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小维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血流动力对大隐静脉和脾静脉血管重塑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血流动力对大隐静脉和脾静脉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收集曲张大隐静脉和门静脉高压性脾静脉管壁标本34例,设正常大隐静脉和脾静脉14例为对照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HE染色和Masson染色后的大隐静脉、脾静脉管壁组织学改变。结果 HE染色曲张大隐静脉管壁呈不均匀性增厚改变,高压性脾静脉呈均匀性增厚改变;Masson染色管壁增厚,以内膜、中膜肌层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为主,曲张的大隐静脉(2/20)内膜轻度黏液样变性,高压性脾静脉(5/14)重度黏液性变性。结论高血流动力学影响大隐静脉和脾静脉管壁的重塑,提示内脏静脉比外周静脉病理改变更明显。
- 褚海波边小维徐永波王涛郭文君
- 关键词:大隐静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血管重塑
- NOSES-Ⅳ式在完全腹腔镜高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Ⅳ式在完全腹腔镜高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我院行NOSESⅣ式手术的高位直肠癌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NOSES组);另选择同一时期行传统腹腔镜手术的高位直肠癌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传统腹腔镜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吻合口漏、腹腔感染和淋巴结清扫数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在术后腹部疼痛、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SESⅣ式在高位直肠癌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的,且近期疗效优于传统腹腔镜手术。
- 孙玉宝丁云龙李军边小维赵广亮
- 关键词:完全腹腔镜临床疗效
- 高压性静脉管壁中膜形态学及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变化
- 2019年
- 目的观察曲张静脉管壁中膜形态学变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水平,探讨静脉管壁重塑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曲张大隐静脉和门静脉高压性脾静脉管壁标本24例,选取正常大隐静脉和脾静脉12例为对照组,制作切片在光镜下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MMP-2,MMP-9水平。结果 Masson染色曲张静脉管壁中膜增厚,大隐静脉肌层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不均匀;高压性脾静脉肌层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较均匀。曲张组MMP-2,MMP-9阳性率分别为85.4%,90.2%;正常组分别为35.6%,6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压性脾静脉、曲张大隐静脉管壁中膜形态学变化及MMP-2,MMP-9表达升高,其阳性表达程度与病理静脉管壁结构和压力改变有相关性。
- 李军边小维孙玉宝李峰
- 关键词:大隐静脉脾静脉组织形态学
- 含血栓的曲张静脉管壁组织形态学重塑机制的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含血栓的曲张静脉管壁组织学重塑的特征。方法收集单纯曲张大隐静脉管壁标本27例(曲张组),含血栓的曲张大隐静脉管壁标本23例(血栓组),另设13例正常大隐静脉管壁标本作对照(对照组),HE和Masson染色制作切片在光镜下观察。结果血栓组内膜明显增厚,见Masson's瘤样增生,胶原纤维自破裂内膜处增生并延伸至血栓内致部分血栓机化,弹力纤维分离、断裂;中膜界限不清,增生胶原纤维呈不规则状穿插至平滑肌束间,可见玻璃样变、黏液样变;外膜见弹力纤维被增生的胶原纤维组织穿插变稀,滋养血管明显增多,且管腔增大,管壁全层及血栓内均见大量炎细胞浸润。曲张组内膜内皮细胞完整,内膜层呈不均匀增厚;中膜胶原纤维增生,平滑肌排列紊乱;外膜有中量滋养血管分布,偶见炎细胞浸润。结论静脉血栓形成有可能是加重引发静脉血管壁组织学结构重塑的重要因素之一。
- 菅凤国刘国正孙宏杰褚海波徐永波王涛边小维郭文君
- 关键词:静脉曲张血栓形成组织学血管重塑
- 腹腔镜胃癌切除术经阴道取标本手术可行性预测列线图的构建与验证
- 2024年
- 目的建立列线图预测腹腔镜胃癌切除术经阴道取标本手术(Tv-NOSES)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急诊外科接受腹腔镜胃癌切除术的25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成功经阴道取出标本将患者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影响胃癌患者Tv-NOSES可行性的因素,并建立预测Tv-NOSES可行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列线图。结果25例患者中,15例标本成功经阴道取出,10例标本经上腹正中小切口取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手术方式、TNM分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年龄、坐骨结节间径、手术时间、出血量、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病灶大小、身体质量指数(BMI)、RO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ROD是影响胃癌患者Tv-NOSES可行性的独立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07。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得到可以预测成功经阴道取标本可能性的列线图,将BMI与ROD代入可得到胃癌患者Tv-NOSES的成功概率。结论BMI、ROD越小提示标本更容易经阴道取出,二者可预测腹腔镜胃癌切除术Tv-NOSES的可行性。
- 李锦粱迟京霞孙玉宝赵广亮边小维李军
- 关键词:列线图
- 含血栓静脉管壁病理形态学特征的比较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含血栓的静脉管壁病理形态学特征及管腔内径变化。方法收集含血栓的曲张大隐静脉主干标本18例(血栓组),单纯曲张大隐静脉主干标本18例(曲张组),另设正常大隐静脉主干标本12例(对照组)。采用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法,观察管壁组织结构,测量血管壁内径与内膜、中膜、外膜厚度。结果血栓组管壁全层及血栓内见大量炎细胞浸润,血栓附着处内皮细胞缺失,大量增生的胶原纤维自破裂内膜处延伸至血栓内致部分血栓机化。曲张组管壁全层偶见炎细胞,内膜增厚,中膜平滑肌细胞不规则增生,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增生。对照组管壁内膜薄,中膜平滑肌束排列规则。血栓组管腔内径、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和外膜厚度与曲张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张组管腔内径和内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血栓的曲张静脉管腔增大、管壁增厚是病理形态学改变的主要特征。
- 王涛边小维褚海波赵建华徐永波鞠玲燕蒋泽辉唐金元郭文君
- 关键词:静脉曲张血栓病理形态学血管重塑
- 静脉高压对大隐静脉和脾静脉管壁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静脉高压对大隐静脉和脾静脉管壁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分别收集曲张大隐静脉(20例)、门静脉高压性脾静脉管壁(14例)、正常大隐静脉(8例)和正常脾静脉(6例)标本,制作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果电镜下曲张性大隐静脉和高压性脾静脉管壁均出现内皮细胞线粒体变性,平滑肌细胞胞浆内粗面内质网、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增多,肌丝减少等改变。结论静脉高压影响曲张性大隐静脉和高压性脾静脉管壁细胞形态学的重塑,二者的改变是相同的。
- 边小维褚海波徐永波张圣明吴红娟
- 关键词:大隐静脉脾静脉细胞形态学血管重塑
- 高压性内脏静脉和外周静脉血管重塑的研究现状
- 2010年
- 目前的研究表明,人体有两种静脉血管壁改变的发生、发展均与静脉压力增高有密切关系,认为门静脉高压时脾静脉管腔的扩张、管壁的增厚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血管发生异常的改变均属静脉高压状态下一种适应性血管壁重塑反应。大隐静脉曲张系指下肢大隐静脉处于伸长、蜿蜒而曲张的状态,是周围血管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 褚海波边小维
- 关键词:血管重塑脾静脉大隐静脉门静脉高压
- 含血栓的曲张静脉管壁内皮和平滑肌细胞的电镜改变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含血栓的曲张静脉管壁细胞学重塑特征。方法收集单纯曲张大隐静脉管壁标本27例,含血栓的曲张大隐静脉管壁标本23例,另设13例正常大隐静脉管壁标本作对照,制作切片在电镜下观察。结果血栓组内皮细胞内有"棒状小体"(11/23)、"圆形颗粒"(10/23);平滑肌细胞核型不规则(17/23),部分线粒体嵴模糊、空泡变、髓样变(19/23),肌丝基本消失(20/23);曲张组平滑肌细胞核型不规则(5/27),线粒体有嵴断裂、空泡变、髓样变(6/27),细胞质中肌丝少;对照组内皮细胞细胞质内见大量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平滑肌细胞呈梭形,细胞质内含有大量肌丝,细胞器很少。结论血栓组管壁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微观结构改变比曲张组更明显,推测可能与静脉高压和缺氧加重有关。
- 刘国正菅凤国孙宏杰褚海波徐永波边小维严菲张圣明蒋吉英
- 关键词:静脉曲张血栓形成
- 高流体静力压下脾静脉和大隐静脉管壁细胞凋亡变化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管壁在高流体静力压下细胞凋亡变化及机制。方法:收集高压性病脾静脉(DSV)与曲张大隐静脉(VGSV)标本,分别以正常脾静脉(SV)、正常大隐静脉(GSV)标本为对照。采用TUNEL、免疫荧光观察静脉管壁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xl表达,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各自的对照比较,DSV和VGSV管壁(内膜和中膜)凋亡细胞比率明显降低(均P<0.05);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减少,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增加,Bax/Bcl-xl比值明显降低(均P<0.05);DSV和VGSV的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出现线粒体嵴模糊、髓样变、核染色质边集。结论:不同的静脉管壁在高流体静力压下均存在相同的经线粒体通路细胞凋亡失调,这可能是导致相关疾病状态下静脉管壁扩张和增厚的重要机制。
- 李军吴洪娟边小维王磊徐永波李坤褚海波
- 关键词:脾静脉隐静脉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