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鑫

作品数:18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椎弓
  • 5篇椎弓根
  • 4篇细胞
  • 4篇内固定
  • 3篇韧带
  • 3篇融合术
  • 3篇椎体
  • 3篇颈椎
  • 3篇脊柱
  • 2篇导航
  • 2篇导航模块
  • 2篇钉道
  • 2篇腰椎
  • 2篇置钉
  • 2篇韧带骨化
  • 2篇手术
  • 2篇肿瘤
  • 2篇椎弓根钉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机构

  • 18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余姚市人民医...

作者

  • 18篇赵鑫
  • 10篇赵杰
  • 7篇赵长清
  • 6篇田建平
  • 5篇李华
  • 5篇张凯
  • 4篇谢幼专
  • 4篇朱振安
  • 4篇李华
  • 3篇侯长举
  • 3篇孙晓江
  • 3篇毛远青
  • 2篇王晓庆
  • 2篇刘铭
  • 2篇于德刚
  • 2篇马振江
  • 2篇刘凤祥
  • 2篇张锋
  • 2篇米杰
  • 1篇武文

传媒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折大鼠血清对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趋化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比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形态的差异,观察骨折大鼠血清对不同来源MSC的趋化作用。方法将36只SD大鼠完全随机地分为骨折组(24只,其中12只培养外周血MSC,12只分离血清)和对照组(12只),从两组大鼠骨髓和外周血中分离培养MSC,比较生长速度和细胞形态。观察两组血清对MSC的趋化作用及不同来源MSC的迁移能力。结果两组大鼠骨髓均可培养出MSC。骨折组12只大鼠外周血中有9只培养出MSC,其阳性率低于骨髓(75%对100%),各组MSC形态无明显差异。骨折组大鼠血清处理的MSC迁移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大鼠血清处理者(P<0.01)。对照组大鼠骨髓MSC被骨折大鼠血清趋化时迁移的细胞数明显少于骨折组骨髓MSC和外周血MSC(P<0.01)。骨折组大鼠骨髓MSC与外周血MSC的迁移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骨折大鼠血清对MSC有较强的趋化作用,骨折大鼠来源的MSC比对照组来源的MSC具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其中骨折大鼠外周血来源的MSC迁移能力最强。
侯长举朱振安赵鑫于德刚王晓庆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外周血骨髓趋化作用骨折
骨折后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浓度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骨折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浓度变化,并比较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异同。[方法]根据不同处理条件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骨折组(骨折后1、3、7 d共3组),每组20只。分别于骨折后1、3、7 d抽取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外周血MSCs,计数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s)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CD44、CD90、CD34、CD45)。成骨、成脂诱导,碱性磷酸酶、茜素红和油红染色检测其分化特性。[结果]原代外周血MSCs呈集落生长,骨折组集落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其中以骨折后3d组形成的集落数最多,具有显著差异(27.25±11.52 CFU-Fs/culture vs 2.80±3.96 CFU-Fs/culture,P<0.01)。外周血MSCs高表达CD44、CD90,低表达CD34、CD45,不同的是CD34小部分呈阳性(<20%)。与对照组骨髓MSCs的诱导结果相同,外周血MSCs成骨诱导后28 d出现钙结节,茜素红染色阳性;成脂诱导后21 d有大量脂滴出现,油红染色阳性。[结论]外周血体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多潜能分化的MSCs表面标记且可以向成骨、成脂分化。骨折后外周循环中MSCs数量明显增多,呈一定的时序性变化,可能参与骨折修复。
侯长举朱振安赵鑫毛远青于德刚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外周血骨髓骨折
载纳米银磷酸三钙的体外细胞毒性及兔体内毒性被引量:1
2019年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负载5%纳米银颗粒β-磷酸三钙材料具有抗菌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10%纳米银颗粒β-磷酸三钙材料的体内外毒性。方法:(1)体外细胞毒性:分别采用含质量分数10%纳米银颗粒β-磷酸三钙材料浸提液、多孔β-磷酸三钙材料浸提液、正常组织培养液培养SD大鼠(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1,3,5,7 d,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2)动物体内毒性: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上海市甲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在左侧股骨外髁制作直径6 mm、深度13 mm的骨缺损,随机分2组,实验组缺损处植入含质量分数10%纳米银颗粒的β-磷酸三钙材料,对照组植入β-磷酸三钙材料。植入后12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血液和各组织器官内银离子浓度;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观察各组织器官病理状态;Van Gieson染色切片观察材料植入区组织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1)β-磷酸三钙浸提液组、正常组织培养液组、含纳米银颗β-磷酸三钙材料浸提液组培养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增殖比较无差异(P <0.05);(2)实验组和对照组兔血液、心、肝、脾、肺、肾各脏器中的银离子浓度均小于0.1×10^(-6),小于WHO规定的人体内银离子的最高浓度0.5×10^(-6);(3)实验组与对照组兔心、肝、脾、肺、肾组织切片均未见明显病理性改变;(4)实验组与对照组材料轮廓可分辨,材料周围可见被染成红色的新骨组织,材料内部多孔结构内可见大量红染的新骨组织,两组材料多孔结构内的新骨组织分布未见明显差异;(5)结果表明,含质量分数10%纳米银颗粒的β-磷酸三钙材料无明显细胞毒性与动物体内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程坚程坚张军曾俊凯管捷谢幼专
关键词:纳米银颗粒Β-磷酸三钙磷酸钙类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和并发症防治研究
朱振安毛远青赵鑫刘凤祥王友王晓庆周小小孙月华严孟宁武文李慧武刘铭丁海张超戴尅戎
该项目对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技术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系列研究。一、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常规手术难以处理的棘手问题,在手术技术和处理方法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有效方法。1.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和计...
关键词: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症防治
磁共振矢状位"拖尾征"对硬膜内髓外肿瘤的定位诊断
目的:研究分析椎管内肿瘤的脊柱磁共振T2像矢状位成像,在肿瘤矢状位相邻远近端的蛛网膜下腔"拖尾征"的出现,对硬膜下肿瘤的髓内、髓外的定位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至2014年间,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椎管内肿瘤的全部...
赵鑫赵杰李华
关键词:磁共振椎管内肿瘤
改良腰骶角评估骨盆前倾复位技术在儿童重度L_5滑脱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总结分析骨盆前倾复位技术在儿童重度L_5滑脱手术中的应用技巧,结合改良腰骶角(modified lumbosacral angle,m LSA)评估腰骶部畸形的纠正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10月本院手术治疗的22例重度L_5滑脱(滑脱率〉50.0%)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20例;年龄5~14岁,平均11.2岁;随访12~52个月,平均30个月。所有患者术中均予骨盆前倾复位技术复位滑脱椎体,纠正腰骶部后凸畸形。手术前后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m LSA,评估椎体滑脱复位情况及后凸畸形纠正情况;行CT三维重建评估椎间融合情况;应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滑脱率1.0%~26.0%,平均7.45%,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 LSA术前为-(24.80°±8.42°),改善至术后前凸20.40°±6.27°,末次随访时为前凸19.80°±5.17°;JOA评分由术前(7.68±1.55)分,改善至术后(16.68±1.66)分,末次随访时为(15.77±1.85)分,术前与术后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植骨融合率95.45%;并发症发生率9.09%(2/22),其中脑脊液漏1例,L_5神经根牵拉损伤1例。结论改良腰骶角测量评估骨盆前倾复位技术能有效复位滑脱椎体,纠正局部旋转畸形。
马振江赵长清田建平张凯孙晓江赵鑫李华赵杰
关键词:儿童脊椎滑脱内固定器脊柱融合术
颈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1例被引量:4
2014年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是一种以脊柱前外侧韧带钙化为特征、可累及全身的骨骼疾病,最早在1950年由Forestier和Rotes-Querol描述。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多见,我国尚无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国外研究资料提示在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中,男性发病率为25%,女性为15%。
田建平马振江赵鑫赵长清李华赵杰
关键词:中老年人群颈椎韧带钙化骨骼疾病流行病学发病率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转移瘤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4
2017年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脊柱转移瘤的发生率和检出率明显增高,约27%的肿瘤患者会出现脊柱转移瘤[1]。死于癌症的患者中,尸检发现有脊柱转移瘤者超过2/3。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作为一种微创外科手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脊柱转移瘤的治疗。PVP可迅速缓解脊柱转移性肿瘤引起的疼痛,恢复椎体的部分高度,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展荣黄秋英黄建明赵鑫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脊柱肿瘤转移
颈椎前路手术后并发植骨块隐匿性格氏链球菌感染1例报告被引量:1
2016年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手段,包括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固定术(ACDF)及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CCF)。随着颈前路手术的逐渐普及,与之相应的手术并发症报道也越来越多,包括血管损伤、喉返及喉上神经损伤、气管食管漏、切口感染、Honer综合征等。颈椎前路术后并发植骨块隐匿性格氏链球感染尚未见报道。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
米杰张锋孙晓江赵鑫赵长清李华赵杰
关键词:植骨块颈椎前路手术颈前路手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基于CT值椎弓根钉置钉钉道选择方法、装置和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CT值椎弓根钉置钉钉道选择方法、装置和设备。通过对所述CT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建模以得到单节段实心的目标腰椎模型;所述目标腰椎模型包括椎弓根和椎体;将构建的虚拟螺钉分别模拟置入预设的多个位于椎弓根内但呈...
赵鑫谢幼专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