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辉 作品数:14 被引量:95 H指数:6 供职机构: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腹腔镜与结肠镜联合诊治大肠病变的应用 被引量:4 2011年 随着结肠镜检查的普及以及结肠镜单人操作手法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结肠病变被发现,其中大部分病变能直接在结肠镜下得以诊治[1-3]。但由于各地区内镜室水平存在高低以及受内镜治疗器械的限制,一些高技术、高难度的内镜下治疗仅能在少数大医院开展,比如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在很多基层医院,一些肠道病变的诊断、治疗仍需要通过剖腹手术完成。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及腔镜科对部分无法行结肠镜下诊治的大肠病变行腹腔镜与结肠镜联合诊治。 胡辉 荆绪斌 严江 蔡先彬关键词:黏膜下层 病理结果 大肠病变 联合诊治 结肠病变 活性氧在顺铂诱导食管癌细胞EC-109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2006年 背景与目的: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是体内氧化代谢产物,是重要的信号分子,在细胞凋亡过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本研究旨在探讨活性氧在顺铂(cisplatin,DDP)诱导食管癌细胞EC-109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DDP(0、1、5、10、15μg/ml)处理EC-109细胞,应用MTT法检测DDP对EC-10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Δψm)和细胞亚二倍体凋亡峰变化情况;并观察加入抗氧化剂-过氧化氢酶(CAT)后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DDP可明显抑制EC-109细胞增殖;0、1、5、10、15μg/ml的DDP作用于EC-109细胞2h后,细胞内活性氧分别为(3.3±1.0)%、(21.6±2.0)%、(32.6±3.2)%、(44.7±2.2)%、(53.1±3.6)%,12h后Δψm分别为(97.2±1.9)%、(90.6±1.9)%、(85.5±1.4)%、(67.8±2.0)%、(62.4±3.0)%,24h后可见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4±1.2)%、(16.2±2.3)%、(28.1±1.5)%、(33.2±3.9)%、(45.5±3.8)%;CAT能明显抑制DDP诱导的EC-109细胞凋亡。结论:DDP能够通过刺激EC-109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损伤线粒体,使其膜电位下降,引起EC-109细胞凋亡。 蔡先彬 荆绪斌 胡辉 陈素钻 李映华关键词:活性氧 线粒体膜电位 凋亡 食管肿瘤 顺铂 血液病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细菌污染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菌群污染特点,为针对性地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135例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化疗的血液病患者拔针后其针尖行细菌培养。结果135例中,21例(15.56%)细菌污染,且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留置时间越长、白细胞计数越低,其感染率越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病浅静脉留置针化疗患者应加强置管护理,留置针置管时间以患者白细胞计数而定。 王仕莲 蚁静君 应文娟 张惠敏 蔡先彬 荆绪斌 胡辉关键词:血液病 静脉化疗 浅静脉留置针 医院感染 汉防己甲素抑制肝癌细胞增生的作用 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TD)对肝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了TTD对肝癌细胞增生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法观察了TTD对肝癌细胞内活性氧的影响;采用琼脂凝胶电泳法观察了DNA片断化的梯形条带。结果:10 and 20μmol/L TTD作用于肝癌细胞系24,48,72h后其增生率分别为90.1±1.0% and 77.5±2.0%,70.2±2.9% and 56.6±1.6%,61.6±2.0% and 47.2±1.9%(F=40.025,P<0.001);0、10和20μmol/L TTD作用于肝癌细胞系2h后O_2^-为35%、36.6%、63.2%;H_2O_2为24.5%、40.5%、84.6%。48h后20μmol/L TTD组肝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表现。结论:TTD能够通过诱导肝癌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而引起细胞凋亡,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荆绪斌 李涛 杨绮华 郭光华 胡辉 陈素钻关键词:汉防己甲素 细胞增生 细胞内活性氧 中医药治疗 姜黄素氧化损伤线粒体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80μmol/L姜黄素作用于肝癌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过氧化氢(H2O2)、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亚二倍体凋亡峰情况;比较姜黄素组和预处理组(姜黄素联合过氧化氢酶)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亚二倍体凋亡峰变化情况。结果 80μmol/L姜黄素作用于肝癌细胞1、2、3h后检测H2O2分别为(13.49±3.23)%、(52.43±6.04)%、(48.21±7.18)%,以2h时间点最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在6、12h分别为(59.68±4.47)%、(29.83±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亚二倍体凋亡峰在24、48h分别为(26.53±4.28)%、(39.50±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氧化氢酶均能抑制上述2项指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作用肝癌细胞后产生H2O2,H2O2损伤细胞线粒体,呈时间依赖性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胡辉 荆绪斌 蔡先彬 王钦加关键词:姜黄素 过氧化氢 线粒体膜电位 静脉留置针拔管后针眼局部止血时间延长原因分析 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对比静脉留置针头和普通头皮针头拔针后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避免留置针头拔针后出现针眼局部出血现象。方法:将270例浅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5例,A组采用普通头皮针头静脉输液,B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头输液,观察两组拔针后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结果:拔针后A组病例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135例中有102例<3min,占多数,超过5min只有1例,而B组病例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135例病人中只有34例<3min,超过5min却有16例,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用浅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时,拔针后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应延长,一般不少于8min,避免由于局部按压时间不足而引起针眼出血现象。 王仕莲 蚁静君 应文娟 张惠敏 蔡先彬 荆绪斌 胡辉关键词:浅静脉留置针 止血时间 三种穿刺法在早期使用动静脉内瘘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早期使用的最佳穿刺方法。方法将150例早期使用内瘘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常规穿刺组用常规穿刺法,不扎止血带组穿刺中不扎止血带,其它步骤同常规穿刺组,肢体垂吊穿刺组穿刺前先让肢体垂吊1 ̄3min,见内瘘充盈后不扎止血带,再持针穿刺。结果,3种穿刺方法成功率分别为96%、76%、96%,常规穿刺组和肢体垂吊穿刺组成功率高(P<0.05),但肢体垂吊穿刺组未见并发症。结论肢体垂吊穿刺法优于常规穿刺法和不扎止血带穿刺法,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王仕莲 陈素钻 胡辉 郑文玲关键词:动静脉内瘘 穿刺法 急性胰腺炎诊治进展 被引量:7 2003年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而发生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 ,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严重者诊治复杂。本文就急性胰腺炎近几年在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荆绪斌 陈素钻 胡辉 郭光华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增强CT扫描 顺铂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对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线粒体膜电位在顺铂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顺铂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曲线;将胃癌SGC7901细胞分成对照组及10μg/ml顺铂组处理,用流式细胞仪(FCS)分别检测线粒体膜电位(Δψm)和分析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顺铂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在24h后可见细胞大部分受阻于G1期,且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峰;在10h后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结论顺铂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途径可能是通过使线粒体膜通透性的改变,膜电位的下降来而实现的。 蔡先彬 胡辉 王钦加 荆绪斌关键词:线粒体膜电位 凋亡 胃癌 顺铂 乙醇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低浓度乙醇对肝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噻唑蓝比色法观察乙醇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流式细胞仪法观察乙醇对肝癌细胞内活性氧的影响 ;采用琼脂凝胶电泳法观察DNA片断化条带。结果 低浓度乙醇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 ;乙醇作用于细胞后 2h内引起活性氧产生 ,2 4h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表现。结论 乙醇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引起细胞凋亡 ,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荆绪斌 李涛 胡辉 曾庆馀关键词:乙醇 肝癌 细胞凋亡 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