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子琈

作品数:7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南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老年
  • 2篇护理
  • 1篇电图
  • 1篇眩晕
  • 1篇眩晕症
  • 1篇眼震
  • 1篇眼震电图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状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症状
  • 1篇视频眼震电图
  • 1篇全方位护理
  • 1篇缺血
  • 1篇蛛网膜
  • 1篇蛛网膜下
  • 1篇蛛网膜下腔
  • 1篇蛛网膜下腔出...
  • 1篇蛛网膜下腔出...

机构

  • 6篇济南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秦子琈
  • 3篇徐有俊
  • 1篇赵悦
  • 1篇王爱芹
  • 1篇徐冉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保健门诊就诊的离退休老年患者260例,分为骨质疏松组和无骨质疏松组,对其进行骨质疏松症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SAS 9.0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女性、BMI≥24、饮酒、吸烟、常喝浓茶或咖啡、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 h、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或)内分泌疾病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无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或)内分泌疾病、不良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习惯、户外运动量少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心脑血管疾病和(或)内分泌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全身性疾病,进行治疗时应采取系统全身性措施,在给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时应给予全面指导。
秦子琈徐有俊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密度
老年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应用本体觉训练和前庭功能训练的效果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老年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应用本体觉训练和前庭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本体觉训练与前庭功能训练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眩晕程度、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施本体觉训练和前庭功能训练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眩晕障碍量表(DHI-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本体觉训练与前庭功能训练干预应用于老年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中,可显著降低患者眩晕症状程度,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秦子琈张淑艳
视频眼震电图在BPPV复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视频眼震电图在BPPV复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4—10月期间在该院眩晕门诊就诊经视频眼震电图检查确诊为BPPV的176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眼震图形特点,确定受累半规管,在视频眼震电图监视下,对不同类型的BPPV患者实施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观察并比较不同类型BPPV患者的复位效果。结果176例BPPV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7.16%。其中,后半规管受累9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100.00%;水平半规管受累63例患者中总有效率92.06%;嵴帽受累17例患者中总有效率100.00%;前半规管受累6例患者中总有效率100.00%。结论视频眼震电图可有效提高BPPV患者的手法复位治疗效果,可作为BPPV的临床首选诊断方法。
秦子琈
关键词:视频眼震电图BPPV复位
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1年间收治的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其中,男性38例,年龄在22-65岁之间,女40例,年龄在25-75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6例,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然后给予患者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全方位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42例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9%,对照组36例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7.8%。结论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全方位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徐有俊秦子琈赵悦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全方位护理
健康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4年
目的:讨论健康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4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1组进行常规护理,2组在1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护理。结果1组对疾病非常了解的患者仅有5例,8例患者根本不了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而2组患者对疾病非常了解的则有13例,不了解的患者仅有1例。1组患者身体恢复良好者仅有2例,2组患者身体恢复良好者为7例,1组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为11例,2组仅有3例。结论健康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充分的认识疾病,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升患者生存治疗。
秦子琈徐冉
关键词:健康护理脑卒中疗效
老年人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人进行一般情况问卷,并根据老年抑郁量表(GDS)的筛查结果,选出32例患有老年抑郁症的患者,采用心理疗法、运动疗法、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电抽搐疗法等措施对其进行3个月的干预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后用CES-D抑郁自评量表和临床常用HAMD量表进行抑郁状态的评定,并对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老年人抑郁的因素主要是躯体因素、离退休、丧偶、再婚、空巢现象、经济上的失调、遗传因素、心理因素,治疗干预后患者的CES-D量表总分、HAMD量表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老年抑郁症的主要因素有躯体因素、社会生活事件、心理因素和遗传因素,经过干预治疗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到缓解,为老年抑郁症的防治提供依据。
徐有俊秦子琈王爱芹
关键词:老年人抑郁症状干预措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