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经股内侧肌入路与内侧髌旁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每例患者随机一侧采用经股内侧肌入路,另一侧采用内侧髌旁入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6周关节活动度、直腿抬高恢复时间,术后第1、2、3、6天对每例患者双侧膝关节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结果经股内侧肌入路组在直腿抬高恢复时间[(2.2±0.8)d vs(4.4±1.4)d]、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内侧髌旁入路组(P<0.05),两组在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6周膝关节活动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内侧肌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与髌旁入路相比,可以减轻术后的疼痛,减少直腿抬高恢复时间,较早恢复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目的]研制止血、止痛、抗菌多功能一体的应用于开放战创伤的新型敷料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将壳聚糖、醋酸、聚乙烯醇、蒸馏水溶液、氨甲环酸、罗哌卡因以及纳米银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浓度配置溶液并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纤维膜.通过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定此三种药物的体外累积释放度.16只大耳白兔制作开放伤兔模型,随机分为新型敷料组8只,和传统敷料组8只,用相应敷料覆盖创面.评估出血量、兔疼痛评分、C反应蛋白(CRP)、创口组织病理切片中5个多形核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granulocytes,PMN)最多的高倍镜视野中的平均值、创口完全愈合需要的时间.[结果]此三种药物累积释放量达到50%时需要大约12h,而20h时达到释放平衡;新型敷料组失血量、术后第1d平均疼痛指数、术后第3 d CRP、PMN均数及伤口愈合时间显著低于传统敷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7d疼痛指数、术后第1 d CRP及术后第1 d PMN均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载氨甲环酸、罗哌卡因及纳米银的壳聚糖/聚乙烯醇静电纺丝纤维缓释敷料可稳定缓释药物,并对兔战创伤模型具有止血、止痛、抗感染及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目的]评估SF-12量表用于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适用性。[方法]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 hip score,HHS)、SF-12生存质量量表(MOS 12-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12)评估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283例381髋,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评估SF-12量表的信度;采用集合效度、区分效度和结构效度评估SF-12量表的效度;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HHS与生理总分、心理总分关联度;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生理及心理总分分级的组间差异性。[结果]SF-12量表总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79,各维度Cronbach's alpha系数均>0.8;集合效度及区分效度定标实验均为100%;结构效度因子分析产生两个公因子生理及心理总分,累积解释72.229%的总方差,8个维度因子负荷与理论假设基本符合;HHS与生理总分、心理总分均为强相关(r1=0.745,r2=0.703,P<0.01);组间差异F1=85.282,F2=61.377,P<0.01。[结论]SF-12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估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