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蓁洲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鱼类
  • 2篇养殖
  • 2篇鱼类死亡
  • 2篇渔业
  • 2篇渔业污染
  • 2篇渔业污染事故
  • 2篇水库
  • 2篇水库渔业
  • 2篇污染
  • 2篇污染事故
  • 2篇硫丹
  • 1篇对虾
  • 1篇盐度
  • 1篇药物残留
  • 1篇野生鱼
  • 1篇野生鱼类
  • 1篇叶绿素A浓度
  • 1篇遗传选育
  • 1篇油类
  • 1篇油类测定

机构

  • 10篇福州市海洋与...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广州谱临晟科...

作者

  • 10篇翁蓁洲
  • 3篇杨小强
  • 2篇杨铭
  • 2篇马鸿媚
  • 1篇陈颜锋
  • 1篇张善霹
  • 1篇游小艇
  • 1篇张明峰
  • 1篇孙治雷
  • 1篇王伟
  • 1篇黄晓南
  • 1篇陈添铮
  • 1篇殷学博
  • 1篇吴品煌
  • 1篇苏玉萍
  • 1篇蔡雷鸣
  • 1篇黄永强
  • 1篇王世永

传媒

  • 1篇福建畜牧兽医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福建水产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福建农业
  • 1篇能源与环境
  • 1篇海洋与渔业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建平潭近海赤潮预警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平潭近海海域2013—2019年水文、水质及气象数据的主成分结果,筛选出5个气象因子和4个水质因子作为输入指标,以藻密度为输出指标,分别演算了KNN(K-nearest neighbor)、RF(random forest)、GBRT(gradient-boosted regression Trees)以及Bagging(bootstrap aggregating)4种赤潮预警回归模型。对2013—2019年的802组海洋监测数据归一化处理后,随机选取80%的数据作为模型的训练样本,剩余的20%作为模型验证数据。其中,以风速、气温、海平面气压、叶绿素a浓度组合为输入指标时,KNN回归模型演算结果的精度较高(R^(2)=0.624,RMSE=0.821μg·L^(-1),MAE=0.836μg·L^(-1))。在没有叶绿素a浓度监测指标的海域,构建了以叶绿素a浓度为输出指标,气温、日照、风速、AOI(apparent oxygen increase)组合为输入指标的BP神经网络赤潮模型,该模型也具有较好的预警精度(R^(2)=0.651,RMSE=0.062μg·L^(–1),MAE=0.033μg·L^(-1))。本研究结果可为平潭海域的赤潮预警研究提供参考。
苏金洙邹嘉澍苏玉萍张明峰张明峰翁蓁洲
关键词:叶绿素A浓度赤潮预警模型
一种凡纳滨对虾精氨酸激酶基因LvAK1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凡纳滨对虾精氨酸激酶基因<I>LvAK1</I>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基因表达分析和生长情况分析,在凡纳滨对虾精氨酸基因<I>LvAK1</I>上设计RT‑qPCR扩增引物Lv...
杨铭张晓军黄永强游小艇杨小强马鸿媚翁蓁洲王伟
福建古田水库渔业污染事故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2004年6月22日,福建古田水库北区出现人工养殖的鱼类大面积死亡事件,受该县渔政管理站委托对该水库大面积死鱼事件进行调查鉴定工作。调查在事故区域布设了5个调查站位,对所采集的水样和鱼样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生死鱼的事故区域和未发现死鱼的对照区域的水样各项因子测试结果以及死亡鱼体内脏和正常鱼体内脏的农残测试结果,笔者排除了酸碱污染物污染、缺氧、重金属污染、粪便污染(非离子氨中毒)、化学药品氟化物和挥发性酚中毒、水质变坏(硫化物指标升高和细菌总数变高)等因素。确定福建古田水库北区此次鱼类大面积死亡是由于有机农药硫丹中毒造成的,系一次人为投毒事件。也说明了浮游生物及微生物作为水环境污染变化的指示生物,在渔业污染事故监测调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翁蓁洲
关键词:渔业污染事故硫丹鱼类死亡
罗源湾海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来源及空间分布被引量:6
2009年
2002年1月到2005年12月通过多种方式对罗源湾海水中的FCB(粪大肠菌群)数量、来源及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湾内主要水域FCB的数量在〈0.02—≥24/mL之间,人海河流、沿岸居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以及海上网箱养殖是罗源湾海水中FCB的主要来源,其中湾内主要的人海河流FCB超标严重,人海河流是罗源湾内FCB污染的最主要来源。罗源湾内FCB空间分布与盐度呈负相关(R^2=0.84),空间分布表现为,西高东低、内腹海区高于湾口,近岸海区高于湾中央海区,表层高于底层,网箱养殖区高于非网箱养殖区,松山垦区由于受到河流人海的影响成为罗源湾内污染最严重的海区。
蔡雷鸣翁蓁洲吴品煌
关键词:粪大肠菌群入海河流盐度
杂交鲍和绿盘鲍海上养殖对比试验被引量:2
2017年
“世界鲍鱼看中国,中国鲍鱼看福建,福建鲍鱼看连江。”这是中国鲍鱼行业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显示着连江在全国鲍鱼产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福建连江县是全国鲍鱼重点养殖区,也被誉为“中国鲍鱼之乡”,这里拥有全国三成左右的鲍鱼产量。
陈添铮翁蓁洲杨文真
关键词:海上养殖盘鲍杂交鲍
福州城区内河主要野生鱼类体内抗菌药物残留调查与分析
2024年
目的:为更好评价福州内河治理后的生态环境,在福州城区内河首次开展主要野生鱼体内6类抗菌药物残留调查。方法:以光明港、晋安河、白马河和凤坂河等4条福州主要内河水系为调查对象,共布设11个调查站位;并分别于2021年12月和2022年6月共采集27份样品,参照GB/T 22955-2008、GB/T 20762-2006等标准方法进行检测。调查结论:福州城区内河生态环境未受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污染,总体情况良好。
马鸿媚王世永于承耀吴超凡林兴达杨小强杨铭翁蓁洲黄晓南
关键词:药物残留福州内河野生鱼类
福建古田水库渔业污染事故调查分析
2004年6月22日,福建古田水库北区出现人工养殖的鱼类大面积死亡事件,本中心受该县渔政管理站委托对该水库大面积死鱼事件进行调查鉴定工作。本中心在事故区域布设了5个调查站位,对所采集的水样和鱼样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对比分析...
翁蓁洲
关键词:渔业污染事故硫丹鱼类死亡
福州地区秋季渔事重点
2013年
一、淡水常规鱼类 1.成鱼养殖:立秋、处暑、白露节气气温渐降,但水温下降相对于气温具有明显滞后性,淡水水温31—29℃,仍处全年最高值,临近淡水常规鱼类的生长适温上限,鱼类生长速度仍较快,摄食量大,同时残饵、代谢产物的累积易致水质突变,水质管理难度加大,因而防暑降温、水质调控是此阶段的管理重点。
陈颜锋张善霹翁蓁洲
关键词:渔事秋季常规鱼类水温下降水质管理成鱼养殖
海水中油类测定不确定度初探被引量:1
2008年
根据2005年福建省福州海域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以A类方式评定量化重复性实验校正因子f的不确定度;同时,以A类或B类的方式对福建省福州海域海水中油类测定中的其它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结果表明,重复性实验校正因子f是福建省福州海域海水中油类测定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由此计算出的福建省福州海域海水油类测定中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约为0.13,并与东海近海水质油类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进行比较。
翁蓁洲
关键词:油类不确定度
在线富集纯化测试海水稀土元素含量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稀土既是重要战略资源,也是地球化学演变过程重要的示踪元素。海水中的稀土元素含量极低,同时受限于其高盐基质影响,高效准确测定一直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研究旨在通过一套在线除盐装置去除海水基质的背景干扰,同时对14种稀土元素进行富集之后,直接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进行定量检测。通过空白样品分析,发现各稀土元素定量限在0.01~0.50 ng/L之间。14种稀土元素标曲线性系数r 2均大于0.999,相关性良好。样品pH梯度实验表明,当pH在2~6之间,测试结果准确度较好。对NASS-6标准海水样品稀土含量进行3次平行测试,各元素STD值在0.01~0.16之间;测定均值与文献报道值接近。加标回收实验显示各稀土元素回收率在94.81%~105.82%之间,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度良好。测试大洋孔隙水样品稀土元素并绘制其配分曲线,曲线平滑度符合规律。海水中稀土元素含量既可用于指示海洋地球化学活动,也可用于污染物示踪,本研究探讨了快速在线富集检测海水稀土元素的方案,为后续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林梵宇尹希杰殷学博刘建鑫翁蓁洲洪名钊孙治雷
关键词:海洋化学稀土元素ICP-M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