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癌
  • 2篇蛋白
  • 2篇远端
  • 2篇远端胆管癌
  • 2篇诊治
  • 2篇细胞
  • 2篇肝细胞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镜
  • 1篇胆道造影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造影
  • 1篇粘连蛋白
  • 1篇诊治进展
  • 1篇诊治体会
  • 1篇周期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篇薛建峰
  • 2篇许旭
  • 2篇赵龙栓
  • 2篇夏晓波
  • 2篇王红飞
  • 1篇范正军
  • 1篇彭飞
  • 1篇程波
  • 1篇吴阳
  • 1篇孙长宇
  • 1篇刘艳杰
  • 1篇周闯

传媒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远端胆管癌的临床诊治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远端胆管癌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因多数研究将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及胆囊癌一起统计,因此其确切发病率难以确定,粗略统计发病率约为0.4%[1]。多数研究认为肝内胆管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肝外胆管癌,包括远端胆管癌的发病率却有下降趋势。但无论哪个部位的胆管癌,亚洲国家远端胆管癌的发病率较西方国家高[2]。目前远端胆管癌病死率仍较高,且因其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晚期治疗效果欠佳,其诊断与治疗仍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王红飞薛建峰许旭夏晓波赵龙栓
关键词:远端胆管癌病因
HBV—X蛋白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恶性表型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观察HBV-X蛋白对低侵袭性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 pcDNA3.1(-)-X重组质粒转染SMMC-7721细胞,以空质粒转染作对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X蛋白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X蛋白、MMP-2、MMP-9、尿激酶纤溶酶原活化因子(uPA)水平,并用体外功能实验观察转染前后的恶性表型的变化.结果 重组质粒转染SMMC-7721后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培养上清液HBV-X蛋白为(13.02±2.12)μg/L,对照组为(4.07±0.37)mg/L MMP-2重组质粒转染组为(49.04±4.07)μg/L,对照组为(25.15±5.43)μg/L,MMP-9水平分别为(27.82±2.25)μg/L和(7.89±1.27)μg/L uPA重组质粒转染组水平明显高于空质粒转染组,分别为(10.78±3.23)μg/L和(1.24±0.34)μg/L,t值分别为19.93,6.27 6.83,7.04,P值均〈0.01.体外功能实验提示SMMC-7721转染HBV-X重组质粒后细胞黏附、运动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细胞黏附率为(85.33±14.78)%,对照组为(57.34±2.52)%,t=2.96,P〈0.05.运动试验透膜组胞数分别为(24.3±1.9)个和(12.3±2.5)个,t=4.89,P〈0.05.侵袭试验透膜细胞数分别为(18.2±3.2)个和(9.3±2.3)个,t=4.29,P〈0.05.而细胞增殖能力也明显增加.结论 HBV-X蛋白可能通过MMP-2、MMP-9、uPA分泌促进SMMC-7721的恶性表型.
孙长宇吴阳薛建峰杨观瑞
胆总管结石合并远端胆管肿瘤漏诊病例临床诊治体会
2015年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远端胆管肿瘤漏诊病例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漏诊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漏诊的远端胆管恶性肿瘤6例,良性肿瘤2例,分别占同期胆总管结石病例的0.269%和0.09%。4例根治术患者生存期均超过3年,2例良性肿瘤患者随访2年未发现癌变。结论胆道镜或胆道造影可减少胆总管结石合并远端胆管肿瘤的漏诊率,且优于其他检查手段。漏诊病例多处于肿瘤早期,及时采取根治性手术可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王红飞薛建峰周闯夏晓波许旭赵龙栓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远端胆管癌胆道镜胆道造影
肝肠钙粘连蛋白对人肝癌细胞株Hep3B生长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肝肠钙粘连蛋白(LI-cadherin)对人肝癌细胞增值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机制。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脂质体转染法,将siRNA转染入Hep3B中,通过Western Bloting(蛋白质印迹)、MTT(四唑盐比色法)、Pl/Rnase染色-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细胞中LI-cadherin蛋白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表达量变化情况、LI-cadherin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空白对照组、空质粒转染组LI-cadherin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SiRNA转染组LI-cadherin的表达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空质粒转染组(P<0.05),SiRNA转染组与空白对照组、空质粒转染组相比,Cyclin D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SiRNA转染组细胞生长速度在12h、24h和36h与空白对照组、空质粒转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8h、72h和96h,则明显快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转染组(P<0.05);SiRNA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空质粒转染组相比,S期及G2/M期百分比明显增多,G0/G1期百分比明显减少,细胞增殖指数(PI)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LI-cadherin-SiRNA-Hep3B细胞株,LI-cadher-in-SiRNA肝癌细胞株Hep3B中LI-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CyclinD1蛋白的表达增加。LI-cad-herin可抑制肝癌细胞株Hep3B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及影响处于各周期细胞的百分含量的分布有关。
范正军彭飞薛建峰程波刘艳杰
关键词:肝细胞细胞周期RNA干扰细胞周期蛋白质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