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为
- 作品数:46 被引量:192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06年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类高度恶性的妇科肿瘤,也是临床上治愈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及治疗仍是改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随着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检测设备的完善,人们对这类疾病的认识也逐步深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已不再是临床诊断中唯一的肿瘤标志物,对其相关分子的研究使其测定值具有了更精确的意义,先进的影像学设备的应用能够发现较隐蔽的微小病灶。对这类疾病形态学及分子水平方面所做的研究,能对这类疾病能够作出早期而准确的诊断,现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 王晓秋许为于伟陈军关永红
- 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盆腔动脉造影
- 大剂量雌激素联合球囊子宫支架提高宫腔粘连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雌激素联合球囊子宫支架提高宫腔粘连术后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月经改善情况的影响,以期达到更好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因继发性闭经或经量减少等原因被诊断为中重度宫腔粘连并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宫腔物理屏障及口服雌激素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研究组给予TCRA联合球囊子宫支架放置术及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及大剂量雌激素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给予TCRA联合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及普通剂量雌激素人工周期治疗。比较不同的术后处理方式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月经改善情况的影响。结果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月经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月经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3个月后总粘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RA术后短期放置球囊子宫支架续用宫腔粘连的治疗,可机械性的抑制子宫收缩造成的再粘连,对提高宫腔粘连治愈率效果显著,并能有效减轻其再次发生粘连的程度。大剂量雌激素可刺激子宫内膜加速生长,进而促进术后子宫内膜修复,明显改善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妇女月经恢复情况。
- 赵琳白枫周顺卿许为
- 关键词: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
- 多发性微小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患者的护理被引量:2
- 2007年
- 对8例多发性微小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并给予术前健康教育,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出血情况、膨宫液出入量及药物不良反应,术后随访等护理措施。结果7例一次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肌瘤数目过多,患者年龄较轻且未婚,仅切除绝大多数肌瘤。术后随访2~26个月,除2例患者术后有轻微宫腔粘连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月经异常症状均有明显改善,2例患者术后正常妊娠。提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多发性微小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可保留子宫,而恰当的护理配合是预防并发症和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 于桂云邵艳萍杨巍许为
- 关键词: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护理
- 宫腔镜无创手术治疗婴儿阴道肿瘤——附2例报道
-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婴儿阴道肿瘤早期诊断及无创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
方法:自2000年-2005年就诊的2例婴儿阴道肿瘤,经宫腔镜明确诊断并行宫腔镜手术治疗.
结果:2例患儿均在宫腔镜下明确诊断并手术成功....
- 许为于雪飞马艳
- 关键词:宫腔镜术微创外科电切术
- 文献传递
- 宫内妊娠并发黄体出血一例报告
- 2003年
- 向梅许为王占东董文辉
- 关键词:宫内妊娠并发症病例报告失血性休克
- 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24例子宫畸形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子宫畸形 ,尤其少女子宫畸形的宫腔镜诊断可行性。 方法 选择 2 4例子宫畸形采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确定子宫畸形的类型。 结果 确诊双角子宫 8例 ,单宫颈纵隔子宫 10例 ,双宫颈单宫体纵隔子宫 2例 ,青春期残角子宫 4例。 结论 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子宫畸形明确 ,且适用于少女。
- 许为徐红梅于桂云赵淑华
-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畸形
- 宫腔镜辅助生殖道畸形手术初探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生殖道畸形诊断及手术中的监护方法。方法生殖道畸形11例患者,年龄15~21岁,平均年龄16.7岁(标准差5岁),多为未婚未孕青春期少女,其中超声及双合诊检查可疑子宫畸形6例(残角子宫3例、盲角子宫3例[1]);阴道斜隔5例(Ⅰ型2例,Ⅱ、Ⅲ型3例)。应用宫腔镜和超声扫描诊断及术中监护对子宫畸形行残角子宫切除术,对盲角子宫行盲角部子宫体部分切除并宫体修补术;对阴道斜隔,行阴道斜隔切开及大部切除,清除阴道及宫腔积血或积脓。结果术后随访痛经症状均消失,经量无显著变化,无阴道或下腹部包块,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征象。结论宫腔镜结合超声检查可准确诊断非妊娠期残角子宫或盲角子宫、准确定位阴道斜隔位置,指导手术切除或明确切开部位。宫腔镜及超声监护可使较复杂生殖道畸形手术更安全、准确、快速、直接。
- 许为张志凤关永红贾妍
- 关键词:生殖道畸形手术治疗宫腔镜超声
- 米非司酮配伍卡前列甲酯栓用于终止早、中期妊娠3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卡前列甲酯栓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8例确诊为妊娠的妇女,妊娠天数≤144d,口服米非司酮配伍阴道置卡前列甲酯栓,观察终止妊娠效果。结果:显示完全流产率9434%,不完全流产率566%,置卡前列甲酯栓后6h内排出胎囊占940%。结论:反复间断应用卡前列甲酯栓宫缩作用增强。
- 于伟许为高玉霞马绍民
- 关键词:终止妊娠米非司酮卡前列甲酯
- 宫腔镜下双极等离子子宫内膜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双极等离子电切技术在子宫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因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住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0例)行双极等离子子宫内膜切除术,对照组(30例)行单极子宫内膜切除术,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及膨宫液吸收量均少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未发生子宫穿孔、空气栓塞、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综合征,可维持稳定的电解质平衡;实验组术后阴道出血、排液时间少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4,P<0.001);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1,P=0.807)。结论:双极等离子子宫内膜切除术具有快速、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 夏婷婷向梅宋振霞王丽凤许为
-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功能性子宫出血息肉
- 宫腔镜辅助下阴道斜隔的诊治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阴道斜隔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确诊为阴道斜隔的患者13例(Ⅰ型7例,其中1例伴先天性尿道阴道瘘,Ⅱ、Ⅲ型共6例),年龄11~20岁,平均(13.6±2.8)岁,因月经初潮后腹痛、周期性腹痛或发现盆腔包块入院,术前宫腔镜结合超声检查明确临床诊断,术中行宫腔镜检查生殖道发育情况、指导定位斜隔位置,行阴道斜隔切开及大部切除术,清除阴道或宫腔内的积血或积脓。结果:术后痛经症状均消失,经量无变化,无阴道或下腹包块再发。结论:宫腔镜是诊断阴道斜隔的重要手段,结合超声检查可明确生殖道发育情况并定位阴道斜隔位置,明确切开部位或指导手术切除。宫腔镜及超声监护可使阴道斜隔手术更准确、安全、快速。
- 王丽凤向梅夏婷婷许为
- 关键词:阴道先天畸形宫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