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练延帮

作品数:21 被引量:144H指数:8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0篇成像
  • 8篇直肠
  • 8篇肿瘤
  • 8篇磁共振
  • 7篇直肠癌
  • 7篇肠癌
  • 7篇磁共振成像
  • 4篇直肠肿瘤
  • 4篇扩散
  • 4篇加权成像
  • 4篇肠肿瘤
  • 3篇全身
  • 3篇扩散加权
  • 3篇扩散加权成像
  • 3篇病理
  • 2篇迭代
  • 2篇新辅助治疗
  • 2篇造影
  • 2篇神经内分泌
  • 2篇全身扩散

机构

  • 12篇中山大学附属...
  • 8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0篇练延帮
  • 12篇周智洋
  • 11篇曹务腾
  • 8篇邱建平
  • 6篇熊斐
  • 6篇李文儒
  • 5篇邓艳红
  • 4篇朱攀
  • 4篇康亮
  • 3篇高剑波
  • 3篇袁芬
  • 2篇宋敏
  • 2篇董军强
  • 2篇蒋耀军
  • 2篇李雯莉
  • 2篇孟宇
  • 1篇王馨华
  • 1篇朱珊珊
  • 1篇陈洁
  • 1篇刘长珠

传媒

  • 4篇影像诊断与介...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第四届全国磁...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引导下脑肿瘤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了解CT引导下颅脑肿瘤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T引导下颅脑穿刺活检术的患者83例,完善其基本信息,病理活检结果及并发症情况,并对所有病例进行穿刺准确性及并发症的分析.结果 83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40例,年龄为(52.9±13.9)岁.颅内进针深度为(3.5±1.2)cm,调针次数(2.8±1.3)次,靶病灶为(28.0±8.7)mm,67例为多发病灶,16例为单发灶,病理活检结果阳性为68例,阴性为15例,假阳性0例,假阴性6例,穿刺准确率92.8%(77/83).活检病理诊断恶性结果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脑胶质细胞瘤,肺转移瘤,良性结果包括炎性病变,胶质增生.18例出现局部小片出血,5例出现颅高压,1例死亡.结论 CT引导下颅脑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性高,且十分有效的临床诊断手段.
刘成㭎周志刚练延帮杜可朴
关键词:安全性有效性临床诊疗
结直肠癌患者肝脏CT图像分类中决策树模型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数据挖掘中决策树模型在结直肠癌患者肝脏CT图像分类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选取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单纯性肝囊肿以及正常肝脏的CT增强图像各20例。对该60例肝脏CT增强图像分别进行灰度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以及图像变换的纹理特征提取,然后采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和决策树归纳分类器对图像进行分类。最终分类结果与临床事实分类对照,利用十折交叉验证法验证两种分类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树模型对结直肠癌患者肝脏CT图像进行分类准确性较高。决策树归纳的分类准确性远高于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准确性96.7%vs 76.7%,Kappa值0.95 vs 0.65,P<0.05)。结论: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树模型可以对结直肠癌患者肝脏CT图像进行分类,不仅能够判断肝脏有无相关病灶,而且仅依据图像的基本特性,可以自动识别肝脏乏血供转移瘤与单纯性肝囊肿,为未来计算机辅助诊疗疾病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及途径。
曹务腾庄乔棣练延帮龚佳英熊斐邱建平张波杨然周智洋
关键词:数据挖掘决策树肝脏CT图像
食管神经内分泌癌107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食管神经内分泌癌(ENE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8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复诊为ENEC的107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肿瘤的部位、肿瘤大小、临床病理分型和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情况。计量资料采用统计描述,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07例ENEC患者中,首发症状以进食梗噎最常见,占63.6%(68/107);其次为胸背疼痛,占13.1%(14/107)。60.7%(65/107)的患者经内镜活组织检查确诊,39.3%(42/107)的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肿瘤位于食管胸上段相对较少,占13.1%(14/107);位于胸中段和胸下段分别占45.8%(49/107)和41.1%(44/107)。肿瘤长径为0.7~9.0 cm,中位数为2.5 cm,其中≤2.5 cm者占57.0%(61/107),>2.5 cm者占43.0%(46/107)。107例患者中,溃疡型50例(46.7%),髓质型32例(29.9%),蕈伞型16例(15.0%),隆起型9例(8.4%)。107例患者中,纯神经内分泌癌(P-NEC) 96例(其中小细胞型95例,大细胞型1例),占89.7%;混合性神经内分泌癌(M-NEC)11例(其中小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混合型9例,小细胞癌腺癌混合型2例),占10.3%。突触素阳性率为99.0%(104/105),CD56阳性率为98.0%(100/102),嗜铬粒蛋白A(CgA)阳性率为31.5%(17/54),Ki-67为>90%~100%占47.7%(51/107)。肿瘤最大径>2.5 cm的P-NEC占42.1(45/107),M-NEC占0.9%(1/107),P-NEC组的肿瘤最大径大于M-NE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1,P=0.038)。结论ENEC是一种临床表现不特异且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确诊主要靠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孟宇练延帮李珊珊勾贺王亚梦陈洁宋敏
关键词:食管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学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肿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背景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在全身肿瘤原发灶及远处转移灶显示、疗效评估以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美国GE Optimal 360 型1.5T 光纤磁共振扫描仪,信号采集使用磁体...
龚佳英李雯莉周智洋邓艳红康亮曹务腾练延帮邱建平熊斐李文儒
磁共振DWI结合标准T2WI判断直肠癌局部复发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评价MR DWI结合标准T2WI判断直肠癌局部复发的价值。方法对325例直肠癌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均行MR轴位、冠状位、矢状位T2W和轴位DWI(b=0、1000s/mm2);其中89例存在盆腔异常表现,2名医师(观察者1、2)分别采用两种方法(T2WI、DWI+T2WI)进行阅片,探讨DWI+T2WI对直肠癌局部复发的诊断效能。结果 89例盆腔局部异常表现患者中,32.58%(29/89)为直肠癌局部复发。2名医师单独采用T2WI判断局部复发的准确率分别为85.39%(76/89)、80.90%(72/89);采用DWI+T2WI的准确率分别达91.01%(81/89)、87.64%(78/89)。DWI+T2WI的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T2WI(观察者1:0.907vs 0.856;观察者2:0.882vs 0.823)。采用T2WI时,2名阅片者的一致性良好(Kappa=0.674);采用DWI+T2WI时,一致性非常好(Kappa=0.831)。结论标准T2WI诊断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准确率较高,结合DWI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曹务腾练延帮龚佳英李文儒邱建平周智洋
关键词:扩散磁共振成像直肠肿瘤复发
支气管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和分子病理特点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的临床表现、影像和分子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21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6例LCNE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肿瘤位置及大小、CT影像特征、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特点,并与同期确诊的115例复合型小细胞癌(M-SCLC)对比。结果LCNEC患者中,男190例,女26例,年龄33~85岁,中位年龄65岁。首诊症状以咳嗽[106例(49.1%)]与痰中带血[48例(22.2%)]为主。肿瘤长径中位数4.7 cm,其中结节型55例(25.5%),肿块型161例(74.5%)。CT结果显示,LCNEC病变呈软组织密度,轻度强化的比例低于M-SCLC组(52.3%比74.8%,P<0.001)。相反,LCNEC患者瘤体中出现坏死(87.0%比58.3%,P<0.001)及钙化(26.9%比2.6%,P<0.001)的比例高于M-SCLC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CNEC中的CK阳性率高于M-SCLC(99.0%比90.5%,P<0.05),而TTF-1阳性率低于M-SCLC(51.6%比67.0%,P<0.05)。LCNEC组Ki-67阳性指数在50%~80%间的比例高于M-SCLC组(41.2%比25.2%),而在80%~100%间比例低于M-SCLC(51.9%比72.2%),而两组CD56(91.7%比94.6%,P=0.336)、Syn(83.8%比84.7%,P=0.838)和CgA(54.8%比50.0%,P=0.632)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子病理检测结果显示,突变频率较高的位点主要位于TP53(54.5%)、RB1(36.4%)、KEAP1(18.2%)、MYC(18.2%)及PTEN(14.3%)等基因,肿瘤突变负荷(TMB)>25个突变/MB的比例为27.3%。结论LCNEC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CT影像和M-SCLC有特征性鉴别点,分子病理有一定的突变频谱,确诊仍需要病理联合免疫组化综合判读,与M-SCLC的鉴别主要依靠光镜下细胞大小及核染色质模式。
孟宇练延帮许跃董军强宋敏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病理分子病理
低管电压迭代重建模型在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迭代重建模型(IMR)在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疑似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均进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脏256层MSCT扫描。若体质量指数(BMI)≥25kg/m2,管电压为100kV;反之,则为80kV。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BP,A组)、高级混合迭代重建(iDose4,B组)和IMR(C组)进行重建。分别测量3组图像主动脉根部的CT值、噪声,并计算SNR和CNR。对图像伪影、管腔边缘的锐利度、主观噪声、总体图像质量以及冠状动脉各主干血管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图像的噪声、SNR以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噪声由大到小依次为A组、B组和C组(P均<0.05)。SNR和CNR由大到小依次为C组、B组和A组(P均<0.05)。C组噪声、血管边缘锐利度、总体图像质量、冠状动脉各主干血管主观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P均<0.05)。B组图像伪影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C组(P均<0.05),且A组与C组图像伪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可显著降低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噪声,提高图像SNR和CNR。
蒋耀军高剑波刘杰侯平查开继练延帮吕培杰
关键词:冠状动脉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与PET/CT在胃肠道肿瘤复发和转移诊断效能方面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与PET/CT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复发和转移诊断的准确率;并评估转移灶和正常组织的ADC值。方法通过28例被确诊为胃肠道癌和怀疑肿瘤复发患者WB-DWI和PET/CT检查结果比较,评估两种方法在检测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效能。以PET/CT和组织学和/或3~6个月的临床随访作为评估参考标准。两位影像诊断医生和一位核医学科医师对MR和PET/CT图像分别进行评估。用Kappa统计比较WB-DWI和FDG-PET/CT用于检测复发和远处转移的一致性。同时对18名健康志愿者的正常组织与转移灶之间的ADC值的差异进行比较。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正常组织与转移瘤之间的最佳鉴别诊断阈值(OTV)。结果 28例患者中,5例检出肿瘤复发。PET/CT检出20例淋巴结阳性共72个病灶,WB-DWI检出18例共64个病灶。远处转移部位包括肝脏、肺、肾上腺、腹腔和骨。WB-DWI发现1处脑转移灶。WB-DWI与PET/CT总体诊断性能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别(t=1.332,P=0.194)。WB-DWI在显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与PET/CT有很好的一致性,κ=0.877。在b值为600 s/mm2的WB-DWI中,淋巴结、肝、骨转移与各自正常组织之间的ADC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得出其ADC值分别为1.67×10-3、1.95×10-3和1.30×10-3 mm2/s时,诊断转移的准确率最高、效能最佳。结论在胃肠道肿瘤分期应用方面,WBDWI是一种可靠的无电离辐射的成像方法,可以达到与PET/CT一致的诊断性能。此外,ADC值是一种定量值,它在转移瘤的诊断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龚佳英曹务腾张占文邓艳红康亮熊斐练延帮朱攀刘政军周智洋
关键词:全身扩散加权成像FDG-PET/CT胃肠道肿瘤表观扩散系数转移瘤
自适应迭代降剂量技术在克罗恩病CT小肠造影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 评价自适应迭代降剂量(AIDR)技术在克罗恩病CT小肠造影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3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并经炎性肠病多学科诊疗小组确诊为克罗恩病的26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AIDR技术行CT小肠造影检查.由两名诊断克罗恩病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分别阅片,计算每例患者所受电离辐射总量,并分析克罗恩病影像学特点.结果 26例患者辐射剂量为5.58~12.90(9.00±2.00) mSv,明显低于常规使用剂量(15 mSv).克罗恩病CT小肠造影检查发现,26例患者中,1例患者处于静止期,另外25例共出现109处节段性肠壁增厚,合并系膜侧淋巴结肿大,同时出现异常强化现象.其中16例发现肠腔狭窄,12例肠壁呈分层样强化,14例出现“梳样征”;8例出现系膜侧脂肪密度增高,7例肠瘘,6例腹腔脓肿,3例肛瘘.结论 低剂量AIDR技术CT小肠造影技术不会损失图像质量,能够有效诊断克罗恩病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练延帮曹务腾朱珊珊林杨皓刘得超王馨华邱建平周智洋
关键词:克罗恩病CT小肠造影
出口梗阻型便秘:动态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对比研究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比较动态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型便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2例有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症状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动态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检查。磁共振排粪造影序列包括静态高分辨肛管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T2WI序列及动态单层正中矢状位重复采集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分别采集静息、提肛和力排时相图像。X线排粪造影包括前后位静息,侧位静息、提肛、初排和力排时相图像,加摄正中前后位力排相和黏膜相。以耻尾线(PCL)作为参考线,分别在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图像上测量肛管长、肛直角、肛上距以及可能存在的直肠前突、黏膜脱垂等病变及其程度,以及在磁共振排粪造影图像上测量膀胱颈、子宫颈到耻尾线的距离和可能存在的盆底异常。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种图像显示出口梗阻型便秘及其并发症的情况和严重程度。结果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在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痉挛、小肠疝及乙状结肠疝的诊断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显示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内套叠和会阴下降方面磁共振排粪造影不及X线排粪造影(P<0.05);而在显示膀胱脱垂、子宫脱垂及其他盆底、盆壁病变方面磁共振排粪造影具有明显优势。结论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型便秘诊断方面各有优势,磁共振排粪造影能够提供盆腔脏器及盆底、盆壁形态结构和功能信息,对出口梗阻性便秘同时伴发盆腔多间室病变的全面诊断和整体评估更有帮助。
练延帮苏丹曹务腾何志诚刘得超邱建平李志强周智洋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X线排粪造影出口梗阻型便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