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梅
- 作品数:25 被引量:144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视觉空间认知特征与行为问题被引量:20
- 2005年
- 目的:对我国汉族非言语型学习障碍(nonverbal learning disorder, NLD)儿童视觉空间认知特征以及行为问题进行分析,以探讨其相互之间关系。方法:三组儿童(NLD组,VLD组和正常对照,每组40人)进行智力测定、绘人测验和CBCL儿童行为量表测量,根据智力结构模型分析其视空间能力与行为问题。结果:NLD儿童在空间能力、视动协调、视动速度、图形认知、视觉记忆、非言语推理、视觉组合方面都比正常儿童和VLD儿童差(P<0.05),而VLD儿童则与正常儿童无差别(P>0.05)。NLD儿童在分裂焦虑、强迫性、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等行为方面较其他两组儿童多(P<0.05)。结论:我国汉族NLD儿童视觉空间认知存在缺陷,其行为问题可能与此有关。
- 王庆雄静进蔡小梅刘芳梅邹小兵唐春苏晓梅刘燕朱彤芳
- 关键词:儿童
- 抚触对正常婴儿神经精神及体格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9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抚触对正常婴儿神经精神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北京 GESEL L评定量表对 2 8例抚触婴儿及 37例未抚触婴儿进行测评 ,对比两组婴儿适应性、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 5个能区的差异 ;测量两组婴儿身长、体重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抚触组婴儿在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 3个能区的发育商优于未抚触组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大动作和精细动作 2个能区的发育商也高于对照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 ;身长和体重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抚触对婴儿的神经精神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 李秀红静进黄娟蔡小梅王梦龙钟细霞谢朝琴林佳媚任宾覃钰纯陈晓莉
- 关键词:体格发育抚触婴儿发育神经精神发育
- 学习障碍儿童的快速神经学甄别测验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了解快速神经学甄别测验 (quickneurologcalscreeningtest,QNST)对学习障碍 (learningdisabili ties ,LD)儿童检查的意义 ,探讨LD的神经心理功能特点。 【方法】 用QNST对 2 3例LD儿童进行检查并和 42名学习正常儿童比较 ,同时用威尔克斯λ法 (Wilks’lambda)对LD儿童和学习正常儿童的 15项测验分数进行逐步判别分析。 【结果】 LD组QNST总体分数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分测验以声音形式、分辨左右、眼跟踪、手技、跟 尖步、指鼻测验、行为观察、手颊刺激、跳跃等 9项测验指标分数增高。其中行为观察、声音形式、跟 尖步是三项最敏感的测验 (λ =0 .43 9,P <0 .0 0 1)。 【结论】 LD儿童可能存在听知觉、知觉辨别、视觉运动协调、精细运动等方面的神经心理缺陷。
- 蔡小梅朱冬生钟细霞
- 关键词:神经心理
- 对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家庭健康教育的意义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基于新的健康概念,探讨健康教育对重型地中海贫血(地贫)患儿家庭的作用。方法对64例重型地贫患儿的父母进行地贫认知情况问卷调查和心理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地贫知识的健康教育。结果重型地贫患儿的父母大部分缺乏本病的基本知识,存在广泛的心理问题。通过进行地贫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地贫患儿父母对地贫的认知水平提高,心理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认知水平,改善重型地贫血患儿家庭的生活质量。
- 黄焕馨蔡小梅赵东长
-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心理社会因素健康教育家庭健康教育地中海贫血患儿父母重型心理辅导
-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行为及家庭环境因素探讨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失调(SID)儿童行为及家庭环境特征。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庭环境量表(FES-CV)分别对63例感觉统合失调男童及38例正常男童进行评定。结果:SID男童在CBCL量表的交往不良、体诉、社交退缩、多动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在FES-CV量表中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组织性和娱乐性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 .01),而在家庭的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结论: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和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
- 钟细霞蔡小梅陈凤媚张桂辉张桂辉
- 关键词:感觉统合失调家庭环境儿童
-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观察感觉统合失调儿童中医辨证分型及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将400例儿童根据感觉统合能力评定量表分为观察组(感觉统合失调)与正常组(感觉统合正常)各200例,观察感觉统合失调的中医辨证分型,并采用幼儿生活环境调查表分析与感觉统合失调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以肝肾阴虚型最多,其次为脾虚肝旺型、心脾两虚型、肝火炽盛型、痰火内扰型。肝肾阴虚型、脾虚肝旺型分别与其他型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中母亲文化程度较低、怀孕时有先兆流产及分娩时选用剖腹产等相关因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中婴幼儿生长情况除坐以外,其余各项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失调的中医辨证分型以肝肾阴虚型最多,与母亲孕产情况、幼儿生长发育异常等相关因素密切相关,临床进行治疗和干预时应注意肝脾肾三脏阴阳失调对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
- 陈凤媚蔡小梅邓雪梅罗先琼李容汉张桂辉
- 关键词: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辨证分型中医药疗法
- 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的认知方式与行为特征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了解非言语型学习障碍(nonverbal learning disabilities,NLD)儿童认知方式与行为特征,探讨影响NLD发病的因素。【方法】对符合ICD-10和DSM-III筛查诊断标准31名NLD儿童、24名言语型学习障碍(verballearning disabilities,VLD)儿童和40名正常儿童,采用镶嵌图形测验(EFT)和棒框测验(RFT)测量认知方式,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测量行为问题。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NLD儿童的EFT的不同难度的三部分成绩和总成绩都比正常对照组儿童得分低(P<0.01),而VLD儿童仅总成绩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NLD儿童RFT的偏差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和VLD儿童(P<0.05),但VLD儿童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LD男童的社交能力和学校学习情况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VLD男童亦表现出同样的问题;NLD男童各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男童,在分裂样、抑郁、强迫性、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方面也比VLD男童得分高。【结论】NLD儿童认知方式以场依存性为主,其行为问题亦比正常儿童和VLD儿童突出。
- 王庆雄蔡小梅李秀红金宇静进
- 关键词:儿童
- 综合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NS)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32例采用中药内服、中药浸浴、中药药膳加用激素的综合疗法治疗 ,对照组 30例单纯采用激素治疗 ,观察 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3%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 2 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 <0 .0 1)。结论 综合疗法在改善NS症状、消除蛋白尿、提高血清白蛋白、消除水肿、改善血脂代谢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
- 黄时浩蔡小梅李红卫黄东宏李玉华晏继银赵东长
-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浸浴药膳综合疗法
- 早期教育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智能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6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照患儿有无接受早期教育分为早教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在纠正胎龄生后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使用儿心量表进行评分,结果以发育商(DQ)值表示,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DQ值差异。结果纠正胎龄生后6个月早教组和对照组的D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7)vs(86±9),P>0.05],而生后12个月和18个月早教组的DQ值显著高于对照组[(92±12)vs(90±8),P<0.05;(103±13)vs(94±8),P<0.05]。结论尽早、长期坚持早期教育能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智力商数。
- 罗立方罗先琼叶秀桢蔡小梅张桂辉
- 关键词:智力
- 75例婴幼儿对母亲的依恋性质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广东省婴幼儿对母亲的依恋性质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陌生情境测量法对 75名8-14个月婴幼儿的依恋性质进行测评 ,并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婴幼儿的一般情况和各种家庭因素资料。结果 :(1) 75名婴幼儿中 ,安全依恋型的为 65 3 %,不安全型占 3 4 6%,其中淡漠型为 17 3 %,缠人型为 13 3 %,混乱型为 4 0 %;(2 )影响因素有月龄、接近性、孩子与代养人的关系、意见一致性。结论 :广东省婴幼儿的依恋类型以安全型为主 ,他们的依恋类型安全与否 ,主要与孩子机体成熟水平、气质特点、孩子与代养人关系及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有关。
- 李秀红静进杨德胜蔡小梅陈学彬苏晓梅
- 关键词:儿童心理学依恋断面调查婴幼儿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