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淑杰

作品数:20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基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兵器科学与技...
  • 5篇理学

主题

  • 9篇战斗部
  • 6篇破片
  • 4篇数值模拟
  • 4篇起爆
  • 4篇离散杆战斗部
  • 4篇值模拟
  • 3篇炸药
  • 3篇破片初速
  • 3篇轴向
  • 3篇毁伤
  • 3篇毁伤效应
  • 3篇爆轰
  • 3篇场强
  • 3篇初速
  • 2篇弹药
  • 2篇应力集中
  • 2篇增益
  • 2篇炸药装药
  • 2篇杀伤战斗部
  • 2篇偏心起爆

机构

  • 20篇西安近代化学...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程淑杰
  • 16篇梁争峰
  • 4篇刘惠玲
  • 4篇袁宝慧
  • 3篇郑雄伟
  • 3篇梁晓璐
  • 2篇武海军
  • 2篇李广嘉
  • 2篇郭双锋
  • 2篇彭军
  • 2篇唐成
  • 1篇沈飞
  • 1篇周涛
  • 1篇孙兴昀
  • 1篇李鑫
  • 1篇王娟娟
  • 1篇徐露萍
  • 1篇梁安定
  • 1篇王辉
  • 1篇陈皓

传媒

  • 6篇火炸药学报
  • 2篇弹箭与制导学...
  • 2篇飞航导弹
  • 2篇四川兵工学报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含能材料
  • 1篇爆破器材
  • 1篇装备环境工程
  • 1篇兵器装备工程...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微元法的偏心起爆战斗部破片初速计算方法
2024年
破片在目标方向上的初速分布是评估定向战斗部威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对偏心双线起爆下战斗部定向侧全域破片的初速计算方法以及相较于中心起爆的动能增益进行了研究。基于微元思想推导了定向侧周向不同位置处破片初速的计算方法,开展了战斗部静爆试验,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对比,同时结合战斗部数值模拟结果对轴向速度修正函数进行了拟合,依据现有研究对算法普适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公式适用于偏心双线起爆战斗部,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间的误差不超过4.8%,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拟合所得修正函数可对轴向不同方位破片的飞散初速进行预估;在战斗部参数变化时算法仍具有较好的普适性,计算误差小于7.11%;与中心起爆相比,采用夹角为60°的偏心双线起爆模式可使定向侧中心-30°~30°范围内破片总动能增加34.9%。
刘恒言梁争峰阮喜军程淑杰
关键词:微元法定向战斗部偏心起爆破片初速
圆柱形装药近场能量分布特性测试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形装药近场能量分布特性测试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测量爆炸近场冲击波超压及冲量的问题。本发明步骤一:布置试验装置,试验装置由圆柱形装药[1]、铝块[2]、环状支架[3]、弹架[4]组成,弹架[4]置于...
梁晓璐梁争峰唐成程淑杰郑雄伟
文献传递
不敏感弹药试验方法及评估标准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6年
回顾了不敏感弹药概念提出的背景,分析了国外不敏感试验项目选取所对应的战场需求。介绍了不敏感弹药评价体系以及不敏感弹药试验方法与评估标准方面研究进展,总结了其不敏感弹药反应等级分级和判定准则。
梁晓璐梁争峰程淑杰郑雄伟李鑫
立方形破片对钢靶的穿甲威力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利用14.5 mm弹道枪通过六射弹弹道极限法,结合LS-DYNA数值计算法研究了8 g立方形钢破片和3 g、8 g立方形钨合金破片垂直侵彻Q235钢靶板的v50弹道极限速度,并分析了三种类型破片在v50弹道极限速度附近的穿甲机理、穿甲威力等。结果表明,三种破片在侵彻靶板时具有相同的穿甲机理,两种类型的钨合金破片具有良好的穿甲效果。在冲击比动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贯穿5 mm靶时,破片材料的密度是影响穿甲威力的主要因素;而贯穿10 mm靶时,破片的密度和质量共同决定着破片的穿甲威力。
彭军袁宝慧程淑杰陈皓
关键词:钨合金破片侵彻
线列式结构毁伤在弯曲载荷下的增益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提高破片杀伤战斗部在防空反导任务上的毁伤威力,研究了在弯曲载荷下线列式结构毁伤相较于聚焦式结构毁伤的毁伤效果增益。基于应力集中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了模拟飞机外壳受这两种毁伤模式的结构等效靶标并对其在弯曲载荷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静力学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聚焦式结构毁伤,在相同载荷下线列式结构毁伤使目标结构内最大应力平均提高16%,达到屈服破坏所需的载荷平均减少18%。
舒张忆南梁争峰程淑杰阮喜军
关键词:防空反导应力集中
爆轰场强对杆条姿态影响的数值模拟及试验被引量:3
2011年
在圆柱形装药爆轰场强沿轴向分布的基础上,建立了实现沿离散杆长度方向上等爆轰场强加载结构的设计模型。对沿轴向爆轰场强的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并通过试验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沿离散杆长度方向上加载爆轰场强基本相等。采用等爆轰场强控制的离散杆战斗部,杆条并未发生弯曲,而且旋转和飞散姿态一致性较好,可实现对目标的准连续切割。
梁争峰程淑杰郭双锋刘惠玲张毅
关键词:离散杆战斗部场强分布
DNTF基含铝炸药复合装药的驱动特性被引量:12
2015年
设计了内外层分别由含铝质量分数为5%和20%的DNTF基炸药组成的复合装药。采用直径50mm圆筒试验测量了其爆速及圆筒壁的膨胀位移,研究了不同复合装药结构的能量释放特性,并与单一配方装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内层为高爆速炸药时,爆速约为两种单一装药的平均值,后期驱动能力没有显著增强,格尼系数仅为2.86mm/μs;外层为高爆速炸药时,爆速略低于高爆速单一装药,爆轰波形具有明显的内聚特征,提高了内层低爆速炸药的能量释放速率,驱动能力持续增强,格尼系数为2.93mm/μs。
周涛程淑杰王辉沈飞
关键词:DNTF含铝炸药
立方形钨破片穿甲效应的数值模拟与试验被引量:6
2017年
为探寻立方形钨破片着靶姿态对其穿甲效应的影响规律,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和战斗部地面静爆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破片以不同姿态正、斜撞击靶板时,破片的剩余速度、剩余动能和靶板损伤面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正撞击时,不同姿态下破片剩余速度和靶板损伤面积相差较小,破片剩余动能变化稍大;斜撞击时,不同姿态下的3种参数与着角θ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面着靶靶板损伤面积最小,尖角着靶破片剩余速度和剩余动能最高,跳飞角度更大。研究结果对破片式杀伤战斗部设计和毁伤威力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彭军袁宝慧孙兴昀程淑杰
北约不敏感弹药试验方法回顾及进展
2024年
从STANAGs和AOPs演化过程角度,分别对北约快速加热、慢速加热、子弹撞击、破片撞击、射流撞击和殉爆反应等不敏感试验方法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北约将现实世界中威胁载荷标准化的过程,总结了新的AOP试验方法变化。指出不敏感试验载荷表征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基于我军威胁危险作用时间和概率,建立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威胁表征方法。
程淑杰程淑杰徐露萍梁争峰
关键词:含能材料
聚焦战斗部破片聚焦性能的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为了研究聚焦战斗部破片的聚焦性能,建立了计算破片速度和密度分布的数学模型,计算了破片速度和密度分布情况。设计聚焦战斗部试验弹。对端面起爆和偏心起爆两种不同起爆方式下聚焦破片战斗部的性能进行了验证试验。采用多通道测速仪测试战斗部的破片速度,进行了破片密度分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聚焦破片战斗部由端面起爆改为60°偏心起爆,破片速度和破片密度提高。
王娟娟郭双锋袁宝慧程淑杰刘韩晖
关键词:破片战斗部偏心起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