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君惠

作品数:147 被引量:519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4篇医药卫生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机械工程
  • 5篇电子电信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2篇磁共振
  • 38篇成像
  • 34篇动脉
  • 23篇冠状
  • 23篇冠状动脉
  • 23篇磁共振成像
  • 17篇对比剂
  • 13篇动脉成像
  • 13篇造影
  • 13篇图像
  • 11篇冠状动脉成像
  • 11篇波谱
  • 10篇血管
  • 10篇磁共振波谱
  • 9篇图像质量
  • 9篇肿瘤
  • 8篇256层CT
  • 7篇心脏
  • 6篇心电
  • 6篇影像

机构

  • 139篇广东省人民医...
  • 11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广东省医学科...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医学会
  • 1篇江门市新会区...
  • 1篇广东省心血管...
  • 1篇应急总医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144篇郑君惠
  • 72篇梁长虹
  • 39篇谭绍恒
  • 33篇黄美萍
  • 31篇曾琼新
  • 20篇刘辉
  • 19篇曹希明
  • 19篇黄飚
  • 13篇巫梓斌
  • 13篇李新云
  • 12篇王秋实
  • 10篇崔燕海
  • 9篇罗维
  • 9篇刘再毅
  • 8篇刘于宝
  • 7篇温孟皇
  • 6篇谢淑飞
  • 6篇钟小梅
  • 6篇徐莉
  • 6篇杨军

传媒

  • 17篇放射学实践
  • 14篇中国医学影像...
  • 9篇临床放射学杂...
  • 7篇岭南心血管病...
  • 7篇中华放射学杂...
  • 6篇医学影像学杂...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华放射医学...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4篇影像诊断与介...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医疗设备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医疗保健器具...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年份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1篇2017
  • 9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1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房密度小剂量团注测试在256层CT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左房密度小剂量团注测试结果确定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延迟时间及所得图像一致性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分析100例临床怀疑肺栓塞的患者,均采用小剂量团注测试法,对照组测试肺动脉主干峰值时间T1,延迟时间=T1+5 s;试验组测试左房峰值平台末时间T2,延迟时间=T2-扫描时间。比较分析两组肺动脉节段、上腔静脉、左房的CT值、延迟时间以及肺动脉节段的影像质量。结果两组各肺动脉节段、上腔静脉CT值差异及影像图像质量总评分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房CT值及延迟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256层CT行CTPA时,左房密度小剂量团注测试结果可准确计算延迟时间,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值得推广。
何竹郑君惠何兰钟小梅
关键词:对比剂肺动脉肺栓塞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率对对比剂强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率对对比剂强化的影响,以指导对比剂注射方案的优化。方法连续纳入符合条件拟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受检者100例,按心率分为低心率组(心率≤50次/min)和高心率组(心率≥100次/min),每组5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冠状动脉扫描,扫描参数及对比剂注射方案完全相同。记录达阈值时间、曝光时间、检查时间(包括曝光时间和移床时间),并测量右肺动脉主干水平层面上腔静脉、左主干起始水平层面升主动脉、右下肺静脉水平层面右心房CT值,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低心率组与高心率组达阈值时间[(16.92±2.43)s vs(11.00±1.55)s]、曝光时间[(0.81±0.05)s vs(0.47±0.03)s]、检查时间(包括曝光时间和移床时间)[(7.41±2.44)s vs(4.91±0.84)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心率组与高心率组上腔静脉CT值[(156.67±56.61)HU vs(578.47±375.55)HU]、升主动脉CT值[(561.08±96.90)HU vs(483.25±111.65)HU]及右心房CT值[(153.50±62.28)HU vs(282.45±159.63)H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心率组图像质量1级42例、2级8例、无3级评分;高心率组图像质量1级2例、2级9例、3级39例。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率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达阈值和检查时间(包括曝光时间和移床时间),从而影响对比剂强化。心率高时,达阈值时间早,曝光时间短、检查时间(包括曝光时间和移床时间)短,容易出现上腔静脉及右心系统的对比剂聚集,血管强化程度降低,反之亦然。根据心率优化对比剂注射方案,以达到最佳强化。
曹希明郑君惠钟小梅巫梓斌李新云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率对比剂
经验法与预注射试验法扫描启动时间在冠状动脉CTA的应用比较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经验法与预注射试验法两种扫描启动时间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成像的影响和临床检查效果。方法共232例可疑或诊断冠心病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分别采用经验法(168例)与预注射试验法(64例)确定扫描启动时间;采用相同对比剂注射方案(370 mg I/ml×4 ml/s×60 ml)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对两组的血管强化程度和不同强化程度者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验法与预注射试验法确定扫描启动时间,所得的血管平均强化水平相近,不同强化程度者分布情况相似,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验法扫描启动时间能够满足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强化水平,节省对比剂用量,减轻患者碘负荷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对于心功能较好的筛查病例更具有积极意义。
崔燕海郑君惠梁长虹黄美萍刘辉
关键词:冠状动脉对比剂启动时间
飞利浦超导磁共振成像仪液氦的灌注被引量:3
2001年
曾琼新谭绍恒郑君惠
关键词:液氦灌注升流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诊断价值
2007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诊断桥血管及自体冠状动脉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术后2周~8年58例共140条桥血管(动脉桥43条,静脉桥97条)进行64层CT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评价显著狭窄(管径狭窄>50%)的桥血管及>1.5mm管径的所有自体冠状动脉节段。结果140条桥血管中,38条闭塞,102条开通,CT全部诊断正确。102条开通的桥血管中,18条存在显著性狭窄,CT诊断敏感性100%,特异性95.2%。CT图像能够满足诊断的自体冠状动脉节段占90%。在可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中,以节段为单位诊断自体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的敏感性84%(87/103)、特异性74%(384/518)。临床正确诊断率为91%(53/58)。结论64层螺旋CT可准确诊断桥血管及自体冠状动脉的显著狭窄,是评价桥血管移植术后的一种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
黄美萍余丹青梁长虹刘辉郑君惠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颈动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规范化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技术的规范。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颈动脉3DCE—MRA的参数设置、实际操作和图像质量。结果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法、扫描方式、对比剂速率,以及是否使用生理盐水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结论运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采用透视触发技术(主动脉弓显影至最亮时启动扫描)、维持对比剂速率2.0—3,0mL/s、使用生理盐水维持团注,可提高3DCE—MRA的图像质量。
区杰浩郑君惠谭绍恒张杰刘辉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颈动脉
膝关节侧位X线摄影标准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膝关节侧位X线摄影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膝关节侧位X线摄影标准,以提高膝关节侧位X线摄影水平。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3月膝关节侧位X线照片150例。男性83例,女性67例。年龄在12~
李知胜郑君惠
文献传递
双源CT大螺距、70kV管电压结合迭代算法低辐射低对比剂CCTA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扫描模式下70kV管电压结合迭代算法在CCTA检查中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的可行性,并探讨图像最佳迭代重建等级。方法收集本院90例行CCTA检查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5kg/m^2,分为2组,每组45例。A组扫描方案: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螺旋扫描模式,固定管电压70kV,自动管电流调制,参考管电流500mAs;对比剂注射流率及容量分别为4.0ml/s、0.8ml/kg;B组扫描方案: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序列,自动管电压及管电流调制,参考管电压120kV,参考管电流320mAs,对比剂注射流率及容量分别为5.0ml/s、1.0ml/kg。A组图像采用FBP及SAFIRE1~5等级重建,B组采用SAFIRE3级重建。比较A组各迭代等级及FBP重建间的图像质量,得出最佳迭代等级图像后与B组图像比较图像质量、图像噪声、SNR、CNR及辐射剂量等;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A组SAFIRE 3图像质量评分最高;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图像噪声、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部分节段血管SNR、CNR具有统计学差异,但A组高于B组。A组CTDIvol(0.70±0.12)mGy、DLP(12.56±2.37)mGy cm、ED(0.18±0.33)mSv均明显低于B组CTDIvol(12.24±6.82)mGy、DLP(158.80±81.57)mGy cm、ED(2.22±1.14)mSv。结论对于BMI≤25kg/m^2的患者,双源CT大螺距扫描模式下70kV管电压结合迭代算法CCTA检查,能够在得到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降低有效辐射剂量(ED<0.3mSv)及对比剂用量。
曹希明郑君惠张静王振邦
关键词:冠状动脉大螺距迭代算法
参数自动优化模式选择对乳腺DR图像质量及平均腺体剂量影响的评估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评估不同的参数自动优化(AOP)曝光模式对乳腺数字化放射成像(DR)图像质量和平均腺体剂量的影响,为乳腺DR摄影的质量及剂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选用AOP提供的剂量(DOSE)模式、标准(STD)模式和对比度(CNT)模式三种曝光模式对乳腺模体进行曝光,每种曝光模式重复4次,记录每次曝光的平均腺体剂量(AGD)。然后由两位资深的乳腺影像诊断医师分别在同一乳腺图像工作站的5MP显示器上观察,独立对所获得的12幅乳腺模体图像按美国放射学会(ACR)推荐方法评分。所有曝光数据和评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相同压力和乳腺厚度条件下,DOSE曝光模式的AGD最低,STD、CNT曝光模式下的AGD较之分别增加了21.9%、146.2%;3组12幅图像质量均通过ACR评分,3组图像数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DR的AOP曝光模式选择中,CNT模式的AGD明显增高,应警慎使用,DOSE模式能有效降低AGD,并且对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
阮骥郑君惠陈燕琼
关键词:乳腺X线摄影术放射摄影术
视神经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视神经磁共振 (MRI)成像最佳方法及正常视神经MRI征象 .方法 随机选择 4 0例进行头部检查 ,无眼部疾患或视力障碍患者作为正常视神经研究对象 .使用PhilipsACS -NT15 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及正交头线圈 .成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1加权成像 (SET1WI)及超快速自旋回波加或不加脂肪频谱饱和技术成像 (TSE±SPIRT2WI) .扫描方位包括与视神经平行轴位、斜矢状位及与视神经长轴垂直冠状位和标准冠状位 .结果 视神经眶内段、管内段及视束粗细均匀 .SET1WI显示视神经较周围的蛛网膜下腔信号强度稍高 ,T2WI显示视神经呈相对低信号 ,与脑髓质信号相等 ,周围包绕高信号脑脊液 .与视神经长轴平行的轴位及斜矢状位T1WI及T2WI均可显示视神经全貌 ,与视神经长轴垂直冠状位TSE +SPIRT2WI技术显示视神经信号均匀 .结论 MRI可以较好地显示视神经解剖 ,与视神经长轴垂直冠状位TSE +SPIRT2WI可以较好地显示信号特征 .
梁长虹黄飚黄美萍曾辉郑君惠曾琼新谭绍恒
关键词:视神经磁共振成像视神经病变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