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国兴

作品数:587 被引量:3,791H指数:35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4篇期刊文章
  • 94篇会议论文
  • 2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2篇建筑科学
  • 97篇天文地球
  • 7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9篇水利工程
  • 10篇理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矿业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06篇地震
  • 104篇地震反应
  • 61篇地铁
  • 50篇振动
  • 50篇剪切模
  • 46篇地基
  • 46篇动剪切模量
  • 46篇振动台
  • 44篇阻尼
  • 44篇阻尼比
  • 41篇车站
  • 40篇隧道
  • 40篇抗震
  • 37篇地铁车站
  • 36篇砂土
  • 31篇地震动
  • 29篇地震反应分析
  • 29篇震害
  • 26篇车站结构
  • 23篇地铁车站结构

机构

  • 536篇南京工业大学
  • 41篇中国地震局工...
  • 36篇北京工业大学
  • 27篇南京建筑工程...
  • 23篇中国地震局地...
  • 19篇河海大学
  • 13篇江苏省地震工...
  • 12篇江苏省地震局
  • 12篇北京建筑大学
  • 11篇东南大学
  • 10篇华东交通大学
  • 8篇哈尔滨工业大...
  • 8篇中国建筑科学...
  • 6篇江苏大学
  • 6篇江苏科技大学
  • 6篇哈尔滨建筑大...
  • 5篇北京建筑工程...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南京工程学院
  • 5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87篇陈国兴
  • 84篇庄海洋
  • 82篇王志华
  • 54篇吴琪
  • 38篇赵凯
  • 37篇宰金珉
  • 35篇刘雪珠
  • 28篇杜修力
  • 28篇左熹
  • 28篇胡庆兴
  • 24篇朱定华
  • 24篇王炳辉
  • 23篇汤皓
  • 23篇张克绪
  • 23篇周正龙
  • 21篇李方明
  • 20篇孙田
  • 17篇谢君斐
  • 16篇戚承志
  • 15篇李小军

传媒

  • 77篇岩土工程学报
  • 75篇防灾减灾工程...
  • 58篇岩土力学
  • 55篇地震工程与工...
  • 24篇世界地震工程
  • 23篇南京工业大学...
  • 16篇南京建筑工程...
  • 16篇自然灾害学报
  • 13篇地下空间与工...
  • 9篇土木工程学报
  • 7篇岩石力学与工...
  • 7篇应用基础与工...
  • 6篇振动与冲击
  • 5篇工程力学
  • 4篇振动工程学报
  • 4篇工程抗震
  • 4篇哈尔滨工程大...
  • 4篇工程抗震与加...
  • 4篇地震工程学报
  • 3篇哈尔滨建筑大...

年份

  • 5篇2024
  • 31篇2023
  • 13篇2022
  • 14篇2021
  • 18篇2020
  • 21篇2019
  • 21篇2018
  • 22篇2017
  • 16篇2016
  • 30篇2015
  • 24篇2014
  • 26篇2013
  • 29篇2012
  • 34篇2011
  • 40篇2010
  • 26篇2009
  • 22篇2008
  • 38篇2007
  • 30篇2006
  • 30篇2005
5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汶川8.0级地震绵阳市游仙区水库震害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省水库造成了严重的震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依据绵阳市水库地震灾害的现场科学考察资料,对绵阳市游仙区44座高危险情以上的水库土坝的震损现象做了初步总结和分析。发现这些震损水库基本上都建于1950-1980年,未经抗震设计,典型震害现象包括水库坝顶中部及坝轴线两侧纵向裂缝、坝体纵横向裂缝和坝坡局部滑裂等,并有水库泄水构筑物震损、防浪墙倒塌、上游坡护坡下滑、坝坡挡土墙倒塌等。这说明对小型水库土坝进行抗震设防是必要的,今后应深入研究小型水库土坝的震害机制,以指导水库土坝的抗震设计。
陈国兴景立平周新贵王志华李永强汤皓
关键词:汶川地震水库土坝震害调查
剪切-体积应变耦合的孔压增量模型试验被引量:5
2019年
以南京细砂为对象,通过共振柱试验及应变控制的排水/不排水分级和单级加载循环三轴试验的系统性研究,建立了能够描述饱和砂土孔压增长规律的新模型。该模型遵循Martin和Byrne提出的基本理论框架,孔压的增长是由循环剪切作用下体积改变所引起的。提出的孔压模型属于应变控制的孔压增量模型。基于排水循环单级加载试验,通过引入体积门槛剪应变γ_(tv)的概念,以具有代表性的15周体应变(ξ_(vd))15为基准点,归准化体应变发展与循环剪应变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三参数的体应变增量模型及其参数标定方法。基于排水和不排水循环单级加载试验结果,揭示了体应变与孔压比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导出回弹模量表达式。通过耦合新的体应变增量模型及回弹模量公式,建立了新的剪应变-体应变耦合的孔压增量模型。验证性试验表明,新的孔压增量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结果的吻合度较高。
赵丁凤梁珂陈国兴熊浩周正龙
关键词:循环三轴试验
可液化土中格栅加筋土挡墙地震变形特性大型振动台试验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研究地震中饱和回填砂里土工格栅加筋土刚性挡墙的变形特性以及土工格栅在加筋结构里的抗震作用,建立了土工格栅加筋和无格栅加筋的土墙结构模型,并展开振动台试验研究。通过量纲分析理论的Froude常数推定加筋土墙体结构和未加筋墙体结构的几何相似比以及其他变量的相似设计,采用地震侧胀仪测试模型场地剪切波速;考虑地震动强度影响,测试了2个模型的墙体侧向水平变形反应特征、回填土表面沉降和孔隙水压力特性,并得到格栅加筋墙体地震残余变形与超静孔隙水压力比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加筋墙体地震侧向变形和加筋区回填土表面沉降因土工格栅的存在而显著降低,墙体变形呈现类似倾斜并带有屈曲外鼓的变形模式;土工格栅的存在消减了加筋区孔隙水压力的增长。
王丽艳陈国兴高鹏陈苏井合进
关键词:道路工程
基于最优圆拟合原理的非接触性动态位移测试方法及可视化软件的研发
研发了基于最优圆拟合原理的非接触性动态位移测试方法及面向对象的可视化软件,采用小型振动台试验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研发的非接触性动态位移测试方法具有良好的标靶圆检测效果,可以完整捕捉标靶点动态位移,位移测试达到亚像素...
陈苏陈国兴韩晓健戚承志杜修力
拱式地铁站结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及结构优化被引量:3
2016年
用有限差分分析软件FLAC3D,建立了土-地铁站结构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动力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相同埋深及地质环境下,两种连拱式地铁站结构在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应力、相对位移和加速度响应规律,总结了两种地铁车站结构形式在抗震性能方面的优缺点。并对Z1型地铁站的结构形式进行了两种优化,用数值方法检验了优化后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检验结果表明,优化方案B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在Kobe波作用下,Mises应力峰值下降14.8%,最大主应力峰值下降18.8%;在Loma Prieta波作用下,Mises应力峰值下降7%,最大主应力峰值下降23.2%。
周晔戚承志陈国兴陈苏
关键词:地铁车站地震反应
顾及模型误差的基坑位移监测数据处理方法被引量:10
2005年
由于基坑地质及观测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基坑位移监测数据处理的理论模型与实际模型之间存在着模型误差.若模型误差显著,则所得位移拟合模型的精度较差,将影响后继变形分析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顾及模型误差的最小二乘配置法,并指出在考虑观测值中可能存在粗差的情况下应进一步采用稳健估计法改善基坑监测面的拟合精度.推导了顾及基坑位移模型误差的最小二乘配置法的计算公式,说明了计算步骤.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计算分析可知,该方法对基坑监测面拟合模型的精度增益能达到35%~48%,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基坑位移监测数据处理方法.
李明峰陈国兴安庆军
关键词:数据处理最小二乘配置
一种空心圆柱水泥稳定土试样与养护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心圆柱水泥稳定土制样与养护装置。本发明为拉杆连接底座与压盘,中间连接的三开内筒、三开外筒,三开内筒在三开外筒内,三开内筒、三开外筒之间形成试样仓。本发明克服了试样中的气泡、泌水无法排出,很难保证试样的均匀...
高洪梅蔡骁陈国兴潘凯王志华孙田
文献传递
考虑流固耦合的深水桥梁桩基地震反应研究现状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大型桥梁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些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项目得到建设。为了保证这些生命线工程的安全,对大型桥梁防灾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了深水桥梁桩基地震反应的主要特点,指出流固耦合、场地特征、三维地...
席仁强陈国兴
关键词:流固耦合地震动力反应群桩
文献传递
循环荷载下饱和南京细砂的孔压增量模型被引量:17
2011年
等幅循环荷载的不排水三轴试验的结果表明,饱和南京细砂孔压比曲线的形状随循环周数比增大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引入孔压增量比的概念,并定义有效动剪应力比和有效应力对数衰减率,发现孔压增量比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下降段、平稳段和上升段;在平稳段和上升段,孔压增量比的累积量与有效动剪应力比的自然对数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并推导出第N周的孔压增量比与第N-1周的有效应力比对数衰减率成正比,而与动应力幅值无关。据此建立的饱和南京细砂孔压增量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等幅循环荷载作用引起的孔压比随循环周数的增大而增长的发展趋势。
王炳辉陈国兴
关键词:循环荷载
双洞单轨地铁区间隧道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35
2006年
本文采用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南京地区双洞单轨地铁区间隧道的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作者提出并在ABAQUS软件上开发实现的土的动粘弹性模型模拟土的动力非线性,采用Jeeho Lee.提出的混凝土动力塑性损伤模型模拟隧道管片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下的非线性特性。数值分析表明:隧道最大动应力反应的位置将发生在与洞顶约成45°角的位置,在100年超越概率63%的地震作用下区间隧道结构是基本安全的,但在100年超越概率10%和3%的地震作用下,南京地铁区间隧道可能会发生很大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反应,有可能在与洞顶约成45°角的位置产生地震裂缝。因此建议隧道管片接缝应避开该位置,同时对该位置的管片应加强其抗拉和抗剪强度。
庄海洋陈国兴
关键词:地铁区间隧道非线性地震反应ABAQUS软件
共5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