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
- 作品数:8 被引量:90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52例胸腰椎骨折
-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52例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龄20~65...
- 王海贺小兵王明贵李克俭赵刚刘登均
- 关键词:脊柱骨折椎旁肌间隙入路
- 皮外钢板技术与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 探讨皮外钢板技术与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4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皮外钢板固定组和微创接骨板技术组,每组20例。皮外钢板固定组采用皮外钢板技术治疗,微创接骨板技术组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踝关节的功能评分。结果 皮外钢板固定组手术时间(60.17±5.64)min,住院时间(8.651±2.21)d,术后负重时间(49.26±9.85)d,骨折愈合时间(13.82±4.23)周,并发症发生率5.00%,治疗优良率95.00%;微创接骨板技术组手术时间(74.64±6.82)min,住院时间(18.22±2.32)d,术后负重时间(57.56±11.32)d,骨折愈合时间(17.47±2.31)周,并发症发生率25.00%,治疗优良率80.00%。2组手术时间(χ~2=9.922,P=0.007)、住院时间(χ~2=10.48,P=0.015)、术后负重时间(χ~2=14.618,P=0.001)及骨折愈合时间(χ~2=40.16,P=0.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功能评定按照AOFSA评分进行,皮外钢板技术组为(89.1±3.9)分,微创接骨板技术组为(90.5±4.1)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3,P=0.793)。结论 皮外钢板技术与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踝关节的功能术后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但皮外钢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均短于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
- 贺小兵李克俭冉广文赵刚
-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固定术接骨板
- 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在三踝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 目的:三踝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常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踝穴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均应以骨折解剖复位,损伤韧带愈合良好为原则,本文拟介绍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在治疗三踝骨折应用,并对其...
- 张博贺小兵赵刚
- 关键词:踝关节踝损伤三踝骨折内固定
- 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06年
- 丁可赵刚
- 关键词:脊柱骨折多节段致伤机制跳跃型
- 多发性骨关节损伤分析(附142例报告)被引量:1
- 1999年
- 白福彦赵刚
- 关键词:多发性骨关节损伤伤因
-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52例胸腰椎骨折被引量:2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52例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27例;传统后正中入路25例。结果两组患者伤椎Cobb角的矫正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4个月,所有患者的伤椎全部愈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手术方法,疗效满意。
- 王海贺小兵王明贵李克俭赵刚刘登均
- 关键词:脊柱骨折椎旁肌间隙入路
- 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内固定手术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1
- 2017年
- 目的评估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手术围术期失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的老年患者115例,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术前30min静脉滴注20mg/kg氨甲环酸,对照组无特殊处理。记录两组术前,术后第1、3天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情况,通过Gross方程与Nadler方程计算围术期总失血量,统计两组患者输血率、血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围术期总失血量(872.21±312.53)mL,对照组(1 162.41±368.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输血率3.45%,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治疗组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5.1%,对照组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内固定术前静脉滴注20mg/kg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围术期失血,并且不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 朱芸赵刚李思宁贺小兵
- 关键词:氨甲环酸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
-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在三踝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4
- 2017年
- 三踝骨折又称Cotton骨折,通常指内踝、外踝、后踝骨折,是踝关节骨折中较为严重的类型,往往发生踝关节不稳,因此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是重中之重[1]。由于三踝骨折中后踝位置较深,显露和固定难度较大,目前对于后踝骨折的治疗仍然存在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如果后踝骨折若累及关节面达到25%,即需要行手术治疗[2]。关节内骨折若治疗不当,可能会造成创伤性关节炎,受伤的踝关节僵硬疼痛导致人体行走困难[3]。
- 张博赵刚
- 关键词:三踝骨折内固定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