的延庆—怀来地区,构造复杂,地震活跃,近年来围绕地震地质特别是活动构造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在构造体系的划分及其演化方面尚存在某些问题。鸡鸣山断裂是延庆—怀来地区主要的断裂构造之一,早在我国地质草创...
- 龙长兴陈庆宣
- 文献传递
- 三峡地区泥灰质岩石中几种表生构造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被引量:20
- 2003年
- 三峡地区泥灰质岩石中表生构造形成于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具有不同于内动力构造的特殊成因,当与内动力构造相叠加时,会使地质问题变得非常复杂。表生构造可分为连续构造型式、非连续构造型式和过渡构造型式,其中连续构造型式包括飞雁状褶皱和倾倒弯曲构造,非连续构造型式包括密集节理带和溶蚀正断层,过渡构造型式包括石香肠构造和块体翻转构造,它们在三峡地区广泛发育,是泥灰质岩石遭受溶蚀作用形成的。表生构造的发育过程也是地基变形、破坏的过程,三峡地区大量的地质灾害便与表生构造的发育有关。因此,防治地质灾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防止水向地基入渗。
- 张加桂陈庆宣蔡秀华
- 关键词:地质灾害岩溶泥灰质岩石
- 全球构造格局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被引量:14
- 1995年
- 本文从地质力学观点出发,概述了全球构造的基本格局,即地球表层巨型构造(中、新生代造山带、裂谷系、板块边界、大型剪切网络等)的展布与地球坐标系和自转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它可能是由于地球自转惯性力所引起的导向和联通作用,把地球的热力、重力、物质间联系力、西向引潮力及其它有关天文因素等多种力源,在地球层圈滑脱效应和应力-时间效应的条件下,联合成统一的动力系统,构成全球构造格局形成的驱动机制。文中还提出了沿着这一条思路开展研究的方法和设想。
- 孙殿卿陈庆宣崔盛芹吴淦国
- 关键词:地球动力学地质力学地球自转
- 川东-鄂西郁江逆冲断层轨迹结构及扩展过程被引量:2
- 2001年
- 野外地质调查和剖面测量揭示 :郁江断层带的轨迹结构整体上表现为南北分段、东西分带的后展式叠瓦状逆冲断层结构 ;其中 ,底板缓倾角逆冲断层多层次 (区域尺度、露头尺度和微观尺度 )的断坪、断坡轨迹 ,特别是沿断坡方向的破裂分解 ,是分支断层呈上叠后展式扩展增殖的基础。根据运动学标志 ,郁江逆冲断层从北西向南东逆冲 ,最大断距小于1 km,一般断距为 1 0~ 1 0 0 m级 ;后缘高倾角正断层的累计断距与前缘逆冲断距基本对应。结合区域构造分析 ,郁江逆冲断层轨迹结构定型于燕山期 ,轨迹扩展过程表现为 :上叠分支断层沿底板逆冲断层的断坡方向逐次从前缘向后缘扩展增殖 ,属于典型的上叠后展式逆冲扩展结构 ;其中 ,后缘正断层的形成是断层轨迹结构反馈、运动调整和断层自组织行为的必然结果 ;而喜马拉雅主期区域应力场的激发 ,只是强化和加速了后缘正断层的扩展规模和进程。
- 吴树仁陈庆宣胡道功吴淦国徐瑞春梅应堂易顺华汪华斌
- 深圳市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
- <正>针对通过深圳市的莲花山断裂带的活动性问题,地质矿产部特地组织了有关力量,对深圳市的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评价研究,从1985年起至1987年止历时3年。通过研究发现广东东部中强地震多发生在北东向断裂带和北西断...
- 陈庆宣戴广秀杨超群孙叶施普德赵娴
- 文献传递
- 滑坡灾害预测模型对比分析被引量:8
- 1996年
- 滑坡灾害预测模型对比分析①吴树仁陈庆宣(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汪稔郭见扬(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滑坡灾害预测研究,自8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进展,无论是空间预测、时间预测、还是时空预测,均已进入多种半定量—定量预测模型共存,确定性模型、...
- 吴树仁陈庆宣汪稔郭见扬
- 关键词:滑坡灾害
- 洋脊三联点研究进展被引量:2
- 1999年
- 概述了80年代后期以来洋脊三联点构造研究方面的某些新资料和新成果,综合分析了全球洋脊三联点构造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特征;重点论述RRR型和RRF型洋脊三联点轨迹结构特性、几何形态、运动状态和构造演化过程,并以具有微板块的三联点结构演化过程分析为例。
- 吴树仁陈庆宣谭成轩
- 关键词:洋中脊三联点转换断层
- 关于大连地区震旦系不同力学性质岩石的形变的若干问题
- <正>本文通过对大连地区震旦系中的某些小型构造的观察。变形岩石的显微构造分析和构造模拟实验,初步探讨了构造形变与岩石力学性质的关系以及某些面理的成因。
- 黄明年陈庆宣
- 文献传递
- 洋脊分段研究进展被引量:4
- 1998年
- 概述了近10多年来大洋中脊构造分段研究方面的某些新成果,重点介绍洋脊分段现象、分段结构和层次、分段机制和洋脊分段逐步扩展过程,并以大西洋中脊的宏观分段现象和分段扩展过程为例,提出洋脊超1级分段的初步构思,进而简要探讨了洋脊分段研究的构造意义。
- 吴树仁陈庆宣谭成轩
- 关键词: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