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敏之
- 作品数:38 被引量:142H指数:6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CT、FDG-PET/CT表现及病理对照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FDG-PET/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的38例胸部SFT的CT与FDG-PET/CT影像表现,并与其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8例CT及PET/CT均表现为胸部单发肿块,位于胸膜者20例,肺内13例,胸壁2例,纵隔3例。肿瘤最大径为1.60cm-16.60cm,中位数为5.50cm。CT平扫密度不均匀26例,其中坏死、囊变13例,出血4例,钙化6例。CT增强扫描38例呈不同程度强化。7例行PET/CT检查,其中6例FDG摄取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4.7。结论 CT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密度、边界及其对周围组织的侵犯,PET-CT实质部分表现为FDG摄取增高,SUVmax值有助于胸部SFT良恶性的鉴别。
- 周洁曾旭文梁治平陈淮王寿扬陈松钟敏之
-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胸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基于体素形态学的CT和磁共振影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基于体素形态学的CT和磁共振(MR)影像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A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5例,用3.0 T的扫描仪行MR检查,用3D矢状磁化预备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获取3D数据。1月后,所有参与者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然后静脉注射11C-PIB 600 MBq,并再次行PET/CT检查。完毕后,用统计参数图-8(SPM8)软件对MRI和PET/CT影像进行重建,并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和志愿者相比,不管是MR还是PET/CT影像,AD患者两侧颞叶区域灰质均明显减少(P<0.001);与MR影像对比,PET/CT影像所示的变化区域更大。结论基于体素形态学的CT和MR影像均可对AD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但CT的敏感性更高。
- 邓志国何浩强曾旭文钟敏之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 四肢MR对半月板撕裂的价值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低场强四肢专用MR对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 5 6例 78个膝关节的低场强四肢专用MR资料 ,这些病例均经手术或 /和关节镜证实。结果在MR图像上 ,78个膝关节的 15 6个半月板中 ,98个 (6 2 .8% )呈Ⅲ度信号异常 ,14个 (8.9% )半月板结构破碎 ,15个 (9.6 % )呈Ⅰ度和Ⅱ度信号异常 ,4 4个 (2 8.2 % )正常。以关节镜或 /和手术为金标准 ,四肢专用MR诊断半月板撕裂的敏感性为 10 0 % ,特异性为 92 % ,准确性为 97%。
- 滕海文钟敏之曾文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半月板膝关节
- MSCT-CTA对腹腔动脉分支解剖与变异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技术探讨腹腔动脉(Celiac Artery简称cA)的主要分支血管的大小和位置的变异,了解其对供血器官疾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2月200例患者,应用Philips brilian64层螺旋CT行腹主动脉CTA扫描。经MIP、VR及MPR后等三维处理,所得图像显示经两名主治以上医师进行测量、统计。结果200例患者中,腹腔动脉平均长度约1.96cm,其分支变异39例。变异血管中,胃左动脉变异3例,占7.6%,肝总动脉变异5例,占12.8%;脾动脉变异3例,占7.6%;肝左动脉变异23占63.9%。肝右动脉变异3例,占7.6%;胰背动脉变异2例,占5.1%。结论腹腔动脉分支开口大部分存在规律性,少数会发生变异,掌握正常规律及变异,术前可作肝.胃肠病变供血情况作出评估,简化血管介入科医师插管流程及清晰临床手术医生的思路。
- 钟敏之步军曾旭文杨跃娜
- 关键词:腹腔动脉
- T1ρ和T2 mapping成像观察青少年尺桡骨远端骺板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以T1ρ和T2 mapping成像观察青少年尺、桡骨远端骺板表现,分析其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名健康青少年志愿者,采集双侧腕关节T1ρ和T2 mapping,观察尺、桡骨远端骺板形态,测量尺骨远端骺板内、外侧区和桡骨远端骺板内侧区、中间区及外侧区T1ρ和T2值;比较不同侧别、性别间尺、桡骨远端骺板总体及不同区域的T1ρ和T2值差异,分析尺、桡骨和远端骺板T1ρ及T2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尺、桡骨远端骺板于T1ρ和T2 mapping原始图中均呈板状高信号。不同侧别、性别之间,尺、桡骨远端骺板总体及不同区域T1ρ和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桡骨远端骺板T1ρ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596,P=0.006),其余参数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T1ρ及T2 mapping成像可直观显示青少年尺、桡骨远端骺板形态,定量观察骺板生化改变,可行性好。
- 张慈慈梁治平刘琼冯友珍钟敏之曾旭文
- 关键词:生长板
- 磁共振腹部静脉成像CE-MRA与3D-SPGRE技术的应用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两种腹部静脉成像的方法,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方法:运用磁共振血管减影方法(CE-MRA)和三维扰相梯度回波(3D-SPGRE)方法分别进行扫描,收集48例腹部静脉成像患者图像进行分析。CE-MRA18例、3D-SPGRE技术30例,观察其成像效果。结果:利用CE-MRA显示血管较立体、简便,能显示肝内静脉3级分支。6例患者显影不能达诊断要求,占33%。30例患者使用3D-SPGRE技术显示动、静脉与周围组织形成高对比,同时观察肝实质情况。3例患者因呼吸不配合,显影不理想,占10%。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方法有多种。利用CE-MRA可得到血管的概观,而利用3D-SPGRE技术作用于腹部门脉系统,提高了空间分辨率和组织分辨率,为临床对疾病的定位与定性提供很大帮助。
- 钟敏之曾旭文黎庆梅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腹部
- 低场MRI在跟腱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跟腱损伤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跟腱损伤患者经低场四肢专用磁共振多序列检查,其中7例行缝补术后随访,分析其低场MRI表现,并与5例正常跟腱比较。结果 5例正常跟腱矢状面各序列显示呈条带状均匀低信号。1例利器切割伤显示跟腱下段大部分中断,断面整齐。5例部分撕裂显示跟腱增粗,内部信号不均匀,部分纤维束连续。9例完全性撕裂均显示跟腱连续性完全中断,2例表现为肌腱普遍增粗、形态不规则,T_1WI、T_2WI上信号弥漫增高,7例表现为肌腱局部增粗、断裂,断端回缩呈"杵"状改变或扭曲,T_1WI、T_2I上中断处呈高信号。7例术后随访显示高信号强度逐渐下降。结论低场磁共振能够明确地显示跟腱损伤的部位、程度及形态、信号改变,在跟腱损伤的诊断和术后随访方面能提供重要价值。
- 何敏聪曾旭文梁治平钟敏之
- 关键词:跟腱低场强磁共振成像
- 利于MRI动态观察的骨-腱结点动物模型的建立
- 目的:探讨利于MRI观察骨-肌腱结点愈合过程的动物模型。方法:用1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行兔髌骨部分切除后,再与髌腱结合术,于术后2周、4周、8周、12周进行大体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大体和MRI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2、4、8...
- 梁佩红江斌梁治平李爱国钟敏之陈鸿辉
- 关键词:愈合过程动物模型MRI技术
- 文献传递
- 专用四肢关节磁共振在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新西兰成年白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后的低场强专用四肢关节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40只兔左膝关节随机分为两组:A组:通过手术形成软骨缺损,不植入Ⅱ型胶原;B组:缺损内填充Ⅱ型胶原,术后2、6、12、18周分别行专用关节MR扫描,扫描后取材,行组织学检查。【结果】A、B两组手术区均显示有规律的动态MR改变,结合组织学分析,A组是软骨缺损的自我修复过程,B组是填充物的成熟过程。12周时两组均可见关节软骨信号,B组软骨信号较光滑,与组织学结果相符。【结论】专用四肢关节MR检查具有评价关节软骨修复的潜力,可望成为一种无创的软骨修复术疗效评价方法。
- 曾旭文梁治平陈鸿辉钟敏之陈松杨小红梁佩红
- 关键词:软骨缺损
- 原发帕金森病与健康老年人的脑灰质基于体素形态学对照研究
- 2015年
-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老年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未发现异常。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在脑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较大价值。探讨帕金森患者与健康老年人脑灰质体积变化,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信息。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本院临床诊断帕金森病患者48例,纳入标准:除运动迟缓外,至少符合下列表现之一:1肌强直;
- 何建勋李新春钟敏之邹文锦万齐邹乔孙翀鹏
- 关键词:帕金森病脑灰质震颤麻痹肌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