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槿

作品数:6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小麦
  • 5篇基因
  • 3篇转基因
  • 3篇转基因小麦
  • 3篇花叶
  • 3篇花叶病
  • 3篇花叶病毒
  • 3篇黄花叶病
  • 3篇黄花叶病毒
  • 2篇小麦黄花叶病
  • 2篇小麦黄花叶病...
  • 2篇基因枪
  • 1篇蛋白
  • 1篇蔗糖
  • 1篇枪法
  • 1篇外壳蛋白
  • 1篇外壳蛋白基因
  • 1篇小麦黄色花叶...
  • 1篇小麦基因
  • 1篇麻黄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江苏里下河地...

作者

  • 6篇董槿
  • 4篇韩成贵
  • 4篇于嘉林
  • 3篇翟亚锋
  • 3篇何震天
  • 3篇邓新
  • 3篇陈秀兰
  • 2篇王锦荣
  • 2篇李大伟
  • 2篇张宗英
  • 2篇安家爽
  • 1篇张永亮
  • 1篇李健强
  • 1篇苏谦
  • 1篇韩月澎
  • 1篇王献兵
  • 1篇邬文锦
  • 1篇刘伟华
  • 1篇朱春雨
  • 1篇刘仪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3
  • 3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黄花叶病毒P2蛋白及其基因在培育抗黄花叶病小麦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黄花叶病毒P2蛋白及其基因在培育抗黄花叶病小麦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如下1)-3)中任一种物质在调控植物抗病性中的应用:1)蛋白P2;2)编码蛋白P2的DNA分子;3)含有编码蛋白P2的DNA分子的重组载体、...
于嘉林陈秀兰何震天韩成贵李大伟张宗英董槿安家爽邓新孙倩张容王建华王锦荣张永亮王颖王献兵
文献传递
抗小麦黄花叶病毒转基因小麦的研究
利用WYMV RNA1、RNA2 cDNA克隆,扩增出外壳蛋白基因和可能与真菌传毒有关的72kDa蛋白基因,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Actl.cas,构建成含外壳蛋白基因或72kDa蛋白基因的两个植物表达载体.外壳蛋白基因与位...
董槿
关键词:转基因小麦基因枪小麦黄色花叶病毒
文献传递
抗小麦黄花叶病毒转基因小麦的获得及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被引量:25
2002年
利用Act1启动子和除草剂选择标记bar基因,构建了含有小麦黄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并采用基因枪法导入小麦品系.经PCR和PCR-RFLP对转基因小麦T0代及T1代进行检测后,对阳性植株的后代株系(T2代)进行田间抗病性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可以在后代中遗传,并且其中一个转基因株系的后代(P8-T2)对小麦黄花叶病毒呈现高度抗性.经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发现,抗病转基因小麦体内外壳蛋白基因在病毒感染后的表达水平出现明显下降,认为所获得转基因小麦的抗性是由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引起的.
董槿韩成贵张凌娣刘伟华翟亚锋于嘉林肖悦岩刘仪何震天陈秀兰韩月澎王锦荣
关键词:病毒诱导小麦黄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转基因小麦基因沉默抗病机制
麻黄根腐病病原物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19
2003年
20 0 1年从宁夏麻黄基地采集麻黄根腐病病株样品 10份 ,按照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了病原物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及菌株鉴定。结果表明 ,发病部位分离物中主要优势菌群为镰孢属 (Fusariumspp .)。分离物经致病性测定和复合接种试验发现 ,微胶镰孢Fusariumsubglutinans致病性最强 ,接种后发病株率达 6 0 %以上 ,尖孢镰孢F .oxysporum、半裸镰孢F .semitectum、茄镰孢蓝色变种F .solanivar.coeruleum和茄镰孢F .solani致病性弱 ,接种发病率为 10 %~ 2 0 % ,它们和微胶镰孢混合接种后的发病率均高于单独接种的发病率 ,其中微胶镰孢与含尖孢镰孢或半裸镰孢的组合接种发病率高于不含这 2种镰孢的组合。病株上获得的其它分离物均无致病性。证实麻黄根腐病是以微胶镰孢为主要病原 ,并由尖孢镰孢。
朱春雨刘西莉董槿周立刚李健强张永清何保银陈耀文张煜明
关键词:麻黄根腐病病原物接种
蔗糖在小麦基因枪法转化体系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2年
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并利用该载体与含有选择压力基因的载体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进行共转化。比较分析了高渗透压处理阶段使用0.4 mol/L的蔗糖(合12%)代替甘露醇及恢复培养阶段使用过渡浓度的蔗糖(6%,介于高渗透压培养基中蔗糖的浓度12%和分化培养基中蔗糖的浓度3%之间)对分化率和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基因枪轰击法叶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进行转化的体系中,以蔗糖代替甘露醇进行高渗透压处理,进而使用含有较高浓度蔗糖的培养基进行恢复培养的方法简便有效,可以促进分化能力提高,转化效率可达2.1%。
董槿张凌锑翟亚锋邓新韩成贵于嘉林
关键词:蔗糖小麦基因枪法基因转化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和近红外光谱的转基因小麦快速鉴别方法被引量:19
2010年
提出了一种采用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转基因小麦种子的方法,对不同品种的9个转基因小麦样品种子分别建立了鉴别模型。对9个小麦样品共225个样本,通过近红外光谱仪扫描获得从4000-12000cm^-1波段范围的光谱数据。为了消除噪声,对原始数据先进行了归一化预处理;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得到能反映小麦种子97.28%光谱信息的前10个主成分,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最后利用仿生模式识别(biomimetic pattern recognition,BPR)方法建立小麦品种的鉴别模型。对于每个样品中的25个样本,随机挑选15个样本作为训练样本,其余10个样本作为第一测试集,其他品种共200个样本作为第二测试集。在对第二测试集平均正确拒识率达到96.7%的情况下,对第一测试集中的样本取得了95.6%的平均正确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鉴别准确度,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转基因小麦种子鉴别方法。
翟亚锋苏谦邬文锦何震天张宗英安家爽董槿邓新韩成贵于嘉林李大伟陈秀兰安冬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仿生模式识别转基因小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