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业刚
- 作品数:52 被引量:151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细胞粘附分子-1抑制膀胱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1(cell adhesion molecule-1,CADM1)过表达和干扰前后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前期构建的Ad-CADM1-T24、Ad-GFP1-T24、Ad-sh1-T24、Ad-GFP2-T24稳转细胞株,以T24细胞作为对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7、cyclin D1、cyclin E1、CDK2,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bax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d-CADM1-T24细胞与其他细胞相比,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表达量升高,bcl-2表达量降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7表达量明显上调,cyclin D1、CDK2、cyclin E1表达量明显下调;EMT相关蛋白E-cadherin、β-catenin表达量明显上调,Vimentin表达量明显下调;MTT结果显示Ad-CADM1-T24细胞与其他细胞相比,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Ad-CADM1-T24细胞与其他细胞相比,24 h细胞穿膜数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DM1过表达可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和EMT及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 刘莉杨永姣陈业刚张新徐亚威刘晓强
- 关键词:细胞粘附分子-1膀胱癌细胞增殖细胞侵袭
- 经直肠和经会阴径路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围术期影响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比较经直肠径路与经会阴径路前列腺穿刺活检后,对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术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一种方式穿刺确诊为前列腺癌,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137例,其中经直肠径路98例,经会阴径路39例,经会阴径路平均穿刺针数为28针。评估患者穿刺后行根治手术的间隔时间、术中粘连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Gleason评分(GS)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前列腺与直肠粘连较为严重经直肠组为44(44.9%)例,经会阴组7(17.9%)例(P<0.05),平均手术时间经直肠组(191±10)min,经会阴组(199±15)min(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经直肠组(289±55)m L,经会阴组(199±15)m L(P<0.05),手术切缘阳性经直肠组16(16.3%)例,经会阴组7(17.9%)例(P<0.05),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一致性方面,经直肠组50(51.0%)例,经会阴组22(56.4%)例(P<0.05),术后Gleason评分增加经直肠组39例(39.8%),经会阴组8例(20.5%)(P<0.05)。平均间隔时间经直肠组(51±15)d,经会阴组(20±10)d(P>0.05),中位术后住院天数经直肠组12 d,经会阴组10 d(P>0.05)。结论:两种入路穿刺活检后对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术期影响较大,经会阴入路优于经直肠入路,经直肠穿刺后患者再行根治性手术有更高的病理进展风险,需谨慎选择合适的人群。
- 张新杨永姣刘莉陈业刚程天木陈延航刘晓强
- 关键词: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围术期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 Birt-Hogg-Dube综合征一例报告
- 2019年
- 患者,男,62岁。2018年6月4日因查体发现双肾占位性病变入院。无腰痛、血尿等症状。查体:阴囊多发皮肤纤维毛囊瘤。胸部CT检查:双肺多发肺大泡,不除外肺囊肿可能。双肾增强CT检查:双肾多发肿瘤,右肾肿瘤侵及肾窦(图1)。追问病史无肿瘤等相关家族史。结合患者同时存在肺部、皮肤、双肾肿瘤等病变,高度怀疑Birt-Hogg-Dube (BHD)综合征可能。全麻下行左侧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先于阻断肾动脉状态下切除左肾较大肿物(约3 cm),后于零缺血状态下切除左肾上极较小肿物(约1 cm)。
- 马慎泽刘传峰谢遵珂杨瀚李刚陈业刚蔡启亮王一
- 关键词:综合征肾占位性病变多发肿瘤增强CT检查缺血状态
- 原发睾丸胚胎癌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15年
- 目的:探讨睾丸胚胎癌临床、病理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2005年-2015年我院收治的6例睾丸胚胎癌的临床资料,参考国内外胚胎癌病例报告并总结诊疗特点。结果:6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胚胎癌,其中5例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化疗,1例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及化疗等综合治疗,术后平均随访51(6-101)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睾丸胚胎癌是一种较少见的男性恶性睾丸肿瘤,多数临床症状不明显,因睾丸肿块就诊,B超为首选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诊断很重要。最终确诊需要依靠病理诊断,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者,需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辅助治疗效果更佳。
- 陈少峰杨永姣王尚任龙安安陈业刚郭战军王一孙光刘晓强
- 关键词:胚胎癌睾丸肿瘤病理特点诊治
- 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
-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carcinoma,BTC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参数(分级、分期和复发)的关系,研究Livin与增...
- 陈业刚
- 关键词:凋亡抑制因子LIVIN耐药机制病理分级
- 文献传递
- 2005年欧洲泌尿外科会议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被引量:5
- 2006年
- 牛海涛王一陈业刚孙光
- 关键词:肾细胞癌随访
- mTOR抑制剂在膀胱癌中的作用研究
- 目的:探讨1mTOR信号通路蛋白p-mTOR.p-p70S6K及相关蛋白p53、PTEN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为mTOR抑制剂应用于膀胱肿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探讨(?)mTOR抑制剂CCI-779对膀胱癌T24...
- 陈业刚
-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DDP
- 文献传递
- 男性不育症的治疗
- 2007年
- 随着社会工业的不断发展,不育夫妇的总发病率明显升高,其中男性原因引起不育的比例明显升高,且相当一部分病因不明,男科医生在治疗上积累了不少经验;近年来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的日益成熟为男性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开创了新的领域。现就目前男性不育症的治疗现状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作一综述。
- 陈业刚刘晓强吴长利
- 关键词:不育症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 人参皂苷Rg1抑制NLRP3/Caspase-1通路抵抗肾纤维化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纤维化细胞株中炎症及其抗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将HK2细胞诱导分组为对照组、纤维化模型组(2 ng/mL的TGF-β1诱导纤维化)、低剂量人参皂苷Rg1治疗组(2 ng/mL的TGF-β1+15μg/mL人参皂苷Rg1)、高剂量人参皂苷Rg1治疗组(2 ng/mL的TGF-β1+45μg/mL人参皂苷Rg1);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1)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表达水平;透射电镜检测细胞焦亡水平。动物研究将大鼠诱导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单侧输尿管梗阻)、低剂量人参皂苷Rg1治疗组(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50 mg/kg人参皂苷Rg1)、高剂量人参皂苷Rg1治疗组(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100 mg/kg人参皂苷Rg1);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中蛋白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HE)及Masson检测肾脏病理改变及纤维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透射电镜检测组织焦亡水平。结果:细胞实验中,人参皂苷Rg1处理后,细胞中CTGF、α-SMA、ColⅠ及NLRP3、Caspase-1的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以剂量依赖的减低(均P<0.05);细胞焦亡水平显著降低。动物实验中,人参皂苷Rg1处理后,大鼠肾组织中CTGF、α-SMA、ColⅠ及NLRP3、Caspase-1的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以剂量依赖的减低(均P<0.05);血清TGF-β1、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呈剂量依赖的显著下降(均P<0.05);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减轻,胶原沉积减少;组织焦亡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人参皂苷Rg1可以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通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进而降低CTGF、α-SMA、CollagenⅠ的表达,从而实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 滕杰陈业刚
- 关键词:肾纤维化人参皂苷RG1NLRP3CASPASE-1
- 基于失巢凋亡相关标志物预测膀胱癌患者预后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失巢凋亡相关基因在膀胱癌中的作用和预后价值。方法:从Genecards数据库和Harmonizome数据库获取失巢凋亡相关基因。Cox和LASSO回归用来得到具有预后价值的基因并构建风险预后模型。列线图、校准图、累积危险曲线和决策曲线用来验证模型准确性。研究不同风险组间在生存预后及免疫景观上的差异。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人正常膀胱细胞SV-HUV-1、T24、J82、5637膀胱癌细胞系中F10表达水平,将构建的含有全长的pcDNA3.1质粒及阴性对照质粒瞬时转染T24细胞;采用CCK-8、集落刺激实验检测F10高表达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实验检测PCA3高表达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获得9个失巢凋亡相关基因(DNMT1、F10、FASN、PDGFRA、SATB1、MSLN、MYC、CALR、CSPG4)用来构建预后模型。列线图、校准图、累积危险曲线和决策曲线显示,模型能较好的评估膀胱癌患者的预后。根据风险评分分组,低危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明显长于高危组。免疫微环境中,CD8+T细胞(P=0.015)、M0巨噬细胞(P=0.005)、M2巨噬细胞(P=0.05)和中性粒细胞(P=0.009)呈现出较大差异。高危组与低危组间免疫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外部验证证实失巢凋亡基因与膀胱癌的预后相关。以F10为例,RT-qPCR结果表明T24细胞系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正常膀胱癌上皮(t=3.031,P<0.05);CCK-8实验中,高表达F10组24、48、72 h增殖活性低于对照组(t=2.578、5.528、19.25,均P<0.001);集落刺激形成实验表明高表达F10组细胞克隆形成数低于对照组(t=10.570,P<0.001);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中,高表达F10组细胞迁移及侵袭数目均低于对照组(t=8.115,P<0.005)。结论:共获得9个失巢凋亡相关基因,其可以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应用于临床。
- 朱亮陈业刚
- 关键词:失巢凋亡膀胱癌肿瘤微环境预后模型免疫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