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清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包头市医药卫生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视网膜
  • 3篇内障
  • 3篇网膜
  • 3篇白内障
  • 3篇超声
  • 3篇超声乳化
  • 2篇吸除
  • 2篇吸除术
  • 2篇激光
  • 1篇眼病
  • 1篇眼底
  • 1篇眼底镜
  • 1篇羊膜
  • 1篇羊膜移植
  • 1篇羊膜移植治疗
  • 1篇翼状胬肉
  • 1篇硬核
  • 1篇硬核白内障
  • 1篇源性
  • 1篇摘除

机构

  • 8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包头医学院
  • 1篇包头医学院第...

作者

  • 8篇聂清
  • 7篇胡丽兴
  • 5篇王敏
  • 5篇张玉秋
  • 3篇贾翠荣
  • 3篇杜志英
  • 2篇解建章
  • 2篇张颖利
  • 2篇郭洪涛
  • 1篇周澐
  • 1篇吴智文
  • 1篇杨迎春

传媒

  • 4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体会
2006年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治疗初发及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选择初发性翼状胬肉36眼,复发性翼状胬肉12眼,进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结膜缺损部位应用羊膜进行修补。结果:羊膜植片全部成活,6眼术后有血管向角膜方向生长,给予局部注射平阳霉素后全部治愈。结论: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良好。
聂清郭洪涛杨迎春
关键词:羊膜翼状胬肉
内蒙地区40岁以上人群干眼病患病状况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调查内蒙地区40岁以上健康人群干眼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眼科门诊及全年内蒙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大样本问卷调查,共12573例,选择40岁以上有干眼症状者进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染色(FL)检查,共595例,其中男性278例,女性317例。结果干眼总患病率为31.93%,女性(38.8%)高于男性(24.1%)(P<0.01);眼部不适症状中最多见的是干涩感186例(31.2%)其次为视疲劳132例(22.2%),最少见的症状是眼红36例(6.1%)。不同职业中使用电脑者患病率最高为46.6%,其次为退休人员、户外工人及文字工作者,分别为35.7%、30.4%及29.5%。结论干眼患病率与年龄、性别及职业相关。
胡丽兴张玉秋聂清王敏贾翠荣杜志英
关键词:干眼
532倍频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分析
2010年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532倍频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nital veni occlusion,RVO)的疗效。方法:我院门诊及住院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67例67眼,经FVC-50相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后,经532倍频激光治疗,观察视力预后、眼底改变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末次随访视力提高31眼,视力无明显变化30眼,视力下降6眼。激光治疗有效(无新生血管产生及新的视网膜无灌注区形成)62眼。结论:早期应用532倍频激光治疗,对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消退、预防新生血管产生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肯定。
聂清胡丽兴张玉秋王敏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
激光光凝预防性治疗视网膜变性
2008年
目的:评价532倍频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变性及裂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36例156眼视网膜变性及裂孔采用532倍频激光进行预防性光凝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本组视网膜变性及干性裂孔者给予1次治疗,对合并视网膜浅脱离者,给予1-2次补充激光治疗。成功率100%。随访半年至2年均未发现视力下降、视网膜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对视网膜变性及裂孔采用532倍频激光进行预防性光凝治疗,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是预防视网膜脱离有效的临床手段。
胡丽兴聂清张玉秋王敏
关键词: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
胡丽兴张玉秋铜山贾翠荣张颖利王敏聂清杜志英解建章
该研究课题为包头市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项目,项目名称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2011年1月开始至2011年11月结束,收集整理资料工作已完成,论文已发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经药物控制眼压后,...
关键词:
关键词: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
不同模式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采用爆破模式与连续模式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84只眼)Ⅲ级硬核(EMERY分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爆破模式组39例(41只眼)和连续模式组41例(43只眼),分别采用爆破模式与连续模式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术中实际超声能量、有效超声时间和累计复合能量参数,检测患者术后视力、角膜水肿程度及角膜内皮细胞数。术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使用的超声能量和超声时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实施白内障术后的裸眼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爆破模式组超声能量为(10.12±1.17)J,连续模式组超声能量为(16.30±1.36) J,两组超声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362;P <0.05);爆破模式组超声时间为(02.4±0.05)min,连续模式组超声时间为(0.70±0.1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27;P <0.05);爆破模式组累积复合能量参数为(2.43±0.53)J,连续模式组累积复合能量参数为(11.45±2.07) J,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029;P <0.05)。术后1 d,爆破模式组患者 UCVA≤0.3者8只眼(19.5%),UCVA 为0.4~0.5者17只眼(41.5%), UCVA≥0.6者16只眼(39.0%);连续模式组患者UCVA≤0.3者25只眼(58.1%),UCVA为0.4~0.5者10只眼(23.3%),UCVA≥0.6者8只眼(18.6%);两组患者术后1 dU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99;P =0.000)。术后3 d,爆破模式组患者UCVA≤0.3者0只眼,UCVA为0.4~0.5者9只眼(22.0%),UCVA�
吴智文胡丽兴周澐张玉秋聂清王敏张颖利解建章贾翠荣杜志英
关键词:爆破模式白内障
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注入式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对382例475眼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注入式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视力、并发症及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患者382例475眼手术顺利,术后1mo视力<0.3者10眼,均为眼底病变,视力未提高,>0.3者56眼,视力>0.5者409眼。患者满意,未出现严重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注入式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恢复快,是治疗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聂清胡丽兴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折叠人工晶状体透明角膜切口
间接眼底镜联合显微镜行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2010年
目的:观察间接眼底镜联合手术显微镜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2只眼,间接眼底镜下行裂孔定位及冷凝,手术显微镜下预置外加压块和(或)环扎带及排放视网膜下液和前房穿刺。手术结束前间接眼底镜下明确裂孔和加压嵴关系。定期观察术后视力、眼内反应和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视网膜1次复位率95%,视力〈0.1者8只眼,占19%;0.1~0.4者21只眼,占50%;≥0.5者1 3只眼,占3 1%。结论:间接眼底镜联合手术显微镜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效果良好。
聂清胡丽兴郭洪涛
关键词:间接眼底镜手术显微镜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