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为汕
- 作品数:18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共山西省委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论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实践成果
- 2003年
- 邓小平外交思想可概括为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确立我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的四项原则 ,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我国外交工作取得了如下实践性成果 ,一是争取到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二是形成了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有序格局 ,三是同第三世界国家建立起了务实密切的合作关系 ,四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在发展中有了突破 。
- 郑为汕
- 关键词:邓小平外交思想
- 党的历史方位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 2005年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党 80多年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 ,是把握党的历史方位的重要理论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准确判断党的历史方位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思路 。
- 郑为汕
- 关键词:历史方位
- 西部大开发与战略发展空间的建立
- 2002年
- 西部大开发对于有效地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其价值突出地体现为将构建起我国未来的战略发展空间。从战略发展空间构成要素来看 ,我国西部地区具备了一切为建立这一空间所需要的潜在要素 ,西部大开发的成功将使这些潜在要素转化为有利于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性因素 ,它对于拓展我国的经济发展空间、强化未来国家的战略安全保障、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 ,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 郑为汕
-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 论邓小平外交战略调整思想的基本内容
- 1999年
- 邓小平外交战略调整思想确立的基点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我国的外交活动能够更有效地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顺利实现。它的主要内容可以集中概括为:一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二是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长期国策,三是确立了我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的四项原则,四是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 郑为汕
-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外交
- “法轮功”问题引发的若干思考
- 1999年
- 潘峰郑为汕
- 关键词:健身活动歪理邪说道德素质群众性
-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探索党的思想建设新途径
- 2001年
- 党的思想建设必须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三个代表”的论述 ,为进入 2 1世纪后 ,如何进一步完善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纲领 ;把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 ,作为对全体党员思想政治素质规范的标准 ,这是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发展方向 ,也是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履行好“代表”职责的思想保证。这就要求党的思想建设 ,在内容设置和实现途径上作出针对性的改进 ,能够有效地把“三个代表”的思想贯彻到对全体党员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
- 郑为汕
- 省级行政区划改革问题研究被引量:10
- 2002年
- 省级行政区划改革因涉及面大 ,对其它相关方面的改革产生横向和纵向的连锁效应 ,所以对这一改革所包含的难点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和论证 ,将最大限度地消除改革过程中的各种负面效应。研究省级行政区划改革问题 ,应当突出以下三点 :一是分析现实发展的需要是进行改革的主要动因 ,二是充分论证改革模式选择的主要客观依据 。
- 郑为汕
- 关键词:省级行政区划
- 行政区划改革初探被引量:5
- 2000年
- 现代化进程要求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趋向于扁平化、行政管辖区域的小型化。行政区划的改革是以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和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为基本宗旨的 ,必须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制约性因素有足够的估计 ,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
- 郑为汕
- 关键词:行政区划改革
- 相应意识群的强化与期刊编辑素质的塑造
- 2000年
- 期刊编辑是办好期刊的基础性构成要素 ,在塑造期刊编辑素质的各项因素中 ,素质形成的前提性条件是支配素质外在活动的意识存在 ,它是规定素质特定内容模式的主导性观念。就期刊工作性质、要求、特征而言 ,期刊编辑要完善自身的素质 ,必须不断地强化对其工作行为具有主导性作用的相应意识群 ,这些意识包括 :政策意识、法律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定位意识、读者意识和发展意识。
- 郑为汕
- 省级行政区划改革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被引量:2
- 2004年
- 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 ,建立以城市群为依托的行政区域 ,构建不同行政区域之间便于实行横向联合的协调机制。这样的预期结果至少会对经济的发展带来以下的积极因素 :打破地域封闭 ,有利于国内大市场的形成 ;建立以城市群为依托的网络式行政管理体系 ,有利于经济空间的扩张 ;构建分布均匀而合理的经济布局 。
- 郑为汕
- 关键词:行政区划改革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