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伯鸿
- 作品数:21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深度教研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9
- 2019年
- 教研活动是促进学科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通过对教研活动的组织、实施以及效果评估等研究和实践,开展了关于深度教研的探讨。本文简述深度教研的基本特点,提出深度教研的运作模型一螺丝钉模型,并以“同课异构”到“同课再构”“同单元命题异构”到“同单元命题重构”的教研活动为例,解说螺丝钉模型的实践应用,对深度教研的推展进行了积极探讨。
- 陆伯鸿
- 深度教研运作模型及其实践应用被引量:5
- 2021年
- 提升教研活动质量,应注重教研活动内涵,聚焦教师的参与度,积极开展深度教研.本文简述了常设教研活动、主题教研活动和深度教研的基本特点,构建了深度教研运作模型——螺钉模型,阐释了螺钉模型的操作要点,并以上海市2020年8月举办的主题教研活动"理念·实践·跃迁——高中物理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上海实践探索"为例,分析了螺钉模型的实践应用.
- 陆伯鸿
- 关键词:教研活动
- 课程与教学调研:基于实证的诊断与改进——上海市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调研工作的转型被引量:4
- 2016年
- 本文论述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从基于'经验与直觉'走向基于'证据与分析'的转型,研究通过'课程教学调研'调研流程的改进、调研模式的再构、调研工具的引入来达到转型的目的;思考论述了'调研过程中的互动与互证''调研报告中的结果与结论''调研信息中的连接与连通'等几对关系。
- 陆伯鸿
- 物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
- 2003年
- 陆伯鸿
- 关键词: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教育质量课程改革教学研究
- 《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的改革要点被引量:1
- 2005年
- 《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中的“学生发展”指全体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和学生终身可持续的发展。
- 陆伯鸿
- 关键词: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标准》
- 如何提升观课与评课功效——基于一堂物理课的思考剖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如何进一步提高观课与评课的功效,以改进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有效性,进一步促进教学和教研常规的落实,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下面,我们从物理教学的一个课例谈起,对观课与评课的实施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 陆伯鸿
- 关键词:评课观课物理课教学有效性物理教学教研
- 教研工作计划的编制
- 2019年
- 教研室担负着“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业务工作的重点是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教研室把教研工作计划作为常规工作管理的抓手,坚持整体性、计划性、研究性、实证性、规范性和成效性的原则,要求教研员根据教研室的整体工作要求和安排,精心编制各学科(或学段)教研工作计划,以导航教研活动的开展,全面履行岗位职责,促进学科(或学段)教研工作的落实。
- 陆伯鸿
- 关键词:教研工作课程建设课程评价课程管理
- 上海教研实践范式被引量:7
- 2018年
- 紧扣国家课程建设与转化问题,"上海教研"历时近30年,逐步构建上海教研实践范式。作为一种常态化运作模型,上海教研实践范式在价值取向、运行机制、内容范畴、实证方法上,均体现出创新性。通过构建课例研修、课程教学调研、主题教研活动等教研模式,实现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的推展应用,改善教研生态,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
- 无陆伯鸿黄琼裘腋成曹刚张新宇赵雪晶
- 关键词:实践范式实证方法
- 做“实”教研 做“强”学科——上海市基础教育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的实践探索被引量:1
- 2013年
- 组建基础教育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简称为"学科基地"),是近年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创新教研工作模式的一种尝试。2010年已组建了第一批"学科基地",涉及中学历史、中学生命科学、中学信息科技、中小学劳动技术、中小学音乐、小学体育与健身、小学科学与技术等七门学科,其他各学科组建"学科基地"的工作将陆续展开。"学科基地"的建设,关键在于做"实"教研、做"强"学科、示范引领。
- 陆伯鸿
- 关键词:学科基地教研工作
- 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与教学设计模型探讨被引量:3
- 2023年
-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如何减少国家课程转化过程中的“落差”,努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这是推进课程实施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构建素养导向的“化合反应”课堂模型和“股绳”教学设计模型,阐释这两个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作要点。并以初中物理学科中“光的反射”单元为例,分析“股绳”教学设计模型的实践应用。
- 陆伯鸿
- 关键词:教学设计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