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秉强

作品数:442 被引量:5,743H指数:4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9篇期刊文章
  • 173篇专利
  • 29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4篇农业科学
  • 21篇经济管理
  • 19篇化学工程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2篇土壤
  • 124篇肥料
  • 65篇小麦
  • 60篇利用率
  • 53篇尿素
  • 50篇玉米
  • 49篇施肥
  • 46篇养分
  • 43篇腐植酸
  • 37篇根系
  • 35篇冬小麦
  • 34篇氮肥
  • 34篇作物
  • 30篇脲酶
  • 28篇磷肥
  • 28篇酶活性
  • 22篇氮素
  • 22篇施用
  • 21篇农业
  • 20篇化肥

机构

  • 339篇中国农业科学...
  • 63篇山东农业大学
  • 4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9篇中国农业科学...
  • 14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天津市农业科...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浙江大学
  • 6篇郑州大学
  • 5篇新疆农业科学...
  • 5篇东营市技师学...
  • 4篇清华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北京新禾丰农...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江西省农业科...

作者

  • 431篇赵秉强
  • 234篇林治安
  • 232篇李燕婷
  • 222篇袁亮
  • 98篇温延臣
  • 90篇李娟
  • 84篇王薇
  • 83篇张水勤
  • 76篇杨相东
  • 62篇李伟
  • 29篇车升国
  • 29篇李秀英
  • 28篇张夫道
  • 28篇孙文彦
  • 26篇田昌玉
  • 18篇唐继伟
  • 17篇李凤超
  • 15篇戚剑
  • 14篇阮志勇
  • 14篇王慧敏

传媒

  • 68篇植物营养与肥...
  • 2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5篇中国土壤与肥...
  • 13篇中国农资
  • 8篇耕作与栽培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8篇腐植酸
  • 6篇作物学报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4篇山东农业科学
  • 4篇作物杂志
  • 4篇中国农业信息
  • 3篇土壤通报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1990年全...
  • 3篇第六届全国新...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土壤肥料

年份

  • 9篇2023
  • 15篇2022
  • 18篇2021
  • 22篇2020
  • 70篇2019
  • 9篇2018
  • 24篇2017
  • 24篇2016
  • 24篇2015
  • 26篇2014
  • 31篇2013
  • 24篇2012
  • 10篇2011
  • 15篇2010
  • 12篇2009
  • 10篇2008
  • 11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17篇2004
4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以pH 方式分离腐植酸的方法与用途
本发明涉及以pH方式分离腐植酸的方法与用途。该方法包括提取水溶性腐植酸、以pH方式分离水溶性腐植酸与以pH方式分离腐植酸沉淀L等步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确定腐植酸在不同pH范围的分布,为研究其结构特征、提取率,腐植酸的...
袁亮赵秉强李燕婷李伟王薇林治安温延臣杨相东李娟
文献传递
纳米肥料研究进展与前景被引量:44
2002年
张夫道赵秉强张骏何绪生张俊清史春余
关键词:纳米肥料纳米生物技术
一种库特氏菌及微生物菌剂和它们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库特氏菌(Kurthia sp.),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50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该微生物菌剂包含培养基和菌体,所述菌体包括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507的库...
阮志勇赵斌王彦伟宋金龙赵秉强李燕婷孔德龙刘艳伟王慧敏陈小蓉刘小飞
文献传递
小麦玉米两熟制农田轮耕制的研究
赵秉强
塿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研究被引量:86
2018年
【目的】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实现我国化肥零增长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探讨特定环境条件下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的作物产量效应及氮效率,可为合理利用有机肥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两年不同有机无机配施比例探讨陕西关中塿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及氮效率的响应。试验设对照不施肥(CK)、氮磷钾100%由化肥提供(NPK)、75%NPK+25%有机肥氮(25%M)、50%NPK+50%有机肥氮(50%M)、25%NPK+75%有机肥氮(75%M)和全部氮由有机肥提供(100%M),共6个处理。【结果】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小麦、玉米产量及其总产量。在不同有机无机配比的处理中,随着有机氮替代比例的增加产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75%M处理的作物产量最高。不同施肥处理,两个轮作年氮回收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5%~43%和38%~61%;氮农学效率的范围分别为12.3~18.3 kg/kg和17~24 kg/kg;氮偏生产力范围分别为41.4~46.5 kg/kg和44~51 kg/kg;氮生理效率范围分别为31~47 kg/kg和34~46 kg/kg。总体而言,75%M处理的氮效率高于其它处理。小麦–玉米轮作两年之后,施肥处理0—1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为11~133 kg/hm^2,以NPK处理最高。氮平衡结果显示,50%M、75%M和100%M均有一定的氮素盈余,盈余量为33~120 kg/hm^2,其中以100%M处理的盈余量最大。25%M和NPK处理有一定亏缺,分别为N 19.6 kg/hm^2和40.3 kg/hm^2。另外,两个轮作年的年均经济收益大小为75%M>50%M>25%M>NPK>100%M,其中75%M处理的年收益最高为19906元/hm^2,100%M处理的年收益最低为16634元/hm^2。【结论】经过小麦–玉米两个轮作年,有机肥替代75%化肥氮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氮效率,增加年经济效益,同时有效减少土壤硝态氮的残留量。
吕凤莲侯苗苗张弘弢强久次仁周应田路国艳赵秉强杨学云张树兰
关键词:氮效率
农业减肥增效与化肥产业发展
化肥产业科技创新与科学施肥制度建立,我国化肥减施潜力20%以上,推动实现农业绿色增产,为践行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赵秉强
关键词:化肥产业农业生产
中国肥料产业发展及未来趋势
化肥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报告分三部分论述我国肥料产业的发展及未来趋势:(1)中国肥料产业发展道路;(2)我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概况;(3)未来发展较快的肥料产品类型。
赵秉强
关键词:肥料产业施肥条件高产潜力
文献传递
秸秆直接还田的定位研究被引量:33
1993年
1984年秋—1991年秋连续7年秸秆直接还田的定位试验表明,秸秆还田比对照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增强土壤蓄水保水性能、提高生物活性的作用,使土壤具有较高的肥力水平,提高了作物单产。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加长,培肥与增产效果愈明显。但秸秆直接还田有可能使农田杂草和某些病虫危害加重。土壤肥力系统测定亦表明,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亩产近800kg的农田上,常规施肥的对照区,其肥力水平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在此基础上配合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则在增产粮食的前提下,农田土壤肥力水平逐渐提高,是用养结合的好途径。
薛坚赵秉强李凤超李增嘉
关键词:秸秆还田肥料
加强技术创新研究平台建设,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健康发展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和推广中农机农艺结合的发展过程和经验教训,提出了保护性耕作创新研究中进一步需要的技术问题,并对加强保护性耕作创新技术的规范性以及创新研究平台建设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赵秉强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
文献传递
含钾硅酸盐肥料在盐酸与柠檬酸中的溶解行为
2021年
为研究高温煅烧法制备的含钾硅酸盐肥料在酸性条件下的溶解行为,选择盐酸与柠檬酸作为浸提液,在室温下研究营养元素溶出与矿物组成的变化,探讨硅酸盐肥料包含矿物遇酸发生的化学反应。结果表明:浸提液pH值越低,元素溶出越多;p H值为2.1的柠檬酸的溶解作用强于pH值为2.1的盐酸。pH值为0.3的盐酸对硅酸盐肥料矿物的溶解率最高,滤渣中仅检测到了白榴石的衍射峰。钾霞石和钙铝黄长石两种矿物遇酸反应后生成的高岭石、三水铝石进一步遇酸反应是铝溶出的直接原因。
李小燕万夫伟万夫伟赵秉强
关键词:PH值盐酸柠檬酸高岭石铝毒
共4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