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海

作品数:162 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专利
  • 49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7篇机械工程
  • 2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5篇车轮
  • 48篇车轮钢
  • 47篇铁路
  • 26篇轮辋
  • 25篇淬火
  • 24篇铁路车轮
  • 22篇车轮轮辋
  • 21篇韧性
  • 17篇重载
  • 17篇高碳
  • 16篇碳钢
  • 15篇高碳钢
  • 14篇货车
  • 14篇合金
  • 13篇中碳
  • 13篇珠光体
  • 13篇回火
  • 13篇机车
  • 11篇踏面
  • 10篇断裂韧性

机构

  • 152篇马鞍山钢铁股...
  • 13篇北京科技大学
  • 11篇马钢(集团)...
  • 7篇安徽工业大学
  • 6篇宝武集团马钢...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华大学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四川航天烽火...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中国铁路北京...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中车青岛四方...

作者

  • 152篇赵海
  • 91篇江波
  • 62篇刘学华
  • 62篇钟斌
  • 61篇陈刚
  • 51篇邹强
  • 50篇宫彦华
  • 35篇万志健
  • 28篇李翔
  • 25篇于文坛
  • 24篇王世付
  • 19篇孙曼丽
  • 15篇张明如
  • 13篇邓荣杰
  • 11篇任学冲
  • 10篇程德利
  • 10篇丁毅
  • 9篇龚志翔
  • 8篇陈讲彪
  • 8篇高克玮

传媒

  • 7篇材料热处理学...
  • 4篇钢铁
  • 4篇理化检验(物...
  • 3篇金属热处理
  • 3篇安徽冶金科技...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表面技术
  • 2篇材料导报
  • 2篇中国铁道科学
  • 2篇福建冶金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轧钢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起重运输机械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设备管理与维...
  • 1篇机车车辆工艺
  • 1篇润滑与密封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年份

  • 10篇2024
  • 23篇2023
  • 15篇2022
  • 15篇2021
  • 22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1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功率HXN5内燃机车用整体机车车轮研制与开发
江波李翔张明如陈刚龚志翔刘学华钟斌赵海鲁松孙曼丽邹强宫彦华王志刚
该产品从中国重载货运发展需求出发,综合考核产品实物质量要求和使用性能要求,通过成分优化设计、高洁净度-高均质度冶炼连铸工艺设计、高热加工质量的车轮压轧工艺设计、高强韧匹配性能的热处理工艺设计等一系列制造技术和系统集成,开...
关键词:
关键词:内燃机车机车车轮
中碳硅锰低合金钢铁路车轮的机加工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碳硅锰低合金钢铁路车轮的机加工工艺,所述的机加工工艺是在热处理结束后,对所述的铁路车轮的辐板表面进行车削精加工,加工至规定尺寸;在保证加工机床稳定运行的条件下,所述的车削精加工采用的加工线速度V=320...
钟斌江波吴勇中陈刚李翔赵海孙曼丽张磊
热处理工艺对42CrMo-R钢轮箍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2024年
设计并冶炼了42CrMo-R试验钢,并轧成轮箍。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拉伸试验机、硬度计等手段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42CrMo-R钢轮箍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2CrMo-R钢轮箍在830~980℃范围内淬火后,组织基体均为板条马氏体,当淬火温度超过890℃,板条马氏体占比显著增多;860℃淬火时,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分布均匀并且强度最高,为最佳淬火温度。在520~600℃范围内回火,轮箍基体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均呈下降趋势,而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则基本呈上升趋势。42CrMo-R钢轮箍经860℃淬火及560~580℃回火后,回火索氏体占比较高,存在少量未溶铁素体,R_(m)、R_(p0.2)、硬度、断后伸长率与客户要求相比均有较大富余量,具有良好的组织及综合力学性能。
万志健万志健于文坛刘学华于文坛赵海
关键词:轮箍力学性能
人工缺陷下感应淬火重载铁路车轴损伤容限评价
2024年
目的研究不同感应淬火工艺对重载铁路车轴钢试样梯度结构的影响,阐明不同人工缺陷下感应淬火试样的疲劳断裂行为,并评价损伤容限,为重载铁路车轴感应淬火工艺设计和损伤容限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和评价方法。方法在AAR-CM车轴钢试样表面采用不同感应淬火工艺参数制备不同深度淬硬层,采用X射线测量淬硬层残余应力分布,通过电火花和空气炮在正火态和感应淬火试样表面制备不同尺寸的电火花或冲击损伤,采用疲劳试验机研究损伤试样的弯曲疲劳性能,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试样的损伤机理和疲劳断裂行为,并对其疲劳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在3种工艺下感应淬火试样有效淬硬层深度分别为800、1200、1400μm。在电火花缺口尺寸较小时,感应淬火试样的疲劳强度比正火态试样高出50%。在冲击损伤尺寸较小时,感应淬火试样的疲劳强度比正火态试样高出40%。较小的尺寸冲击损伤对正火态和感应淬火处理试样的疲劳强度无影响。结论感应淬火可提高重载铁路车轴钢试样表面强度,进而提高其耐冲击性能,残余压应力减弱了电火花缺口试样和低速冲击损伤对试样疲劳强度的影响,高速冲击破坏了试样表面完整性,并削弱了残余压应力的作用,试样的疲劳强度急剧降低。文中设计的淬硬层深度对感应淬火试样损伤容限的影响较小。
吴鹏程高杰维赵海于文坛徐磊郭新凯林鹏飞陈宏韩靖
关键词:铁路车轴感应淬火淬硬层深度损伤容限
一种高碳钢铁路重载车轮的热处理方法及模拟此方法的车轮小试样热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碳钢铁路重载车轮的热处理方法及模拟此方法的车轮小试样热处理方法。通过在车轮的任意部位取Φ25mm的小试样,随炉升温至860℃保温0.5小时,经油冷淬火,然后空冷,最后再加热至480℃回火,保温2小时的热...
王长乐江波陈刚赵海陈讲彪邹强宫彦华陈灵通童乐
文献传递
一种铁路机车用渗碳从动齿轮毛坯高效热处理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机车用渗碳从动齿轮毛坯的热处理方法,本发明将渗碳齿轮钢毛坯在(A<Sub>c3</Sub>‑30℃)‑A<Sub>c3</Sub>范围进行亚温奥氏体化,形成低稳定性的奥氏体并保留部分未转变的铁素体,随...
江波宫彦华钟斌姚三成刘学华高伟赵海毛亚男童乐万志健
ER8C高速车轮钢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2020年
利用GMP-30滚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ER8C高速车轮钢材料的滚动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摩擦磨损过程中,ER8C车轮钢在表面形成波磨。经过不同转数磨损后,ER8C车轮钢试样表面都形成残余压应力。随着磨损周次的增加,表面残余压应力是逐渐增加的。不同磨损周次时,试样表面的轴向残余压应力大于其周向残余压应力,且试样表面波谷处的周向和轴向残余应力都大于波峰处的残余应力。
赵海丁毅张明如
一种利用淬火余热回火的车轮生产方法、一种车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淬火余热回火的车轮生产方法、一种车轮,包括以下步骤,S1:车轮加热;S2:将步骤S1所得车轮,采用踏面连续喷水的方式进行淬火冷却;S3:淬火结束后,将车轮放置在冷床上,车轮轮辋利用车轮淬火余热进行自回...
宫彦华高伟刘学华童乐赵海钟斌江波姚三成于文坛陈刚毛亚男国新春
一种低成本精节生产的轨道交通用贝氏体钢车轮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精节生产的轨道交通用贝氏体钢车轮及其制造方法,含有:碳C:0.15~0.45%,硅Si:1.00~2.50%,锰Mn:1.20~3.00%,稀土RE:0.001~0.040%,磷P≤0.020%,硫...
张明如赵海方政张峰邓荣杰孙曼丽
文献传递
城轨用CG10车轮轮辋径向组织、性能分布的研究
2020年
通过对城轨用CG10车轮轮辋径向组织、性能分析发现,随着距车轮轮辋踏面下深度的增加,珠光体含量略有降低,珠光体片层间距明显增大,其相应位置的硬度、冲击、拉伸等力学性能也相应降低。
毛亚男赵海江波宫彦华钟斌
关键词:层片间距体积分数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