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红彬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建筑
  • 5篇近代建筑
  • 2篇英国建筑师
  • 2篇中国近代建筑
  • 2篇建筑师
  • 2篇教堂
  • 2篇风貌
  • 1篇道生
  • 1篇新建筑
  • 1篇形制
  • 1篇学术
  • 1篇研究生培养
  • 1篇研究生培养模...
  • 1篇英国文化
  • 1篇原真性
  • 1篇整体平移
  • 1篇中国近代建筑...
  • 1篇上海近代建筑
  • 1篇设计史
  • 1篇世博会

机构

  • 12篇清华大学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北海市城市规...

作者

  • 12篇郑红彬
  • 3篇杨宇亮
  • 1篇李蓺楠
  • 1篇伍传顺

传媒

  • 2篇建筑史
  • 1篇华中建筑
  • 1篇南方建筑
  • 1篇北京规划建设
  • 1篇住区
  • 1篇中国建筑教育
  • 1篇第13次中国...

年份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三一教堂建造史看上海近代建筑技术的进步(1847-1893年)
三一教堂在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建筑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在1847至1893年之间经历了初建、修缮及扩建、重建、加建四个阶段,在各阶段建造过程上采用的建筑技术都是当时上海的代表.本文以之为个案研究对象,以《北华捷报》等为文...
郑红彬
关键词:近代建筑技术进步建筑基础建筑结构
调和中西以创中国新建筑之风——刘既漂的“美术建筑”之路及其解读被引量:7
2013年
本文以刘既漂及其"美术建筑"为研究对象,与以往相关研究过度依赖其西湖博览会设计不同,笔者更加关注其美术建筑探索、形成和实践的整个历程,尤其重视其以往被忽略的西湖博览会前基于美术建筑思想的方案创想和西湖博览会后的设计实践。笔者认为前者更能体现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后者则更具实践意义,而从三者的对比中能更加清晰的了解其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在梳理其"美术建筑"历程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运用西梅尔斯坦提出的理论解读方法,从"美术建筑"是什么?如何产生?目的何在?如何达到目的?目标听众是谁?如何呈现与推广?效果、评价及影响如何?等七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解读。
郑红彬
“魔都”的安居之梦——民国上海蔷薇园新村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由中国新村建设社经营的蔷薇园新村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郊区住宅建设运动的缩影,同时也是新村运动、田园城市理论及合作运动在中国的产物。本文以之为研究对象,运用当时的书籍、新闻报道、广告等相关资料来重绘蔷薇园新村建设的历史图景,对其社会背景、理论基础、运作模式、规划建设方式等进行分析,并作历史评价。
郑红彬杨宇亮
关键词:田园城市
2013年近代建筑技术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对2013年近代建筑技术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情况进行了综述,8月24日上午会议开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边兰春教授致欢迎辞,张复合教授做了题为“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研究势在必行”的主题报告,日本近代建筑史学者西泽泰彦教...
郑红彬
关键词:近代史
剑桥大学建筑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一瞥
2014年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在剑桥大学建筑系进行联合培养期间所了解的剑桥大学建筑学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简要介绍。文章首先介绍剑桥大学建筑系创办的背景和现状,之后分别介绍其硕士生培养体系和博士生培养体系。
郑红彬
北海老街区环境风貌之历史研究与体系建构
前研究与工作基础上,本文对北海老街区环境风貌历史状况进行梳理,提取对其形成与变迁具有重要意义的五个时间点,尝试进行分期研究;分析北海老街区环境风貌现状及构成要素,总结北海老街区环境风貌特色,尝试建构其环境风貌体系;基于环...
伍传顺郑红彬卢庆旼
关键词:环境风貌建筑特色
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中来自英国方面之影响的研究
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国际行为,对其研究离不开对国外影响的关注。英国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对中国近代建筑史中来自英国方面之建筑活动及其影响进行概述;之后对中国近代建筑史中英...
郑红彬
关键词:中国近代建筑史英国文化建筑活动
从道生碱店看外来技术与传统形制的碰撞——关于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的思考
2012年
本文通过对宿迁市道生碱店历史沿革考证,结合实地调研和现场测绘从建筑技术的角度确认了道生碱店是一栋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由中国工匠自主设计建造的西式建筑,为研究外来建筑技术与中国传统建筑形制的碰撞与相互影响提供了生动的实例。根据其历史文物价值及现状问题提出整体平移的保护再利用建议。
李蓺楠郑红彬
关键词:近代建筑整体平移
从建筑形象到国家形象——兼议世博场馆中的“民族形式”被引量:1
2011年
国家形象从来都是历届世博会的重要"展品"。该文从世博会历史中追溯国家形象与建筑形象的相互关系,重点针对上海世博会国家场馆中,表现出的"民族形式"与"非民族形式"的现象进行解读,并分析其产生原因。笔者认为,不论何种形式的国家场馆,在表明自身身份,宣扬自身理念,表现自身气质的角色扮演过程中,都很好的完成了表达国家形象的使命。这一现象也将在以后的世博会中延续。
杨宇亮郑红彬
关键词:世博会建筑形象国家形象民族形式
进化中的“标本”——旅游视野下历史城镇“真实性”保护的思考被引量:2
2012年
'进化中的标本'这一看似自相矛盾的命题本身隐喻着两对矛盾。'进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的过程,而'标本'却是静止的、凝固的,此为第一对矛盾。对于历史城镇的保护而言,与'进化'相对应的是居民不断变迁的日常生活,而与'标本'相联系的是力求进行真实性保护的物质空间。
杨宇亮郑红彬
关键词:原真性历史风貌景区开发古镇旅游开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