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平
- 作品数:26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 仪式 政治仪式 认同——试论《建国大业》的文化价值
- 2010年
- 影片《建国大业》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为主线,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段峥嵘岁月。影片虽然有对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细节的挖掘,但反映的主要历史事实和之前表现内战的影片并无二样,透露的历史观如出一辙。
- 谢太平廖金英
- 关键词:政治仪式文化价值建国前夕历史事件
- 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应急机制建设被引量:3
- 2009年
- 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离不开信息的畅通,而信息的准确是必须的。尤其在当下的"风险社会",对信息的要求更加严格。每一个社会组织都应该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出贡献,组织内部信息的有效、准确、畅通是一个重要前提。高校面对风险应该怎样进行信息的有效传递,构建和谐校园呢?建立信息应急机制是关键。
- 谢太平廖金英
- 关键词:风险社会应急机制
- 变与不变:媒介裂变环境下的新闻业、新闻人才及新闻教育被引量:8
- 2014年
- 厘清"新闻业"的概念是分析和研究媒介裂变环境下新闻业的前提。"新闻业"包括三个内涵或层面,即新闻行业、新闻职业和新闻专业,前者偏重业务,中者为社会学范畴,后者为思想观念和理想期待。媒介裂变对新闻行业的冲击最大,对新闻职业的影响只是局部的、暂时的,对新闻专业影响不大。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媒介裂变聚合环境下新闻人才的需求以及新闻教育改革的问题。
- 蒋晓丽谢太平
- 关键词:新闻业新闻人才新闻教育
- 被规训的女性身体——影片《画皮》的女性形象分析
- 2009年
- 19世纪以前,身体一直被意识和思想控制和宰制着。身体或被等同于欲望,是罪恶的源泉,或被认为是真理的对立面。尼采给身体松了绑,他认为人的一切思想:和精神都来自身体,没有实实在在的身体,其他所有的东西都不存在,即所谓“一切来自身体”。
- 谢太平廖金英
- 关键词:女性身体《画皮》影片规训
- 文人论政的唯物辩证法——以新记《大公报》为切入点
- 2012年
- 文人论政是中国知识分子在近代报刊活动中的一大特色,尤以新记《大公报》最为人称道,其成功得益于独立的资本市场化运作、与政党政治保持适度关系以及报界的特殊状况。
- 谢太平
- 关键词:新记《大公报》文人论政唯物辩证法
- 在反思中前行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四川9本学术期刊近五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热点综述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对《新闻界》、《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研究》、《当代文坛》等学术期刊中五年来新闻传播研究热点的梳理,力图以一个区域为样本,管窥出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基本状况和前沿热点。文章从"新媒体研究"、"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史研究"、"新闻教育研究"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并对未来新闻传播学研究提出了建议。
- 谢太平杨珊蒋晓丽
- 关键词:新闻传播研究新闻史新闻教育
- 晚清兴学和科举变迁与近代新闻职业群体的形成
- 2013年
- 本文从晚清兴学和传统科举制度的变迁历史背景出发,探讨了中国新闻职业群体的形成的原因。文章认为两种教育制度的冲撞不仅改变了知识分子的心态,也为报业准备了人员队伍,直接后果就是推动了职业新闻人群体的产生。
- 谢太平
- 关键词:科举新闻职业
- “传媒假事件”的心理学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以媒介对"张钰"、"杨丽娟"、"华南虎"事件报道为例,用"集体无意识"理论对"传媒假事件"中媒介和受众的行为进行了分析。
- 谢太平廖金英
- 关键词:传媒假事件集体无意识
- 优势与困境:广播与危机传播——从“5·12”汶川地震报道说起被引量:6
- 2009年
- 本文对汶川地震报道中多种媒体的表现进行考察,发现广播因其特性展现出危机传播中超乎其它媒体的能力。主张我国应建立以广播为主导的紧急广播机制,而政府的适度扶持是广播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
- 廖金英谢太平
- 关键词:广播风险社会
- 作为景观的历史:政治意识和文化消费主义的共谋——评《赤壁》
- 2009年
- 当下是一个图像支配的景观社会,人们通过图像认识世界,把握真实,认识历史。然而,景观社会有它自身的一套运作逻辑,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消费主义巧妙介入其中,历史被重写,历史经典被戏说,历史和历史经典变得扑朔迷离,似是而非,这在影片《赤壁》中得到充分地展现。对于图像景观的创作者和接受者来说,拨开迷乱的景观迷雾,以尊敬的心态审视历史和经典是当务之急。
- 廖金英谢太平
- 关键词:《赤壁》景观社会政治意识文化消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