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先兵
- 作品数:58 被引量:207H指数:10
- 供职机构: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感染季节2次化疗控制人畜血吸虫感染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09年
- 荆州区和江陵县2008年在感染季节实施2次人畜药物化疗及查灭钉螺措施后,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降至1.45%和2.73%,耕牛感染率分别降至3.30%和3.01%;钉螺感染率分别比2007年下降了28.96%和16.62%。2008年考核评估与2007年预评估比较,现场查病抽查人群血吸虫平均感染率由2007年的2.87%降至1.26%,耕牛感染率由2007年的4.42%降至1.80%。血吸虫感染季节2次化疗可显著降低人畜血吸虫的感染。
- 何亮才王加松彭又新荣先兵彭孝武付正银赵耀升董娟袁梅枝
- 关键词:血吸虫病化疗耕牛
- 荆州市感染性钉螺环境分布调查及处置被引量:8
- 2012年
- 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进行查螺,对粪检阳性病人可能的感染地点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荆州市2004-2010年有1721处感染性螺点,其中94.1%的感染性螺点与最近居民点距离为500m,97%的粪检阳性病人自认的感染地点与最近居民点距离为400m。采用问卷法调查粪检阳性病人有助于快速确定感染性钉螺环境。
- 彭孝武李华忠王加松荣先兵何亮才张华明刘雄
- 关键词:钉螺感染性钉螺湖沼型地区
- 荆州市湖沼地区感染性钉螺成因及血吸虫病传染源调查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探讨荆州市湖沼地区无牛村和有牛村血吸虫病传染源与感染性钉螺形成的原因,为制定湖沼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湖北省公安县和监利县无牛村和有牛村有螺环境,对螺情、人畜病情、野生动物保虫宿主(鼠)感染情况、野粪污染情况等开展调查;对无牛村采用哨鼠法测定水体血吸虫感染性。采用秩相关分析对感染性钉螺与阳性野粪密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无牛村4处环境未发现阳性野粪,哨鼠疫水测定未发现感染性;有牛村12处感染性螺点累计收集野粪374份,野粪平均密度为0.02~0.29份/100m2,阳性野粪平均密度为0~0.01份/100m2,感染性钉螺密度为0.001~0.040只/0.1m2,感染性钉螺与阳性野粪的分布地点一致,其密度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rs=0.1235,P>0.05)。公安县和监利县垸内有牛村人群平均感染率分别为2.87%和1.37%,公安县垸外人群平均感染率为1.23%,未发现病牛。野鼠调查未发现血吸虫感染。结论耕牛和病人是当地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野鼠成为主要传染源的可能性较小;有牛村耕牛仍为荆州市湖沼地区感染性钉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 何亮才王加松荣先兵贺正文廖昌军黄文军万东方袁梅枝彭孝武赵耀升
- 关键词:血吸虫病感染性钉螺传染源湖沼地区
- 晚期血吸虫患者生命质量评价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湖北省某市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患者接受救治后的生命质量,为制定和完善晚血救治相关政策、提高晚血患者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定量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晚血患者生命质量方面的资料。结果接受救治后,晚血患者生命质量平均得分为0.743,其对自身的活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及焦虑沮丧的评价较好,满意率分别为69.1%、60.0%、60.0%、63.6%,而对疼痛和不适的评价较差,满意率仅为36.4%。结论接受救治后,晚血患者的生产、生活环境有所改观,生命质量有所改善,建议应为晚血患者提供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帮助,全面提高晚血患者的生命质量。
- 丁雪王芳荣先兵何亮才袁梅枝赵耀升贺世豪
- 关键词:生命质量
- 一例婴儿急性血吸虫病报告
- 2007年
- 荣先兵彭晖刘玲玲
- 关键词:急性血吸虫病婴儿不明原因发热入院情况医院住院高体温
- 荆州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流动现状调查
- 目的:查清血吸虫病疫区流动人口的流动规模、时间、去向、血吸虫感染水平及血防健康教育程度,为流动人口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在长江以南的公安县、长江以北的监利县各随机选择3个流行村,设计统一调查表,由县、乡...
- 荣先兵贺正文杨志祥鄢江涛黄文军王加松
- 关键词:血吸虫病流动人口健康教育
- 文献传递
- 改良压碎逸蚴法接种环取样检测感染性钉螺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评价改良压碎逸蚴法接种环取样检测感染性钉螺的效果。方法按照双盲实验原则,对批量钉螺分别采用逸蚴法、压碎法和改良压碎逸蚴法检测感染性钉螺,比较3种方法漏检率和检测效率,改良压碎逸蚴法采用接种环取样,对样本表层水样中的尾蚴定性与定量。结果检测样本186份(每份100只钉螺)。改良压碎逸蚴法、逸蚴法和压碎法分别检出阳性样本32、30份和32份;逸蚴法漏检率为6.25%,压碎法和改良压碎逸蚴法无漏检;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率分别为13.02只/min、12.95只/min和1.58只/min,改良压碎逸蚴法和逸蚴法检测效率分别是压碎法的8.24倍和8.20倍;改良压碎逸蚴法接种环取样,250 ml水样中尾蚴数≥60条时检出率为100%。结论改良压碎逸蚴法适宜疫区批量检测感染性钉螺及感染性钉螺环境(段),简便、准确、高效。
- 王加松何亮才付正银袁梅枝赵耀升荣先兵彭孝武王璐朱少良贺正文廖昌军李华忠
- 关键词:感染性钉螺尾蚴
- 湖沼型血吸虫病疫区牛传染源管理现况调查被引量:7
- 2010年
- 何亮才王加松赵耀升荣先兵袁梅枝贺正文廖昌军付正银彭孝武
-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区传染源管理湖沼型养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
- 荆州市2008-2012年血吸虫病防治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评估2008-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血吸虫病防治效果,分析2013年达到传播控制目标的难点与采取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2012年荆州市9个县(市、区)血吸虫病疫情年报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全市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15%和0.44%,分别比2008年下降65.77%和84.56%;以行政村为单位,人、畜血吸虫感染率≥1%的村数分别为316个、47个,占总流行村个数比例分别由2008年76.57%、70.54%降至2012年16.84%、2.50%。未发生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5年来未发生血吸虫病突发疫情。2012年秋季未查出阳性钉螺。结论 2008年以来,湖北省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明显下降,但各项疫情指标离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尚有差距,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为2013年全市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考核作好全面准备。
- 袁梅枝王加松何亮才荣先兵彭孝武田克卿
- 关键词:血吸虫病
- 湖沼地区垸内钉螺控制对策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索湖沼地区钉螺控制对策。方法采取传统防治与环境改造并举的技术措施,把工程灭螺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水产养殖等综合治理相结合。结果措施实施后荆南四河和四湖流域水系试点钉螺面积平均下降了59.50%和72.40%,活螺平均密度下降了88.80%和83.40%,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平均下降至0.72%和1.22%,下降了90.00%以上,耕牛感染率平均下降至2.78%和1.68%,钉螺面积每降1hm2费用平均为10.95万元和10.87万元。结论传统防治与环境改造并举,工程灭螺与生态环境改造相结合,可以有效控制钉螺,适合在血吸虫病疫区推广应用。
- 何亮才王加松荣先兵彭孝武董娟付正银赵耀升袁梅枝胡国才
-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湖沼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