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谈振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术后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地塞米松
  • 2篇术后并发
  • 2篇术后并发症
  • 2篇细胞
  • 2篇后并发症
  • 2篇腹腔镜胆囊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胆管
  • 1篇胆管损伤

机构

  • 13篇湖州市中心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湖州市第一人...
  • 1篇湖州市中医院

作者

  • 14篇谈振华
  • 8篇谢平
  • 7篇钱海
  • 2篇陈燕
  • 2篇郑照正
  • 1篇张贵阳
  • 1篇金文君
  • 1篇乐飞
  • 1篇季晓亮
  • 1篇李江涛
  • 1篇宋海芳
  • 1篇张鸣杰
  • 1篇姚伟锋
  • 1篇高玉海
  • 1篇汪平

传媒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氨甲苯酸注射液联合三七胶囊对预防原发性肝癌术中出血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究氨甲苯酸注射液联合三七胶囊对预防原发性肝癌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6月入医院肿瘤科手术切除治疗肝癌患者88例,术前常规行常规检查,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氨甲苯酸注射液0.4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每次,每日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三七胶囊0.9 g口服,每次,每日2次,连续应用3 d。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法,手前进行全身麻醉。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肺组织量、平均的失血量、出血量≥1000 m L发生率、手术并发症以及1、2、3和5年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的失血量较低(P<0.05),试验组出血量≥1000 m L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试验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2、3和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甲苯酸注射液联合三七胶囊能够有效预防原发性肝癌术中出血,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以及生存率,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谈振华
关键词:氨甲苯酸注射液原发性肝癌术中出血
胃癌根治术后远期发生急性小肠扭转16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远期继发急性小肠扭转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分析本院自2005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6例胃癌根治术后远期继发急性小肠扭转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行手术治疗,1例保守治疗。结果手术15例均康复出院,1例因家属放弃手术予以保守治疗,病情进展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手术是胃癌根治术后远期继发性小肠扭转的首选疗方法,保守治疗难以评估治疗效果,易造成严重后果。
钱海谈振华
关键词:肠扭转胃癌根治术
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的地塞米松联合罗哌卡因对改善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期间收治的拟行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连续24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采用QoR-40量表分别评价3组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结果A、B两组术后6小时及24小时的QoR-40量表总分均高于C组,且A、B两组在细分项有差异。结论两种不同方式的地塞米松联合罗哌卡因均能明显改善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对减轻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更明显,而地塞米松联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在改善术后疼痛方面更有效。
谈振华万仁瑞钱海谢平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地塞米松罗哌卡因
造口治疗师为主体的个案管理团队在肠造口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造口师为主体的个案管理团队在肠造口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出院的首次肠造口患者120例,按出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 =60)和观察组(n =60),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以造口治疗师为主体的个案管理团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1年的生活质量和焦虑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不良反应和特异性模块评分分别为(63.34±30.04)分、(63.78±27.25)分、(66.59±24.52)分、(67.32±21.87)分、(62.44±23.52)分,对照组分别为(57.15±24.88)分、(59.04±26.29)分、(59.42±25.33)分、(64.45±28.44)分、(59.72±20.25)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560、2.498、3.002、2.324、2.038,均 P <0.05);干预后,观察组 SAS 评分为(47.74±5.70)分,对照组为(50.29±5.4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54,P <0.05)。结论造口治疗师为主体的个案管理团队能够有效提高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的生命质量,减轻其焦虑,是延续护理可行途径之一。
宋海芳金文君谈振华
关键词:肠造口术护理
术中结肠灌洗期吻合在左半结肠癌伴梗阻中的应用
2009年
谈振华谢平钱海
关键词:结肠肿瘤肠梗阻灌洗手术后并发症
小干扰RNA下调长链非编码RNATUG1表达对肠癌细胞LoVo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我们探讨TUG1在多株人肠癌细胞中表达情况及其与肠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肠癌细胞株HCT116、HCT8、HT29、LS174T、LoVo和SW620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ATCC)。Lipofectamine 2000购自Invitrogene公司;针对TUGl的小干扰RNA(siRNA)及无关序列由深圳吉玛公司合成;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仪购自美国ABI公司;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购自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公司;Transwell试剂盒购自B&D公司。
钱海谢平谈振华姚伟锋
关键词:小干扰RNALOVOLIPOFECTAMINE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TRANSWELL细胞生物学功能
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临床转归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高载量HBV相关性肝癌患者,依据手术前后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分为两组:单纯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65例),行根治性切除术联合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hild-Pugh评分、HBV DNA拷贝量、肝储备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术后不同阶段,HBV DNA拷贝及Child-Pugh评分方面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P=0.0289)、肝性脑病(P=0.0216)、肝肾综合征(P=0.0411)的发病率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在术后无瘤生存率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1年、2年、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0%、36.9%、13.8%和92.9%、64.3%、31.4%,1年无瘤生存率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2598),2年、3年无瘤生存率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5、P=0.0153),Log Rank分析可得3年总体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肝癌根治性切除术联合抗病毒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肝功能恢复,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
钱海谢平谈振华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肝细胞肝癌根治性切除术
术后门静脉血栓高危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浆中内皮素-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肝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术后门静脉血栓(PVT)高危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血浆中内皮素(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P选择素(P-sel)、血栓前蛋白(TpP)、D二聚体(D-D)预测PVT高危并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的患者74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1例,B级27例,C级26例。检测术中门静脉血浆中ET-1、CGRP的含量,比较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患者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含量的差别;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测定门静脉最大截面直径(PVD)、平均流速(PVV)、门静脉血流量(PVF),计算淤血指数(PVCI),观察其与血浆中ET-1、CGRP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Child-Pugh分级越高血浆中ET-1、CGRP含量也越高(P<0.05);血浆中ET-1、CGRP含量与血清ALT、TBIL水平,PVD、PVCI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5);ET-1与PVV呈现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血浆中ET-1、CGRP水平能够作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功能损伤状态的指标。
谈振华李江涛谢平钱海
关键词:内皮素-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肝功能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包虫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肝包虫病是流行于我国西北西南畜牧地区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由棘球绦虫的棘球蚴入侵人体肝脏,形成寄生虫性肝包囊而致病。治疗肝包虫病的常见方法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穿刺治疗等,但外科手术一直是肝包虫病治疗的主要有效手段。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讨,不仅传统手术方式不断改进,并且随着近年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也已在肝包虫外科手术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谈振华汪平季晓亮
关键词:肝包虫病棘球绦虫人体肝脏棘球蚴原位复发内囊摘除术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外科处理(附27例报道)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州市中心医院于2008–2013年期间收治的27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的分型:Ⅰ型5例,Ⅱ型18例,Ⅲ型2例,Ⅳ型2例。诊断:术中即时发现11例,其中Ⅰ型1例,Ⅱ型8例,Ⅲ型1例,Ⅳ型1例;术后早期诊断10例,其中Ⅰ型2例,Ⅱ型7例,Ⅲ型1例;术后延迟诊断6例,其中Ⅰ型2例,Ⅱ型3例,Ⅳ型1例。治疗效果:优17例,良5例,差4例,优良率为84.6%(22/26)。术后死亡1例。本组患者获访26例,失访1例。随访期间发生胆瘘3例,切口感染2例,胆管炎3例,胆管狭窄2例。结论术中即时和术后早期是医源性胆管损伤修补的最佳时机,依据损伤的类型和发现的时间,运用内镜或外科手术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关键。
谈振华谢平钱海
关键词:医源性胆管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