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弘文
- 作品数:28 被引量:322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济南市商业地价的数字地价模型解译被引量:8
- 2009年
- 利用通行成本量化河流、山体等阻隔性因子的影响,采用协克里金空间插值离散化方法建立格网数字地价表面,并采用标准差椭圆、局部变异系数、窗口分析算法分析地价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基于通行成本的协克里金算法比克里金算法的拟合精度高;②地价呈椭圆状分布,分布中心位于素有济南市"金街"之称的泉城路中段的贵和商场及其邻近区域,椭圆长短半轴之比为1.75,旋转角为13.29°,在东北-西南方向上表现出更明显的分布趋势;③由中心向外,呈圈层状依次分布着大于1500平均地价值的高值集聚类型、异常集聚类型和低于平均值的低值集聚类型,聚集强度随聚集类型及距离的不同而不同;④具有点轴式空间分布结构,由1个一级中心、5个二级中心4、条地价脊线构成了地价空间分布的基本骨架,与商服中心及交通轴线的分布格局密切相关。
- 王爱萍黄家柱闾国年闫弘文
- 关键词:数字地价模型协克里金空间分布特征
- 耕地资源分级评价──以山东省长清县为例被引量:7
- 1999年
- 按照区域综合性和差异性的特点.采用特尔斐法等方法选择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和区位3个主因素24个因子.建立耕地资源分级评价的指标体系.测算它们的权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处理图形和属性数据、输出评价结果。对长清县耕地资源进行了分级评价。
- 郑新奇闫弘文
- 关键词:耕地资源地理信息系统
- 基于地统计学的县域农用地定级方法被引量:5
- 2008年
- 农用地质量是多种变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传统方法下得到的定级单元多具有一定的破碎性,较难体现评价单元间农用地质量的空间变异性。而地统计学能够较好地体现自然现象的空间变异与空间结构,已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该研究尝试将地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县域农用地定级研究中,提出了基于地统计学、相关数学模型以及GIS技术的农用地定级技术路线。首先,通过半变异函数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并结合各指标样点的Kriging插值结果和GIS技术进行定级单元的划分,然后评定各定级单元的农用地质量,在此基础上进行定级。我们以山东省平阴县农用地定级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空间区分度和空间重叠率等方面将实证结果与传统因素法定级结果进行了对比,从而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定级结果的合理性。
- 赵璐郑新奇闫弘文郭正鑫王广军
- 关键词:地统计学GIS农用地定级
- 城镇基准地价平衡研究被引量:41
- 2004年
- 城镇基准地价平衡 ,是为了协调区域地价 ,充分发挥地价在调控土地市场中的作用 ,使基准地价能客观地反映出不同城镇间真实的经济差异和地价水平 ,促进土地市场的均衡发展。基准地价平衡以土地分等为依据 ,并综合考虑在区域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城镇间的经济差异、市场地价总体水平等情况确定 ,形成各等城市、县、建制镇的基准地价序位。以山东省 17个地级市为例 ,研究了基准地价平衡的过程 ,把山东省 17个地级市的地价纳入到同一个体系中 ,使城镇间的地价建立起可比性 ,为城镇地价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王庆改郑新奇闫弘文白军红
- 关键词:基准地价平衡
-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探究被引量:29
- 2011年
- 在概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构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体系,并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客观型指标权重,为项目立项、验收及后评价提供依据.
- 林艳丽闫弘文
- 关键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指标体系变异系数法
- 济宁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评价
- 2017年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评价可以找出挂钩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分析导致政策实施产生偏差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本研究从节约用地、实施过程、投资效益3个方面构建10个评价指标,采用生态评价中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指标法,经K-均值法聚类分析2006~2014年济宁市11个县(市、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全市整体水平较好(Ⅱ级);(2)各县(市、区)评价结果空间差异较大,其中邹城市实施评价综合指数最高(0.572),为优良(Ⅰ级),嘉祥县最低(0.194),为较差(Ⅲ级);(3)空间分布上,Ⅰ级区与Ⅱ级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济宁市的中北部地区。
- 常小龙闫弘文王筱明陈源源
-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
- 沂南县耕地质量更新评价及保护分区被引量:3
- 2016年
- 依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土壤调查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基于补充耕地、质量建设耕地的质量评价体系,测算耕地的质量等别。结果表明:研究区2011—2013年,补充耕地的数量较占用耕地多21.65 hm^2,质量略有提高,较好地落实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做到"数质并重"。其中,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补充的耕地质量等别较高。在质量建设耕地中,中低等别耕地建设后质量提升幅度大于高等别耕地。以耕地质量更新评价结果为基础,结合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规划等成果,将县域耕地划分为4类保护区,实现了耕地资源的分区保护。
- 曹宗果王玉志闫弘文王广星尚凯丽
- 关键词:耕地质量
- 章丘市耕地质量分等与年产值标准测算——基于标准耕作制度被引量:1
- 2015年
-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质量分等是落实耕地质量管理的重要抓手。介绍了章丘市耕地质量分等的主要过程和成果,并利用其中间成果测算耕地年产值标准。根据土地利用系数对正常农业生产区的耕地进行测算,根据结果可划分为6个等级,对位于非正常农业生产条件区的耕地采用理想值法进行测算,为征地补偿提供依据。
- 陈源源闫弘文王璐赵彤彤
- 农用地整理后耕地质量重估实证研究——以山东省茌平县冯官屯镇为例被引量:3
- 2014年
- 土地重估是土地整理的重要技术工作之一,其评价结果是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以茌平县冯官屯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采用GIS技术、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在耕地分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区内基础设施完成情况,更新了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因子,对项目区内耕地质量进行重估。结果表明,整理后项目区内的耕地自然质量等比整理前提高了0.8个等别,利用等提高了1.3个等别,经济等提高了0.9个等别,农用地整理实施效果明显。通过土地重估,不仅可以科学地评价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效果,还可为耕地保护,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占补平衡"提供详实的科学依据。
- 赵彤彤王玉志闫弘文王广星
- 关键词:农用地整理
- 济南市建成区扩展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6
- 2009年
- 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以1979-2005年5个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信息提取技术,获取了城市扩展的空间信息。结合济南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扩展方向、重心转移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济南市建成区扩展的时空特征,并从人口、经济、地理区位、政策导向等4个方面探讨了城市扩展的驱动力。结果表明,济南市城区扩展的整体趋势是东西向的带状扩张,向东扩张明显,城市重心向东北方向转移;1979年济南市城区面积是52.7km2,2005年达到311.6km2,是1979年的5.9倍。
- 陈淑兴韩波柯长青闫弘文
- 关键词:遥感影像建成区驱动力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