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玮
- 作品数:16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机械工程更多>>
- 长三角地区细颗粒物硝酸盐两年在线观测:热动力平衡和五氧化二氮水解的重要作用
- 硝酸盐气溶胶贡献了大部分二次气溶胶颗粒物,气溶胶会对区域空气质量和能见度产生巨大影响,然而,国内还缺乏很长时间的硝酸盐观测数据。在本次研究中,从2014年3月到2016年2月,我们采集了中国东部长三角地区连续两年的Mar...
- 孙鹏聂玮丁爱军
- 关键词:硝酸盐热力学平衡
- 香港地区大气气溶胶化学特征及其传输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分析2010—2011年香港地区5个站点大气中PM_(10)的化学特征,并结合大气传输扩散模式(HYSPLIT)对香港地区大气中PM_(10)及其化学成分进行统计研究,判断颗粒物污染的特点和生成来源。结果表明:二次无机离子(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物、元素碳、海盐、矿尘是PM_(10)中主要化学成分,其中二次无机离子贡献最大,占PM_(10)的33.0%;香港地区主要受到来自内地东部沿海、内地中西部地区、东部及南部海洋4类气团的影响;不同站点PM_(10)及其化学成分差异主要受到气团来源影响,来自陆地的气团传输是香港气溶胶污染的主要成因。
- 郑龙飞聂玮沈毅成齐西蒙谢郁宁刘强丁爱军
- 关键词:PM10化学成分
- 一种飞行式大气颗粒物稳压采样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行式大气颗粒物稳压采样设备,属于环境监测设备装置领域。将多旋翼无人机与大气颗粒物稳压采样箱固定组合在一起,使用无人机的智能电池对大气颗粒物采样箱一起供电,使用无人机飞行器的通信传输通道一同将搭载小型...
- 周德荣朱才俊聂玮丁爱军
- 文献传递
- 大气PM_(2.5)在线监测仪对SO_4^(2-)、NO_3^-和NH_4^+的测定评价被引量:16
- 2012年
- 通过两套大气细颗粒物(PM2.5)水溶性离子在线监测仪与蜂巢式固气分离器膜采样系统作对比,评估了在线监测仪器对主要水溶性组分SO24-、NO3-和NH4+的测定结果.美国URG公司生产的在线连续监测分析系统(AIM URG-9000B)对NH4+和NO3-的监测结果较好,但对SO24-的测定结果存在明显高估,其原因是AIM的平板溶蚀器系统无法完全去除大气中高浓度SO2,从而对SO24-的测定结果有干扰.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两个溶蚀器串联并用5 mmol.L-1H2O2+5 mmol.L-1NaOH混合溶液作吸收液时,高浓度的SO2(甚至达到260μg.m-3)可以被完全吸收而对SO24-的测定结果不产生影响.由荷兰能源研究所(ECN)、Metrohm和Applikon共同研制的在线气体组分及气溶胶监测系统(MARGA,ADI2080)对NH4+和SO24-的监测结果较好,可以满足实验要求;但NO3-的测定结果偏高,其准确性需作进一步评估.新型监测仪器在不同大气环境中投入使用前需进行对比测试,以确定其准确性和精确性.
- 袁超王韬高晓梅聂玮雷国强徐政王文兴
- 关键词:AIMNH4+
- SORPES站点新粒子形成的长期观测与模拟
- 新粒子成核及增长是大气气溶胶和云凝结核的主要来源之一。新粒子形成事件在全球不同的大气环境中都可以被观测到,但其内在机理尚不清楚。尤其在我国高污染的大气环境下,频发的新粒子形成事件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传统观点对新粒子形成机制的...
- 聂玮丁爱军齐西萌黄昕Erik Hermann迟旭光徐政肖珊施华
- 基于长期观测的长三角西部地区超细颗粒物粒径谱聚类分析
- 大气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能够反映颗粒物的状态,生成和传输过程,是研究空气污染的重要参数。长三角西部地区快速的经济发展带来复杂的污染问题,因此研究污染物的排放,生成和传输过程至关重要。
- 陈良多齐西萌聂玮迟旭光丁爱军
- 关键词:K-均值聚类
- 泰山春、夏两季大气颗粒物及其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粒径分布特征被引量:16
- 2011年
- 为研究华北地区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以及二次气溶胶的形成,2007年春夏两季在泰山山顶(1534 m.a.s.l.,华北平原最高峰)利用多级撞击式颗粒物采样器(MOUD I)进行了为期各1个月的大气颗粒物的采集,并对颗粒物中的无机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春夏两季粗粒子(PM1.8—10)分别占PM10的60%和25%,表明粗、细粒子(PM1.8)分别是春季和夏季PM10的主要组成部分.SO24-和NH4+的粒径分布相似,春季呈双模态分布,峰值分别出现在0.32—0.56μm和3.2—5.6μm的粒径段;夏季呈单模态分布,峰值出现在0.56—1μm的粒径段.NO-3春夏两季均呈双模态分布,在细、粗粒子中的质量浓度之比在春季受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共同影响,而在夏季主要受相对湿度的影响.夏季液相反应是液滴模态硫酸盐形成的主要途径,夏季非常快的SO2液相转化速率使得细粒子中SO24-的浓度高于春季.春季较强的沙尘土壤源有利于SO24-和NH4+在粗粒子中形成;夏季高温、高湿、高O3浓度有利于促进二次气溶胶的形成.
- 高晓梅王韬周杨薛丽坤张庆竹王新锋聂玮王文兴王德众
- 关键词:粒径分布细粒子水溶性离子
- 溶蚀器离子色谱法测量大气中HONO的误差研究
- 在认识到HONO对于大气中国OH自由基的重要贡献之后,近年来,科学家们在世界各地使用不同的观测设备对于 HONO 进行了观测。目前主要使用的 HONO 观测仪器或方法可以分为化学法和光学法。化学法包括了溶蚀器-离子色谱法...
- 徐政刘宇亮聂玮孙鹏迟旭光丁爱军
- 南京地区2013年12月重霾污染事件成因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利用2013年12月在南京地区针对气溶胶化学成分及其前体物进行的一个月的强化观测资料,结果发现,期间观测到了两次严重的灰霾污染事件(事件1和事件2),其PM_(2.5)的平均浓度分别达到267和150μg/m^3。事件1过程中,气团主要起源于长三角及南京地区,天气系统稳定,混合层低矮,空气相对湿热,气溶胶多来自于前体物集聚后的二次转化;事件2过程中,来自华北地区的污染物长距离传输则有显著贡献。事件1中的化学转化机制较为复杂,白天的气相均相氧化以及夜间的非均相或液相转化均对硫酸盐和硝酸盐的二次形成有所贡献;而事件2中则主要为白天均相氧化机制,夜间的化学转化过程不明显。
- 郑龙飞谢郁宁刘强黄昕聂玮丁爱军
- 关键词:灰霾
- 水汽吸收对基于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的NO_3自由基测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非相干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IBBCEAS)技术凭借其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而逐渐成为NO_3自由基的主要测量方法之一。然而其使用的光谱仪分辨率有限,不足以分辨水汽的精细吸收结构,导致水汽的吸收非线性,进而影响NO_3自由基浓度的准确反演。介绍了一种基于插值法获取水汽有效吸收截面的方法,并将其用于消除IBBCEAS装置中水汽吸收对NO_3自由基浓度反演的干扰。利用不同浓度的水汽吸收谱结合插值法获得了水汽的有效吸收截面,使用该有效吸收截面来反演不同浓度的水汽,反演结果与商用湿度计测量结果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89。在此基础上测量并拟合了不同水汽浓度下NO_3自由基和NO_2气体的吸收,在拟合残差上未发现水汽残余结构,水汽反演结果与商用湿度计测量值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在30 s的积分时间内,NO_3自由基和NO_2的探测极限分别为5.8×10^(-12)和3.6×10^(-9)。将本装置应用于夜间大气中进行NO_3自由基和NO_2浓度的测量,测得NO_3自由基体积分数为18.4×10^(-12)~22.9×10^(-12),平均体积分数为20.2×10^(-12),NO_2体积分数为0.6×10^(-9)~16.0×10^(-9),平均体积分数为9.9×10^(-9)。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插值法获得的水汽的有效吸收截面能够有效消除水汽吸收对NO_3自由基浓度反演的干扰,提高NO_3自由基和NO_2气体浓度测量的准确度。
- 孔维平吴涛聂玮徐政赖荣何兴道陈卫东陈忠平
- 关键词:光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