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臧知非

作品数:102 被引量:551H指数:1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9篇历史地理
  • 17篇经济管理
  • 7篇哲学宗教
  • 6篇社会学
  • 5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0篇秦汉
  • 9篇张家山汉简
  • 9篇政治
  • 8篇授田
  • 8篇农民
  • 8篇汉代
  • 8篇汉简
  • 7篇授田制
  • 7篇律令
  • 7篇二年律令
  • 6篇战国
  • 6篇史学
  • 6篇西汉
  • 6篇简牍
  • 6篇《二年律令》
  • 5篇征收
  • 5篇社会结构
  • 5篇田税
  • 5篇农民问题
  • 4篇行政

机构

  • 97篇苏州大学
  • 2篇包头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徐州师范学院

作者

  • 99篇臧知非
  • 1篇周国林
  • 1篇刘志伟
  • 1篇李华瑞
  • 1篇霍耀宗
  • 1篇高海云
  • 1篇王婷婷

传媒

  • 16篇史学月刊
  • 8篇人文杂志
  • 7篇史学集刊
  • 6篇中国史研究动...
  • 5篇秦汉研究
  • 4篇文史哲
  • 4篇苏州大学学报...
  • 4篇山东大学学报...
  • 3篇湖湘论坛
  • 3篇中国史研究
  • 3篇史林
  • 3篇南都学坛
  • 2篇历史研究
  • 2篇江海学刊
  • 2篇中国农史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徐州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人民论坛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汉田税“以顷计征”的史实及其他——再答李恒全同志被引量:1
2009年
学术商榷应完整把握对方的论述体系和依据,要系统、全面分析相关资料,不能割裂他人观点,不能片面解读史料。李恒全同志认为西汉不存在授田制,把刘邦"复故爵田宅"令和《二年律令.户律》理解为对复员军人的赐田,是对史料的典型误读,其结论是错误的,不足以否定西汉田税"以顷计征"说。江陵凤凰山木牍反映的是田税征收的实际情况,不能用以否定"以顷计征"的法律规定。张家山汉简《算数书》只能间接、抽象地在数学意义上反映战国后期土地和田税的计算情况,不能作为否定西汉田税"以顷计征"的"铁证"。
臧知非
王彦辉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与汉代社会研究》读后
2011年
秦汉史研究的三次高峰都缘于新资料的发现:第一个高峰是居延汉简,第二个高峰是云梦秦简,目前正在高歌猛进的第三个高峰则是因为张家山汉简、长沙走马楼吴简、里耶秦简的问世,其中里耶秦简还在整理中,走马楼吴简主要是吴国初年的历史档案。
臧知非
关键词:《二年律令》张家山汉简社会研究秦汉史研究里耶秦简
周瑜研究二题
2014年
历史人物研究不能矫枉过正,赤壁之战的胜利是孙刘联军并肩作战的结果,不能夸大周瑜的作用而忽视刘备军事实力。古代政区变化甚大,文献记载极为简略,古人注释多受时代限制,忽略空间的变迁,今人不能就文字论文字,必须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层面辩证分析,对周瑜故里的认定亦然。
臧知非
关键词:赤壁之战
战国西汉“提封田”补正被引量:3
2013年
传世文献和简牍资料都说明"提封"非"都凡"的"一声之转",不是"通共"、"总共"之意,而是设定疆界;"提封田"是战国西汉实行的"田亩制度"——设定封疆、计算亩积以制土分民的方法,同时计算出应该征收的田税(租)数量。此系井田制之下"方里而井"计算方式的发展。汉儒知晓井田与"提封田"的关系,并从经学角度揭示了二者的内在关联。从"提封田"入手是理解井田制的新发现,反映了战国秦汉土地关系的历史变迁,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战国秦汉社会结构变迁的历史基础。
臧知非
关键词:井田简牍
战国秦汉赵地学术特征探微
2015年
司马迁和班固曾就民众行为特点对战国秦汉时期赵地的文化特点做出概括,这仅仅是赵地文化的一个层面。从学术史的角度,从学术生成的地域性特征考察赵地文化则可以获得新的认识。荀子之学、吕不韦的思想、董仲舒之学均植根于赵地或者与赵地有着直接的关联,"综合"是其共同的学术特征,从一个侧面说明"综合"是赵文化的历史属性。
臧知非
关键词:学术史荀学
汉代“户赋”性质、生成与演变——“户赋”源于田税说被引量:3
2019年
将“户赋”置于当时的赋役体系之中,从“生成”的层面探讨其由来和性质,“户”的等级性和“户赋”标准统一性的矛盾说明秦和西汉初期之“户赋”既非按“户”征收刍稾税和算赋的统称,亦非与田税、人口税并行的独立税种,而是田税的一部分,是授田制下之按“户”而“赋”“顷刍稾”的特指,其原始税基是“田”而非“户”,是文献习见的刍稾税的历史形态。
臧知非
关键词:田税
从《吏民田家莂》看汉代田税的征收方式被引量:7
2002年
简牍表明,孙吴把国有土地按质量分为“熟田”、“旱田”两类租给农民,征收不同标准的田租,其“熟田”、“旱田”的数额是人为地“定”出来的而非依据土地质量的自然状况而统计出来的数量;东汉自章帝以后把土地“差为三品”而税之,吴简的问世,间接地证明了东汉土地分为三等之后是分别征以不同数额的田税;孙吴的“熟田”、“旱田”之分是东汉田分三等的发展,尽管租、税性质不同,但方式一致。
臧知非
秦汉农民问题的全景考察——孟祥才先生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述略
2021年
就学术成果而言,农民战争史研究虽然是孟先生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占主导地位,而从学术史的角度看,孟先生的农民战争史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古代社会史、经济史、思想史还是农民战争史研究来说,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节点。因为孟先生的农民战争史研究是建立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民战争史研究的理论、方法、成果系统思考基础之上的,是为了全面系统把握古代社会农民命运,是为了把握古代社会发展规律,而不仅仅是为了厘清某些事实、做出新的评价,是农民战争研究新高度的标志,也是农民问题研究新进展的标志,与孟先生的思想史、经济史、制度史等研究,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无论是就农民战争史研究还是就一般意义上的学术史研究,都应该予以系统的总结。本文即从农民战争的层面,对孟先生的研究特点粗浅地体会。这要从农民战争研究的缘起说起。
臧知非
关键词:农民战争史学术史研究农民命运秦汉
“王杖诏书”与汉代养老制度被引量:44
2002年
汉代养老制度确立于汉文帝,以后迭有变更;武威新简所载成帝令把汉代养老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宣帝本始二年实行的赐王杖制度和养老制度有相通之处,但并不同一。养老制度是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的义务赡养,而王杖仅赐予里父老、县、乡三老这一特殊群体,是对他们沟通社情民意、维护国家统治的酬谢。养老与王杖制度并行,目的都是建立和维护儒家的伦理系统以稳定社会秩序。
臧知非
关键词:养老伦理观念社会秩序
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被引量:29
1994年
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臧知非苏州大学历史系什伍乡里制度,是我国古代国家的基层政权组织,渊源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系统研究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有助于认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结构变动的本质。本文拟从社会结构变动的角度,对先秦时代的什伍乡里...
臧知非
关键词:乡里制度《周礼》宗族地方行政包山楚简基层政权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