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德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的跨越性被引量:5
- 2014年
- 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与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战略中提出十大示范和三大跨越,其目标是以跨越实现示范,其路径是在"云南现象"、"云南经验"等优势基础上以一系列的跨越为全国做出示范。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是"探索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的民族工作道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示范是缩小各民族间经济差距、提升生活水平,并探索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型示范性模式。边疆繁荣和对外开放的示范需要通过跨越以发挥云南在"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重大作用。
- 闫德华
- 关键词:示范区
- 突厥政权和亲史述略
- 2010年
- 和亲,是古代政权对外交往的一种主要形式,突厥政权也一贯重视和亲策略的运用以服务于其政权扩张和发展战略。突厥汗国、东突厥汗国、西突厥汗国、后突厥汗国政权的和亲策略演变与政权的重大战略是一致的。而相应政权与突厥的和亲互动对双方的发展进程影响都较突出。梳理突厥政权的和亲策略演变进程,有助于理解突厥政权的演变。
- 闫德华
- 开放战略下中国大豆产业的困境与对策被引量:12
- 2010年
- 中国大豆产业长期陷入困境的表现为:大豆供应对外依存度过高、加工主体为外资操控、市场定价权主导地位丧失;国产大豆的总体比较劣势、民族大豆产业界的竞争能力普遍低下以及跨国粮食巨头的恶性竞争,是导致中国大豆产业困境的基本原因。提出了打造国产大豆非转基因的绿色品牌、以品种创新和提高相对规模效益降低大豆生产成本、完善大豆产业风险管理体系、改善宏观竞争环境的对策。
- 王旎王恩学闫德华
- 关键词:大豆产业开放环境
- 东突厥灭亡前政权内部的矛盾冲突被引量:2
- 2008年
- 唐太宗初期,随着全国的统一,唐政府一直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以彻底解决突厥威胁,后来政权实力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倾斜,是唐攻灭东突厥的根本原因。唐太宗消除东突厥威胁从政权角度来看,一是完成统一巩固政权;二是乘东突厥政权分裂造成的分崩离析之机以安定北方。
- 闫德华
- 关键词:政权稳定
- 若开邦冲突对缅甸政治经济安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在缅甸政治社会转型和若开邦地缘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之际,若开邦族群间的新一轮冲突呈现持续、扩散的特点,并产生了一系列的政治、安全等影响。族群间现实和历史中的冲突与仇恨,导致国内政治张力、国际社会的压力和地缘经济成本的增加。当前若开邦暴力冲突基本可控,但背后的矛盾还可能长期存在,需要各方有所防范。
- 闫德华
- 隋末唐初东突厥与中原诸势力的关系演变被引量:2
- 2009年
- 东突厥在隋末唐初经历了一个由极盛到衰败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中原地区由动乱衰弱到统一强大的过程此消彼长。一旦中原地区出现统一强盛的局面,东突厥不仅在与中原关系中处于劣势,且与周边其他民族政权的关系也随之处于不利的境地。经历了几十年与中原地区诸政治势力关系的演变,东突厥政权最终为唐朝击溃败亡。
- 闫德华
- 关键词:东突厥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