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勤鹏
- 作品数:71 被引量:309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CT引导下同轴技术在胸腰椎椎体病变穿刺活检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胸腰椎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5例诊断不明确的胸腰椎疾病的患者运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进行病理诊断,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23~79岁,平均45.5岁。穿刺针为美国COOK公司ACKERMANN套管骨活检针ABC-200系列,以及COOK公司的半自动活检枪。分析穿刺活检的准确性、安全性。结果:15例均穿刺成功,15例均有手术病理结果,其中14例穿刺结果和手术结果相符,穿刺活检准确率为100%。结论:CT引导下同轴穿刺活检为一项创伤小,准确率高,并发症少的微创检查,在脊柱疾病的诊断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赵娅莉赵勤鹏
- 关键词:脊柱病变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组织
- 椎体成形术以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骨折的并发症
- 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术(PVP)以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CVF)的并发症.方法:采用多选项以及开放式问卷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因OCVF在本院行进行PKP或者PVP...
- 黎一兵王晓东郝定均郭华赵勤鹏杨小卫
- 关键词:PVPPKP并发症
- 定向诱导分化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及成脂细胞的分化被引量:8
- 2015年
-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属于骨髓中的非造血干细胞,能够在不同的条件下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骨细胞以及脂肪细胞等,是最有前途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目的:探讨定向诱导分化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无菌抽取日本大耳兔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细胞贴壁法分离、纯化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采用成脂诱导培养基和成骨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培养后不同时间点进行苏丹Ⅳ染色、Von Kossa染色、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比较细胞成脂和成骨率。以正常DMEM培养液培养细胞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过7 d成脂诱导后细胞浆开始出现小脂滴、细胞无序,培养21 d后细胞浆内形成高折光性的脂滴。苏丹Ⅳ染色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克隆中心的细胞浆内存在大量的颗粒状红色脂滴,对照组仅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过7 d成骨诱导后细胞逐渐汇合成铺路石状,并且形成多个结节;培养14 d后能够看见褐色点状矿化结节中心;培养21 d后形成小片状矿化结节。成骨诱导实验组成骨率为40%,成脂率为20%,显著高于对照组(成骨率为5%,成脂率为5%)。结果提示在适当的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一部分转化为脂肪细胞,另一部转化为骨细胞,并且二者存在一定的联系,即分化的脂肪细胞多,骨细胞则少;反之分化的脂肪细胞少,骨细胞则多。
- 赵勤鹏
-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干细胞诱导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细胞
- 钉道强化固定治疗合并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访两年的对比研究
- 目的 骨质疏松一向是困扰脊柱外科医师的一大难题。在椎体成形术普及以前,传统的椎弓根螺钉常常因失去把持力而导致内固定失败,但椎体成形术依然无法治疗因骨折碎片压迫脊髓导致神经症状的脊柱骨折。
- 张正平刘团江赵勤鹏杨俊松刘鹏李涛葛朝元许正伟郝定均
- 经皮骨水泥强化复位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Genant Ⅲ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 通过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比较,观察经皮骨水泥强化复位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PVP)治疗GenantⅢ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疗效. 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强化复位组(采用经皮骨水泥强化复位内固定联合PVP治疗,30例)和传统组(采用PKP治疗,26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伤椎骨水泥用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8~ 24个月,平均21个月.与传统组比较,强化复位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伤椎骨水泥用量多、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和术后12个月伤椎高度百分比、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复位组术后12个月伤椎前缘前缘高度百分比及cobb角较传统组恢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当天、3个月、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ODI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ODI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对于PKP来说,对于塌陷、成角严重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经皮骨水泥强化复内固定联合PVP可能是一种更可靠的治疗措施.
- 张正平昌震赵勤鹏曹子君黄琳红王栋琪许正伟刘团江郝定均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成形术骨水泥
- 应用PETCT确定靶点对CT引导下脊柱病变穿刺活检准确率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穿刺路径及器械选择的方法,分析依据PET-CT确定靶点对活检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180例脊柱病变患者,包括胸椎101例、腰椎79例,采用CT监测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获得病理诊断。分别依据CT和MRI确定靶点和依据PET-CT确定靶点依病变的部位的准确率。结果 180例中178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普通活检阳性率90.2%。PET-CT靶向引导活检阳性率为98.62%。手术80例,平均随访27个月,证实PET-CT确定靶点可以提高活检准确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是脊柱病变术前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其安全、准确率高、费用低,依据PET-CT确定靶点可以提高活检准确率。
- 赵勤鹏张正平张海平孔令擘王晓东张振兴郝定均
- 关键词:脊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活检
- 碳质涂膜人工股骨头置换修复老年股骨不稳定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
- 2015年
- 背景:老年人较易发生不稳定性合并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临床对其进行修复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案,以往大多实施内固定治疗。但目前关于老年股骨不稳定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修复方法的具体选择,尚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观察碳质涂膜人工股骨头置换修复老年股骨不稳定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3例老年股骨不稳定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修复方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1例),分别实施常规内固定治疗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天数;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手术所用时间和术中出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老年股骨不稳定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实施碳质涂膜人工股骨头置换可以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并发症少,且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 张正平昌震赵勤鹏
- 关键词:人工假体不稳定性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
- 术前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对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椎骨折手术隐性失血量影响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观察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TXA)对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椎骨折手术失血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3例拟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8例,术前30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5mg/kg)和对照组(55例,术前30min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理论失血总量、隐性失血量、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最终试验组有54例患者,对照组有50例患者纳入研究。试验组患者术后24h理论失血总量[(319.0±140.5)mL]、隐性失血量[(242.0±143.4)mL]低于对照组[(418.7±188.1)mL、(354.7±181.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D.二聚体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DVT及其他血栓事件发生。结论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经皮椎弓根螺钉胸腰椎骨折手术隐性失血量,且不增加血栓事件的风险。
- 张永远王希骥赵勤鹏税晨阳孙宏慧郝定均
- 关键词:氨甲环酸胸椎腰椎隐性失血
-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8
- 2018年
- 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80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93例,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和开放组(87例,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影像学参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c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与开放组相比,微创组手术时间短[(95.8±33.4)min雠.(106.3±30.9)rain]、术中出血量较少[(65.8±40.3)mLm(183.1±77.5)mL]、术后第24小时理论失血总量较低[(374.7±160.6)mL佛.(614.8±242.6)mL]、术后住院时间较短[(5.2±2.0)dw.(6.7±2.7)d],而微创组术中透视时间[(23.6±4.2)min]、术后第24小时隐性失血量[(308.9±159.0)mL]高于开放组[(12.4±4.1)min、(243.5±195.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和矢状面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及矢状面后凸cobb角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微创组疼痛缓解较开放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疼痛。末次随访时微创组和开放组患者的ODI分别为(6.2±1.1)分和(6.0±1.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0)。结论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段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且术后影像学疗效和远期患者报告结局与开放手术相当,但隐性失血量高于开放手术,应予以重�
- 张永远王希骥赵勤鹏税晨阳孙宏慧郝定均
- 关键词:胸椎腰椎微创手术隐性失血
- 强力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与普通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比较强力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与普通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56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91例,女375例;年龄48~79岁[(61.7±10.7)岁]。骨折节段:T 11134例,T 12154例,L 1160例,L 2118例。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分型(ASOTLF)均为ⅢA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严重程度评分系统(TLOFSAS)评分均≥5分。275例行强力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强力复位螺钉组),291例行普通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普通螺钉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X线暴露次数。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及2年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矢状面Cobb角、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术后3 d伤椎Cobb角矫正度、术后2年伤椎Cobb角矫正丢失度。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5~34个月[(29.9±3.4)个月]。强力复位螺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X线暴露次数分别为(69.4±10.2)min、(60.3±13.1)ml、(26.8±3.7)次,少于普通螺钉组的(80.6±11.9)min、(80.7±15.4)ml、(30.4±3.4)次(P均<0.01)。术前、术后3 d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年强力复位螺钉组伤椎前缘高度比为(95.5±2.3)%,明显高于普通螺钉组的(85.4±1.7)%(P<0.01)。两组术前伤椎矢状面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2年强力复位螺钉组伤椎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7.9±1.6)°、(8.8±1.5)°,小于普通螺钉组的(10.6±1.1)°、(12.3±1.2)°(P<0.05或0.01)。术前、术后3 d及2年两组JOA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 d强力复位螺钉组伤椎Cobb角矫正度为(19.4±2.5)°,大于普通螺钉组的(17.3±2.6)°(P<0.05)。术后2年强力复位螺钉组伤椎Cobb角矫正丢
- 张正平钱冰赵赫刘达曾玉红王瑞国杨俊松许正伟刘团江孙宏慧赵勤鹏郝定均贺宝荣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水泥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