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开莲
作品数:
3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更多>>
合作作者
许劲松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唐敏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3篇
文学
主题
1篇
新诗
1篇
诗法
1篇
诗学
1篇
诗学特征
1篇
禅学
1篇
文学
1篇
文学传统
1篇
五四新诗
1篇
明晰
1篇
混沌
1篇
江西派
1篇
江西诗学
机构
3篇
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3篇
肖开莲
1篇
唐敏
1篇
许劲松
传媒
1篇
温州师范学院...
1篇
乐山师范学院...
年份
2篇
2007
1篇
2006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诗法禅化:超越之路——江西派诗学特征刍议
2007年
唐文学的标志性存在是诗,宋文学的标志性存在是词,宋诗则处于二者的夹缝之中艰难发展。如何超越唐诗?如何开启后宋时代的诗以期确立宋诗在诗史中的地位?江西派诗学清楚地表达了这种超越的意图与路途。本文试图从诗法与禅学两个维度对此以初步探究。
肖开莲
许劲松
关键词:
江西诗学
诗法
禅学
从混沌到明晰——论“五四”至三十年代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基本框架的形成
2006年
“五四”到30年代是我国女性主义批评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期间女性主义批评逐步从社会政治意识中分离出来,由混沌走向明晰,形成了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基本框架。其中周作人把女性意识与文学结合起来,徐志摩发掘了女性独特的女性气质,茅盾对女作家和她们的作品进行了集中批评,他们为这个基本框架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敏
肖开莲
传统的“现存”:从性灵诗学到五四新诗
本论文考察了在“传统”规定下的性灵诗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滥觞、发展、成型、传承,并重点论述了其如何参与了现代新诗的构建。 引言中,笔者在清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关键问题,从...
肖开莲
关键词:
文学传统
五四新诗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