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奕德

作品数:37 被引量:208H指数:9
供职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军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军事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5篇ARGO资料
  • 4篇热带
  • 4篇小波
  • 3篇遗传算法
  • 3篇夏季
  • 3篇夏季风
  • 3篇季风
  • 3篇ARGO
  • 2篇障碍层
  • 2篇中尺度
  • 2篇中尺度涡
  • 2篇气候
  • 2篇热带大气
  • 2篇热带大气季节...
  • 2篇卫星高度计
  • 2篇西太平洋
  • 2篇小波分解
  • 2篇小波分析
  • 2篇模糊推理
  • 2篇环境影响

机构

  • 35篇解放军理工大...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气象局国...
  • 3篇南京气象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南京军区气象...
  • 1篇新疆军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5篇陈奕德
  • 24篇张韧
  • 13篇蒋国荣
  • 7篇刘科峰
  • 7篇王辉赞
  • 5篇安玉柱
  • 4篇董兆俊
  • 3篇何金海
  • 3篇李佳讯
  • 3篇姚华栋
  • 3篇罗坚
  • 3篇陈建
  • 2篇沈春
  • 2篇王彦磊
  • 2篇阎俊岳
  • 2篇黄志松
  • 2篇洪梅
  • 1篇梁建茵
  • 1篇王举
  • 1篇俞永强

传媒

  • 6篇解放军理工大...
  • 6篇海洋预报
  • 3篇海洋通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指挥控制与仿...
  • 2篇中国首届Ar...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大气科学
  • 1篇数据采集与处...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Marine...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第四届大学地...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洋环境影响航母编队反潜效能的三级评估模型被引量:7
2008年
针对海洋环境影响航母编队作战效能的评估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影响编队效能的海洋环境因子,以美军航母战斗群为例给出了经典航母编队的体系结构,并以该编队结构体系中反潜效能为例,建立了海洋环境影响的三级评估模型。研究思想对航母编队的效能评估有一定参考意义。
张韧彭鹏黄志松陈奕德刘科峰
关键词:航母编队海洋环境层次分析法
2002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期间南海北部海气通量分析与比较被引量:19
2005年
基于2002年南海夏季风期间西沙海气通量观测试验,采用梯度廓线法计算了观测期间的动量通量、潜热通量、感热通量及其相关要素,并进行了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北部海气通量及其相关要素等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天气形势下也有较大变化;南海北部海域在全球海气相互作用中的影响可能不如西太平洋显著;平均而言,三次试验的南海北部海气通量变化较小,感热通量与潜热通量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比例关系,鲍恩比(Bowen Ratio)维持在大约0·05。
陈奕德蒋国荣张韧闫俊岳姚华栋唐志毅
关键词:夏季风海气通量
Ocean surface currents retrieval based on th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被引量:1
2013年
The ocean surface currents are reconstructed from th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containing altimeter-derived sea surface height and QuikSCAT satellite-derived wind data. Based on the method proposed by Lagerloef, a global weekly 0.5°×0.5°ocean surface current product was obtained over the period 2000 - 2008 by combining the geostrophic currents estimated from sea surface height with Ekman current estimated from the wind stress. Particularly, weight functions were introduced when calculating the Ekman currents to eliminate the discontinuity near 25°S and 25°N. These satellite-derived currents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TAO current meter and the SCUD product, respectively. The comparison showed that satellite-derived currents not only could cap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cean surface currents but also had high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is innovatory method was effective.
安玉柱陈奕德陈奕德张韧王辉赞
AVISO卫星高度计新版产品改进对南海海洋学研究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以南海为例,从海面高度异常的气候态、海面高度异常的年际变化和地转流算法等3个方面,探讨了AVISO新版高度计资料的几点重要改进对南海海洋动力学研究的影响。研究表明:新版资料对于南海重要海洋现象和海面高度异常的年际变化的刻画效果要优于旧版资料。分析结果对于构建南海海平面变化的预测模型和分析南海中尺度涡的时空变化规律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佳讯陈奕德陈符森
关键词:卫星高度计海平面变化中尺度涡
西太平洋副高形态指数的分解重构与集成预测被引量:2
2004年
用小波分解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形态指数月、季时间尺度的集成预报模型。由于小波分解可在信号的频域—时域内自由伸缩,准确地分解和重构带通、低通信号,因而能将复杂的副高指数时间序列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周期分量信号,既简化了系统结构,又突出了信号特征。随后基于ANFIS模糊系统的非线性、容错性、自适应性和联想学习功能,建立各分量信号的独立预报模型,最后对分量预报结果进行集成。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留预报对象主要特征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预报难度,预报准确率和预报时效均较传统方法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
张韧董兆俊陈奕德何金海
关键词:小波分解模糊推理
海浪搅拌混合对北太平洋海表面温度模拟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NCEP再分析风场驱动WAVEWATCH III海浪模式对北太平洋海域的海浪过程进行模拟,利用浮标观测资料对模拟出的海浪要素有效波高进行验证,发现他们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基于模式输出的有效波高等波浪要素,利用特征波参数化理论,在海洋环流模式中引入海浪搅拌混合作用,分析其对北太平洋海表面温度模拟的影响,初步数值模拟结果表明,sbPOM模式在考虑海浪搅拌混合作用以后,模拟精度进一步提升,这对提供一个准确的大气模式下边界条件具有重要作用。
刘子龙史剑蒋国荣陈奕德张成成
关键词:搅拌混合海表面温度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ENSO指数的动力预报模型反演被引量:11
2008年
基于NCEP/NCAR提供的1958-1995年全球月平均海温距平场再分析资料,采用动力系统反演思想和遗传算法途径,进行了El Nino/La Nina指数的动力预报模型的参数优化和模型反演,从上述海温资料中重构了Nino3海温距平指数的非线性动力模型.模型预报试验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具有的全局搜索和并行计算优势能够客观、有效地反演海温指数的动力预报模型,对Nino3海温指数和El Nino/La Nina事件进行较为客观准确的预测,为El Nino/La Nina预测提供有益的研究参考.
张韧洪梅王辉赞陈奕德王彦磊
关键词:遗传算法
2007/2008年冬季雨雪冰冻灾害的副热带高压环流背景与变异特征被引量:11
2012年
基于NCEP/NCAR提供的1958—2008年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07/2008年冬季我国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副高指数特征与El Nino/La Nina年平均冬半年副高指数特征以及50a平均冬半年副高指数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采用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异同性以及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揭示了2007/2008年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副热带高压活动与环流变异特性的一些基本特征,如La Nina事件冬季(尤其是中等强度La Nina事件年份的冬季),副高通常比一般年份副高的平均位置偏北。
张韧洪梅刘科峰陈奕德
关键词:雨雪冰冻副热带高压交叉小波
季风低频振荡与厄尔尼诺的发生发展被引量:3
2002年
基于 NCEP/NCAR 逐日再分析资料,应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讨论了西太平洋、南海、阿拉伯海等近赤道季风区 850 hPa 纬向风场低频振荡与 El Nino 发生发展的相关特征。研究发现,在 El Nino 发生前期,30~50 d 低频振荡会出现显著的增强,El Nino 发生后,30~50 d 低频振荡明显减小,120~150 d 准定常波动加强。分析表明,近赤道季风区显著低频振荡是 El Nino 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前兆,低频振荡能量向甚低频段的转移和输送可能是 El Nino 发生的一个重要机理。
董兆俊陈奕德张韧高云霄
关键词:厄尔尼诺低频振荡ELNINO夏季风小波分析
气候增暖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能量传播的影响研究
2014年
针对近百年来气候增暖这一观测事实,探讨了气候增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能量传播的长期变化问题。利用56年的NCAR/NCEP再分析资料、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耦合气候模式FGOALS1.0_g的60年数值模拟结果,采用时空谱方法对比分析了实测资料、模式的控制试验和CO21%等比增加的模拟结果。实测资料分析得出:气候增暖将导致热带大气ISO东传波能量相对增强,西传波能量相对减弱。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证实是CO2持续增加导致了气候增暖,同时它也是热带大气ISO东传波能量增强西传波能量减弱的主要原因。
蒋国荣罗坚陈奕德沈春俞永强
关键词:气候增暖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