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志谨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群落
  • 2篇优势种
  • 2篇枝条
  • 2篇珠江三角
  • 2篇珠江三角洲
  • 1篇叶片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植物修复
  • 1篇森林景观
  • 1篇生态特征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特征
  • 1篇水化学
  • 1篇水化学特征
  • 1篇水文
  • 1篇水文特征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种间

机构

  • 5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广州市林业和...

作者

  • 5篇邹志谨
  • 5篇陈步峰
  • 3篇裴男才
  • 2篇肖以华
  • 2篇潘勇军
  • 2篇翟石磊
  • 1篇史欣
  • 1篇林娜
  • 1篇潘永军

传媒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 1篇中国生态学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珠江三角洲不同污染梯度下森林优势种叶片和枝条S含量比较
的吸储作用对降低环境中含硫污染物浓度有积极意义.筛选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不同污染程度的3处森林类型,检测了32个树种叶片和枝条中的总S含量(其中广州市白云区帽峰山次生常绿阔叶林16个树种,广州市南沙区海岸防护人工林11个树...
裴男才陈步峰邹志谨潘勇军肖以华
关键词:环境污染植物群落硫含量
广州市小尺度森林景观群落的生态特征及其关系被引量:6
2017年
城市森林群落的景观及环境生态效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群落生态学结合对比观测研究方法,研究了广州城市小尺度(水平23 km)间隔的天河公园、白云山及帽峰山森林群落的生态特征及其关系,结果反映出:3区位的森林群落优势种群明显且生态位宽度较大,种属比分别为86.8%、82.4%和90.0%,每区物种的异质性较高;帽峰山与白云山、天河公园森林群落的物种相似度分别为35.3%、10.1%,前二者的林分密度间无显著差异、均与后者间呈极显著差异(p=0.006,0.0002);前两者的乔灌木径高比呈极显著差异(p=0.0018),后两者则呈显著差异(p=0.02);各区的乔灌木密度随径高比递增呈极显著的负对数递减关系,3个区森林冠直径与径高比间依次呈对数、指数及对数回归关系,为各类森林景观的定向经营提供了调控依据;帽峰山森林乔灌木的多样性指数最大达3.8±0.65、天河公园则为最小(3.03±0.37),两者呈极显著差异(p=0.00016);该研究为城市与近郊森林植被的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依据。
陈步峰翟石磊裴男才邹志谨
关键词:生态学特征
广州市典型森林植被的结构及多样性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分别遴选广州城市尺度上帽峰山、白云山、天河公园样点的常绿阔叶林各0.48、0.48、0.24 hm^2,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对比研究了3种植被类型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主要种群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3种植被类型的物种数、林分密度、郁闭度均表现为常绿阔叶天然次生林(EBSF):>常绿阔叶人工-天然混交林(EBANF):>常绿阔叶人工林(EBP);乔木层、灌木层及所有木本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Gleason丰富度指数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且EBSF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EBANF和EBP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则表现出多变的特征;EBSF、EBANF、EBP的径级结构分别表现为标准、微双峰、多峰的倒"J"型;EBSF与EBANF的20个优势木本植物间整体呈现不显著的正关联,20个优势种构成的190个种对的关联性在χ~2检验、PC值及AC值上均表现出与总体一致的不显著正关联,且EBSF物种间的正关联性更强。结果反映了广州市局部地区常绿阔叶天然次生林、人工-天然混交林、人工林在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主要种群间的关联性上的差异,以典型代表整体,旨在为广州近自然林及美丽城镇森林景观的建设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翟石磊陈步峰林娜史欣潘永军邹志谨
关键词: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种间联结
广州市帽峰山两种主要林型的暴雨水文特征被引量:7
2017年
为了探索不同森林类型暴雨水文特征的差异,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暴雨条件下对广州市帽峰山杉木林和常绿阔叶林的林外降水、穿透水、地表径流和集水区总径流进行水文量与水化学量的对比测定。结果表明,(1)2014年发生9场暴雨,暴雨雨量为655.0 mm,占全年降雨量(1 882.4 mm)的34.8%。(2)杉木林林冠层对暴雨的平均截留率为8.2%,集水区暴雨日的平均产流率为19.1%;常绿阔叶林冠层对暴雨的平均截留率为14.5%,集水区暴雨日的平均产流率为21.2%。(3)杉木林集水区全年产流714.8 mm,产流率为38.0%,其中雨季的产流率为44.4%,雨季产流量占全年的98.1%;常绿阔叶林集水区全年产流802.0 mm,产流率为42.6%,其中雨季的产流率为44.6%,雨季产流量占全年的87.9%;体现了常绿阔叶林对全年降雨的调蓄作用更大。(4)两种林分的冠层淋溶都表现为正淋溶,杉木林和常绿阔叶林穿透水的淋溶系数均以K最大,分别为4.10和7.88。(5)两种林分地表径流的化学含量显著高于降雨,地表径流中增加最小的N含量为降水的3.03倍,增加最大的Ca含量为降水的14.25倍,说明暴雨形成的地表产流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流失的重要原因。两种林分集水区总径流中C、NH_4^+-N和P的迁移系数为负值,表现为吸储效应。
邹志谨陈步峰
关键词:暴雨林冠截留产流特征水化学特征
珠江三角洲不同污染梯度下森林优势种叶片和枝条S含量比较被引量:6
2013年
植物的吸储作用对降低环境中含硫污染物浓度有积极意义。筛选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不同污染程度的3处森林类型,检测了32个树种叶片和枝条中的总S含量(其中广州市白云区帽峰山次生常绿阔叶林16个树种,广州市南沙区海岸防护人工林11个树种,佛山市顺德区龙凤山人工改造恢复林5个树种)。结果显示:该32个物种的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24±0.02)%和(0.14±0.02)%,叶片硫含量显著高于枝条中的(P=0.000)。相同森林类型不同物种间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呈现显著差异。帽峰山和南沙森林样地中优势种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近似,分别为(0.22±0.01)%和(0.22±0.02)%(枝条:(0.13±0.01)%和(0.10±0.01)%);而龙凤山的最高,叶片和枝条中分别为(0.39±0.13)%和(0.28±0.09)%;多重检验结果显示,在龙凤山森林类型植物体吸储硫元素的量,显著大于帽峰山和南沙森林类型,这与不同森林类型所处空气环境中S污染物格局较为吻合。在近缘类群中(如豆科、樟科),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的差异显著,暗示近缘植物类群(在科的水平上)在吸储硫元素方面受系统发育约束作用不明显。在本土树种和引进树种中,叶片(和枝条)中硫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可能与所处环境的过滤作用相关。广州和佛山地区各林型的植物体内硫含量存在的差异,基本反映出该两地区空气环境中受含硫污染物的影响程度。今后在该地区的造林过程中,应更多考虑应用S污染物吸储能力较强的树种,并注重本土树种和引进树种的组配,构建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森林群落。
裴男才陈步峰邹志谨潘勇军肖以华
关键词:植物修复珠江三角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