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丽敏

作品数:46 被引量:23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0篇文学
  • 14篇女性
  • 7篇性文学
  • 7篇女性文学
  • 6篇性别
  • 6篇文学研究
  • 5篇代文
  • 5篇当代文学
  • 5篇性别政治
  • 5篇政治
  • 5篇知识
  • 4篇学史
  • 4篇主义
  • 4篇文化
  • 4篇文学史
  • 3篇叙事
  • 3篇知识生产
  • 3篇中国女性
  • 3篇中国女性文学
  • 3篇女性文学史

机构

  • 43篇上海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43篇董丽敏
  • 1篇徐志伟
  • 1篇周敏

传媒

  • 8篇社会科学
  • 5篇文艺争鸣
  • 4篇南开学报(哲...
  • 3篇妇女研究论丛
  • 3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开放时代
  • 2篇文学评论
  • 2篇上海大学学报...
  • 2篇粤海风
  • 1篇南方文坛
  • 1篇新华文摘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新闻记者
  • 1篇学术月刊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艺术广角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艺术评论
  • 1篇中国文学批评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劳动”:妇女解放及其限度——以赵树理小说为个案的考察被引量:23
2010年
作为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内容,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一直被视为是中国"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社会劳动到底给妇女的生活方式、婚姻家庭观念和自我/社会指认带来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否指向了"解放";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的形态、实质和意义是否会发生改变……论文以赵树理的小说《传家宝》、《孟祥英翻身》、《三里湾》、《锻炼锻炼》等为主要考察对象,采用文本细读与实证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来梳理"妇女"和"劳动"之间绞合、疏离甚至分裂的多种情形,讨论由此显现的革命/社会主义遗产的多种面向。
董丽敏
关键词:妇女解放
文学研究的性别视野与媒介维度——董丽敏访谈录被引量:1
2011年
徐志伟:你近年来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文化研究、传播媒介与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两个领域,能否谈谈你对这两个领域的学术兴趣是如何形成的?
董丽敏徐志伟
关键词:文学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访谈录维度中国女性文学
另类写作:废墟上的风景
2000年
90年代以来,"另类写作"一直被当作一个具有前卫或先锋意义的行为而受到文学界的重视。它常常被用来描述一批年轻而又风头十足的青年作家:韩东、朱文、述平、东西、陈染、林白……近来更是频繁地出现在更为年轻的70年代出生的小说家的身上:卫慧、棉棉、金仁顺、朱文颖、丁天、吴晨骏……"另类写作"仿佛是一道分水岭,一处刻意而为的"断裂",将这些年轻的作家轻而易举地从文学传统中、从主流社会中划分开来。它更像是一个标签,一个可以四处炫耀的"红字"。
董丽敏
关键词:另类写作文学传统写作立场男性作家主流社会废墟
危机语境中的知识、媒介与文化转型——对晚清中国知识生产的一种考察被引量:3
2013年
晚清中国遭遇的帝国主义殖民危机促使知识者和知识生产发生了一系列反应与变革。科举制度覆没,意味着以其为中心的传统知识生产体系已经丧失了组织和整合既有知识,进而介入社会历史进程的合法性;作为传统精英文化主要载体的"古籍"在中学衰微、西学崛起的情境中,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尴尬;翻译的异军突起,带来了新的知识生产的可能性,同时又带来宗主国文化单向度输入的问题。在此格局中,印刷出版充分发挥了作为知识生产中枢的功能,有力地推动了知识、文化与社会之间回应性关系的重建。
董丽敏周敏
关键词:知识生产媒介
知识/劳动、青年与性别政治——重读《人生》被引量:9
2014年
路遥的《人生》以青年人的自我奋斗悲剧及其爱情生活的内在矛盾为主体,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一系列变迁:公领域的溃败与私领域的利益化,知识逻辑取代劳动乌托邦再度重返历史舞台,阶层固化导致青年人遭遇向上流动的天花板,性别政治参与了阶层分化的历史逻辑合法性的建构……在书写这一历史变迁的过程中,路遥复原了两个三十年的巨大转折在公领域和私领域同时给青年一代带来的挑战,并且探索了一种有限的现实主义。
董丽敏
关键词:知识劳动青年性别政治
误解:在认同与悖离之间——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书写策略研究
1999年
董丽敏
关键词:女性小说女性世界普遍主义家庭角色
“政治化”性别:走向“公民社会”?——以“后社会主义”中国为场域的考察被引量:2
2016年
'女性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的崛起,在今天看来,值得反思:一方面,'女性主义'话语在学院内的兴起,尽管经历了'女性意识'、'女性主体'、'社会性别'等一系列关键词的演变过程,但其核心要义始终指向了新自由主义所需要的原子化'个人'的建构,而在强调去'阶级政治'化的意义上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学说分道扬镳;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层面的妇女实践,面对市场经济体制、单位制解体以及全球资本主义的盛行,选择了NGO化的'社会组织'作为维权的基本抓手,这一选择因为与市场经济体制高度匹配而非构成对后者的反抗,最终与全球资本主义扩张所希冀的'公民社会'形成了事实上的共谋。因而,中国的妇女研究亟待与本土传统重新建立关联,探索可以直抵不平等的性别秩序得以产生的政治经济根源的充分'政治化'的性别话语,才能焕发出应有的能量。
董丽敏
关键词:性别后社会主义公民社会
技术、性别与乡村秩序的重构——以《天狗》为中心的考察
2012年
在贾平凹多姿多彩的创作生涯中,发表于1985年的小说《天狗》(《长城》第2期)似乎并不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作品。然而,当我们今天以"倒放电影"的方式去回溯贾平凹漫长的创作历程,再去讨论《天狗》的位置的时候,却会发现,这部作品某种程度上,
董丽敏
关键词:《天狗》乡村秩序性别创作生涯
当代文学生产中的《兄弟》被引量:18
2007年
当代文学与以出版为核心的文学生产机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990年代以后,中国文学的生产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余华的《兄弟》,相当程度上印证了以出版为核心的文学生产机制的变化对文学产生的影响。包括出版政策、编辑、作家、读者、媒介、批评家等因素在内的当代文学生产机制,为制造文学畅销书,吸纳/调和/消解了各种文化势力之间的冲突。《兄弟》无论在主题、人物,还是结构、叙事等美学追求上,都自觉地回应了当代文学生产机制转变的要求,使其无法被简单地纳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批评格局。
董丽敏
关键词:文学生产《兄弟》出版政策当代文学文学畅销书
现代性建构:被忽视的途径——重识文学研究会与鸳鸯蝴蝶派的论争被引量:3
2003年
文学研究会与鸳鸯蝴蝶派之间的论争自始至终都不是处在同一个知识背景或理论层面上,文学研究会之所以积极参与这场论争,其实更多是为了完成社团内部的理论整合,初步确立自己的现代性立场。
董丽敏
关键词:文学研究会鸳鸯蝴蝶派论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