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病
  • 1篇鼠肝
  • 1篇趋化蛋白
  • 1篇吡格列酮
  • 1篇细胞趋化
  • 1篇格列酮
  • 1篇核细胞
  • 1篇肝病
  • 1篇肝脏
  • 1篇DM2
  • 1篇MCP-1表...
  • 1篇大鼠肝
  • 1篇大鼠肝脏

机构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李素梅
  • 1篇张丽
  • 1篇李梦娟
  • 1篇章荣
  • 1篇汝燕
  • 1篇翟斐

传媒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吡格列酮对DM2大鼠肝脏及MCP-1表达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M2)大鼠血、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表达及肝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对照组(NC组)以普通饲料喂养;DM2 SD大鼠模型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的方法建立。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吡格列酮组(PIO组),后者采用吡格列酮对PIO组大鼠进行干预治疗。8周后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病理的改变情况,同时检血、尿MCP-1水平、尿白蛋白/尿肌酐(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ACR)、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inaryretinol binding protein,URBP)的变化。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和PIO组第8周空腹血糖及HbAlc水平均明显升高,但DM组及PIO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DM组与PIO组的尿ACR、URBP、血及尿MCP-1和肝脏纤维化程度均高于NC组(P<0.05),而PIO组4项指标较DM组明显降低,且UMCP-1与ACR呈正相关;病理显示,PIO组大鼠肝脏病变程度均较DM组明显减轻,肝组织MCP-1表达减少。结论:吡格列酮对DM2大鼠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是独立于降糖作用之外的。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组织MCP-1表达及其合成有关。
李梦娟李素梅翟斐章荣张丽汝燕胡闻
关键词:脂肪性肝病吡格列酮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