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甲状腺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1篇胆管
  • 1篇胆管损伤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低回声
  • 1篇低回声结节
  • 1篇样癌
  • 1篇异位甲状腺
  • 1篇异位甲状腺腺...
  • 1篇右叶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 1篇髓样
  • 1篇髓样癌
  • 1篇锁骨

机构

  • 5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云南省曲靖市...

作者

  • 6篇陈会彬
  • 5篇周文波
  • 5篇吴红伟
  • 5篇胡洪生
  • 4篇孙少华
  • 4篇沈丰
  • 2篇方大正
  • 2篇万光俊
  • 2篇李浩
  • 1篇付海峰
  • 1篇张桢
  • 1篇袁方均
  • 1篇贡亦军
  • 1篇王飞
  • 1篇时鑫
  • 1篇陆观
  • 1篇刘军

传媒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复杂腹部外伤2例被引量:2
2015年
1病例介绍【例1】急诊行肝脏裂伤修补、胰肠吻合、胃十二指肠吻合和胃造口术患者男性,19岁,学生。入院前2 h因车祸出现剧烈腹痛,伤时无昏迷,伴心慌、胸闷、气短。CT:腹腔内积液、积气,肝脏裂伤、胰腺损伤,多发肋骨骨折。查体:T 35.8℃,P 120次/min,R 24次/min,Bp78/50 mm Hg。神志模糊,口唇苍白,四肢湿冷。腹稍隆,腹壁可见擦痕,全腹肌紧张。全腹压痛(+).
胡洪生周文波袁方均孙少华吴红伟陈会彬沈丰
关键词:腹部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髓样癌1例报告被引量:5
2015年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与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均为临床常见肿瘤,但由于二者癌细胞分化起源不同,故临床上PTC并发MTC甚少[1-4]。笔者科室近期收治1例PTC并发MTC病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病人女性,57岁,因“体检彩超发现双侧甲状腺结节2 d”于2014-06-05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2年。
胡洪生周文波沈丰孙少华吴红伟陈会彬靳宏虎李浩贡亦军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髓样癌
锁骨上窝异位甲状腺腺瘤1例
2015年
患者男,49岁。因体检彩超发现甲状腺结节半年入院。查体: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左侧锁骨上触及一约20mm×40 mm包块,质中,边界清,下界位于胸骨后,未能触及。不随吞咽上下活动,无压痛,甲状腺未触及异常结节。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右叶下极见一范围约39 mm×19 mm低回声结节,椭圆形,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手术中暴露双侧甲状腺,未见异常甲状腺结节,术中探查双侧甲状腺未触及结节,左侧锁骨上窝见一约20 mm×40 mm包块,与甲状腺无联系,包膜完整,血供丰富,为囊实混合性包块,将之完整切除后术中送检,快速冰冻切片报告为甲状腺腺瘤。术后石蜡切片:(送检组织)甲状腺腺瘤。
陈会彬邓大波时鑫陆观傅朝春
关键词:异位甲状腺腺瘤锁骨上窝低回声结节快速冰冻切片甲状腺右叶囊实混合性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1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微小癌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2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8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部分行辅助131I治疗。结果:128例患者中,单发微小癌87例(67.97%),多发微小癌41例(32.03%);单发微小癌肿瘤直径均在0.3 cm以上,术前经超声检查可发现病灶;多发微小癌术前超声可明确所有病灶者25例(60.98%),另16例(39.02%)多发微小癌中除较大的病灶(>0.3 cm)在术前超声检查中明确外,其余病灶均是在术中冷冻切片中发现或术后石蜡切片中发现;多发病灶局限于单侧甲状腺腺体者22例(53.66%),分散于双侧腺体者19例(43.34%)。术后随访率100%,1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掌握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仔细检查,可避免漏诊;甲状腺全切除术对治疗甲状腺微小癌有重要意义。
吴红伟王飞胡洪生方大正陈会彬万光俊周文波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微小癌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彩超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病例,探讨彩超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彩超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例63例,统计转移淋巴结纵横比<2、淋巴门结构消失、点状强回声、融合淋巴结、囊性变、血流信号、边界以及转移区域等出现的百分比,并与增生淋巴结上述特征进行对比。结果:63例病例中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颈部淋巴结转移61例,彩超综合诊断符合率为96.8%。纵横比<2敏感度82.95%,特异度为75.26%;淋巴门结构消失敏感度75.97%,特异度为89.13%;点状强回声敏感度51.94%,特异度为96.07%;融合淋巴结敏感度27.91%,特异度为100%;囊性变敏感度34.88%,特异度为84.56%,转移淋巴结上述彩超特点与增生淋巴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转移淋巴结丰富的血流信号及边界不清则与增生淋巴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移区域在Ⅳ、Ⅲ、Ⅵ、Ⅴ区较为多见(94.5%),Ⅱ、Ⅰ区转移率相对较少(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彩超提示淋巴结纵横比<2、淋巴门结构消失、具有点状强回声、融合淋巴结、囊性变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胡洪生周文波孙少华吴红伟张桢陈会彬万光俊靳宏虎李浩刘军付海峰沈丰
关键词: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彩超
Rouviere沟引导定位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避免胆管损伤新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采用Rouviere沟引导定位的方法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同期传统手术组病例相比较。结果与传统手术组比较,Rouviere沟引导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Rouviere沟引导定位法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沈丰吴红伟孙少华胡洪生方大正陈会彬周文波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