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长树
- 作品数:26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化学工程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机载GPS数据传输系统的升级改造
- 升级改造后的系统利用450 M集群和GPRS/CDMA移动通讯网络的数据信息进行目标与监管中心之间的双向数据通讯(在没有GPRS网络的情况下切换到GSM通讯)。通过研发,实现了飞行系统通过接收到的GPS信号在地理信息系统...
- 刘健米长树蒋彤许乐
- 关键词:GIS数字通讯现代网络
- 文献传递
- 一次飞机播撒效果的数值模拟
- 本文利用三维积层混合云人工增雨数值模式对2002年7月11日的一次天气过程进行了由播撒液态CO2引起的微物理量变化及云动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播撒后云中最大上升气流速度增大,由未播撒时的0.37m/s增大到播撒后的...
- 刘健纪瑛英蒋彤陈知新米长树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机载碘化银(AgI)播撒器的使用与维护
- 2004年
- 在人工影响天气外场作业中,为了得到更好的人工增雨催化效果,根据实际天气云层条件,今年我办采用了液态二氧化碳(LCO2)和碘化银(AgI)两种催化剂相结合的催化方式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机载碘化银(AgI)播撒器是我办研究人员参照美国的“Lohse—WMI”机载碘化银(AgI)播撒器而研制的一套新的播撒设备。它适用于层状云和积云的人工催化播撒,
- 蒋彤米长树
- 关键词:碘化银机载人工增雨作业人工影响天气
- 吉林省一次典型积层混合云降水的微物理结构分析
- 本文针对2003年7月8日吉林省一次积层混合云人工增雨探测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利用热线含水量仪、PMS及GPS等探测仪器所探测的资料,结合天气、卫星和雷达资料对云的宏、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云体各层微物理结构的变化,...
- 张景红郑矫恒谷淑芳胡中明米长树
- 关键词:微物理滴谱含水量
- 文献传递
- 纳米技术在人工影响天气中应用研究
- 金德镇江中浩张景红秦元明刘先黎孙海燕米长树齐颖熊尚清张永连
- 全国有三十个省(区、市)近1500个县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拥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的“37”高炮近7000门。每年消耗炮弹近九十万发。中国普遍使用的“37”高炮有效作业高度5000米左右,大多数催化炮弹很难达到有效催化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人工增雨人工防雹
- 机载GPS数据传输系统的升级
- 刘健米长树蒋彤刘岩
- 升级改造后的系统利用450M集群和GPRS/CDMA移动通讯网络的数据信息进行目标与监管中心之间的双向数据通讯(在没有GPRS网络的情况下切换到GSM通讯)。通过研发,实现了飞行系统通过接收到的GPS信号在地理信息系统(...
- 关键词:
- 关键词:数据传输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系统
- 机载GPS数据传输系统的升级改造
- 升级改造后的系统利用450M集群和GPRS/CDMA移动通讯网络的数据信息进行目标与监管中心之间的双向数据通讯(在没有GPRS网络的情况下切换到GSM通讯).通过研发,实现了飞行系统通过接收到的GPS信号在地理信息系统(...
- 刘健米长树蒋彤许乐
- 关键词:数字通讯现代网络
- 文献传递
- 机载GPS数据传输系统的升级改造
- 2008年
- 升级改造后的系统利用450M集群和GPRS/CDMA移动通讯网络的数据信息进行目标与监管中心之间的双向数据通讯(在没有GPRS网络的情况下切换到GSM通讯)。通过研发,实现了飞行系统通过接收到的GPS信号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图形界面上实时、直观地显示飞行相关数据(经、纬度位置,飞行高度,飞行速度,飞行方向,标注飞行轨迹)和显示作业状态的功能。而地面系统通过数据通信实时接收飞行系统发回的数据,实时地将上述增雨飞机飞行和作业状态等信息同时在地面的监控中心显示出来。同时,软件系统设计充分考虑降雨飞行中可能需要的测量、计算等应用需求,还具备飞行轨迹的距离测量;设定任意航行目标点,根据飞行速度计算到达时间;保存飞行、作业数据;任意速度回放飞行、作业过程等主要功能。由于该系统提交的是全国地图,使得该系统的应用范围更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刘健米长树蒋彤许乐
- 关键词:GIS地理信息系统数字通讯现代网络移动通信
- 机载T-LWC的研制和试飞对比
- 机载T-LWC是新研制的以飞机为平台测量气温和云液水含量的仪器,与同类仪器相比,它们的传感器有很大不同,温度采用涡旋式外套,含水量采用双热线筒式结构.本文介绍了仪器的设计思路和初步试飞对比情况,结果表明其硬件和软件均能稳...
- 杨绍忠米长树刘健蒋彤
- 关键词:飞机探测试飞
- 文献传递
- 两种不同云室进行冰核检测的研究
- 本文针对吉林省440L卧式云室和20L分体式云室结构特征,介绍两种云室不同之处及冰核成冰性能检测特点,440L云室采用高速气流等成冰方法的模拟试验,不仅验证了气流动力作用具有良好的成冰性能[1]和应用前景,还验证了该云室...
- 张景红米长树齐影熊尚清
- 关键词:云室高速气流催化剂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