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亨建
- 作品数:73 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调式音级“隐形结构”论——与音级听觉心理相关的音级内在结构机理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每个调式音级都具有其各自的功能与色彩特征。这种特征,与各个调式音级潜在的“隐形结构”相关。这种调式音级的“隐形结构”隐而未现,却是支撑每个音级之特性的内在逻辑结构。从调式音级“隐形结构”的静态—动态特征及其“三度叠置”外显形式的新的观察角度着眼,可以揭示诸调式音级之各自特征的内在成因。调式音级“隐形结构”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与音乐欣赏、音乐理解密切相关的重要应用价值。
- 蒲亨建
- 关键词:隐形结构动态特征
- 中国“音阶”说三疑
- 1999年
- 一、音阶结构的名、实关系问题 无论中西,均将音程结构特征视为音阶辨异的基本依据: 西方自然大调音阶结构——两全一半三全一半(音);自然小调音阶结构——一全一半两全一半两全(音);如此等等。 中国“三种传统七声音阶”(下称“三音阶”)结构特征:新音阶的半音在三、四级和七、八级之间,古音阶的半音在四、五级和七、八级之间;清商音阶的半音在三、四级和六、七级之间 然而,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三音阶”的结构差异竟有名无实,从来就没有真正兑现过。 请注意,持“三音阶”说者无论怎样坚持其观点,面对实际,
- 蒲亨建
- 关键词:结构特征调式结构清商音阶同均三宫
- “同均三宫”理论的学术启示与立论正误再辨
- 2020年
- 对黄翔鹏先生的"同均三宫"理论,应从两个着眼点进行分析与评价。一是其为相关学术研究带来的新的启示;二是其本身立论的正误。关于其学术启示,迄今尚未得到相应的关注,需要给予应有高度的评价;关于其立论正误,迄今的相关讨论枝节繁复、歧义纷呈,多未抓住问题的实质。因此需要校正偏差,运用清晰的逻辑思维方法直逼问题的核心,以期得出准确无误的解答。
- 蒲亨建
- 关键词:同均三宫逻辑论证
- “音腔”揭秘——由《音腔论》到《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缘起被引量:12
- 2018年
- 《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是沈洽先生在《音腔论》基础上施以扩展的专著。在研究方法上,它由"规范研究"下降到"描写研究",实质上不是一种进步,而是一种退缩;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描写"由于缺乏切实有效的分析论证,实际上并未真正达到"研究"的层次;"音位"等概念,落实在测音分析等具体应用上,其相关阐释并不能支撑"音腔"是"一种体系""有机整体"的"结构"说;迥异于沈洽的"语言"说等外部成因观,本文基于音乐本体研究视角,对音腔的成因与性质作出全新解说。最后认为,沈先生对"音乐形态学研究思维"是一种"人文学科思维"的理解偏差,则是导致其相关研究始终停滞不前的一大思想障碍。
- 蒲亨建
- 关键词:音腔描写音乐形态学
- 中西音乐比较研究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5
- 2002年
- 蒲亨建
- 关键词:专业音乐教育旋律线西方古典劳动号子《二泉映月》
- “循声说”——音乐起源新论被引量:8
- 2007年
- 对音乐起源这一久悬未决课题重新展开研究,摆脱"忝列"一说的常规思路,认为以往诸说"功能的实用性或它义性"、"创造主体的平庸性"、"音响形式的常规性"、"音响发生的被动性"等"他律"论认识均有缺陷与疑点;从而另立带"自律"色彩的"循声"新说,并对之作出全新的论证。
- 蒲亨建
- 关键词:音乐起源本体特征环境因素动力因素
- 音乐科学研究中的思想实验——以音乐形态学研究中的四个重大发现为例
- 2022年
- 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大进展,往往是超越已有经验的、富于想象力的“思想实验”的结果。特别是在已经达到一定的研究深度,欲获得新的进展愈加困难的情况下,突破已有认识方法的认识局限,“在头脑中设计和构造出一套纯粹的、理想化的仪器设备和研究对象,并对它进行纯粹的理想化的实验操作和控制,……通过对这种理想化对象的感知和描述,发现和获取科学事实与自然规律的思维活动”^([1])的“思想实验”,是寻得新的突破口、开辟新的研究视界的重要途径。以音乐形态学研究中的四个重大发现为例,解读其独具的“思想实验”方法在音乐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价值与特殊意义。
- 蒲亨建
- 关键词:音乐形态学
- 穿越概念纠葛、直面事像本质——读《澄清对当代国际学术理念的某些误解》之后被引量:1
- 2006年
- 学术研究中的尚虚或务质,重名或重实的问题,即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再动听的理论,亦应能付诸实践或为实践所证明。对外来理论方法,借鉴是必要的,但不应是凌空高悬而不结合实际问题的,更不能以外来为高贬低中国研究理论和实践。在对一些舶来的观念、术语的理解与表述上,亦不可顶礼膜拜、盲目追随,或将本不难理解的问题刻意新奇化、复杂化,反为理论与实践的顺利发展造成人为障碍。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繁复名目所囿,从中摸索规律、透视本质。
- 蒲亨建
- 关键词:音乐人类学音乐文化学音乐形态学
- 乐学与律学中“数理”关联的几个问题
- 2010年
- 乐学与律学研究均具有数理逻辑特征,两者的数理特征在精确度上有所区别,这种差别是相对的;而且,乐学所能体现的数理特征,有时在律学中不能显现。
- 蒲亨建
- 关键词:乐学律学
- 刘正维“我国民族音乐发展‘三起三伏’”论述评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对刘正维先生的"我国民族音乐发展‘三起三伏’"论进行述评,认为,该论瑕瑜互见,既有其独特新颖的见地,并不乏丰富实践的例证,但其历史分期的具体划分尚有值得商榷之处,描述中尚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 蒲亨建
- 关键词:民族音乐历史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