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栋林
- 作品数:17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铜业协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基于“三生共赢”的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小流域是实现重点流域精准化治理的基本单元,"三生共赢"是指要把解决环境问题的目标定位于生活、生产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小流域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本研究立足于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以"三生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提出了基于"三生共赢"的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理论架构,即立足于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流域水环境约束,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支撑流域经济结构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以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体系和循环社会体系,并通过创新流域治理体制机制构建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格局,最终实现小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以上理论架构设计了生态环境、绿色经济、优质宜居三大类指标体系24项具体指标,并重点从优化流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产业绿色发展体系、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提升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健全流域治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本研究可为各级政府创新流域治理模式、制定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提供较为可行的理论支撑和技术体系。
- 高爽祝栋林胡惠良
- 关键词:小流域水环境
- 4种湿地植物对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影响比较被引量:32
- 2016年
- 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不同植物类型的选择,可能会造成人工湿地对主要污染物COD、TN和TP的净化效果发生很大差异。研究了4种湿地植物(菖蒲、香蒲、千屈菜和水葱)在水平潜流、垂直上行流和下行流人工湿地中对人工合成的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和主要污染物(COD、TN和TP)去除率的季节变化,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类型在不同湿地类型中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可以达到最佳污水净化效果的启动条件。结果表明:香蒲在垂直下行流湿地去除有机污染物效果最好,去除率可达85.55%;水葱在垂直上行流湿地去除TN效果最好,去除率可达57.52%,香蒲在垂直上行流湿地去除TP效果最好,去除率可达84.28%。
- 刘文杰许兴原何欢祝栋林胥瑞晨孙成
- 关键词:水平潜流植物筛选
- 跨省界湖泊水污染治理协调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构建行之有效的跨界治理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解决现行以属地性为主的流域管理模式弊端是缓解重点流域跨界水污染问题的必然需求。结合现有国内外最新的流域治理经验和创新思路,以太湖地区淀山湖流域为例,从流域管理顶层设计、协调机制、政策执行等层面深入剖析跨界流域治理存在的根本问题,提出建立淀山湖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协商机制、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和管理法规、完善水质和污染源的监测体系及信息共享机制、探索实施双向生态补偿制度、完善水权定价和排污权交易机制等5大对策建议,为我国跨省界重点流域治理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 高爽祝栋林
-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
- 基于SWMM模型的金川河降雨-径流预警预测平台研究
- 2023年
- 准确模拟降雨-径流动态变化规律是河流面源污染精准治理的先决条件。在收集分析金川河子流域、交汇处、排口、导管、闸门、泵站及运营制度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概化金川河水系,采用SWMM构建金川河河网水动力模型,并基于模型开发不同降雨特征(少量多次降雨、短期暴雨)条件下水系径流预警预测平台,展示金川河流域的流量、径流变化趋势,以实现流域降水模型的快速推演和预警预测功能。
- 杨庆刘志超李国光黄开龙张徐祥祝栋林
- 关键词:城市内河SWMM模型
-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镇域空间资源管控研究——以南京市竹镇镇为例被引量:6
- 2016年
-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东部发达地区生态型城镇为例,构建由生态安全重要性、宜业空间适宜性和人居环境友好性3个要素层和12个子目标所组成的城镇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空间地理信息系统(GIS)来识别生态、生活和生产空间("三生"空间),在此基础上将"三生"空间作为空间发展引导区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空间分区结果表明:竹镇镇生态、生活、生产空间占比分别为27.16%、29.28%和43.56%;在生态空间保护上,要对重要山体、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水库、水生态廊道等生态资源划定生态安全红线;在生产空间开发上,要根据产业集群理念合理布局农业、工业、生态旅游业;在生活空间的建设上,要充分利用镇域河道、绿地等开敞空间构建绿色城镇格局。
- 高爽董雅文祝栋林
- 关键词:生态文明空间资源GIS
- 基于流域视角的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研究——以江苏省淀山湖为例被引量:8
- 2015年
- 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资源综合规划和管理是实现水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太湖流域第二大省界湖泊—淀山湖为例,在综合分析流域水环境质量基础上,利用GIS分析工具划分流域治理片区并制定分区管控策略。根据流域所含骨干河流流向、骨干河流与淀山湖交汇特点、上中下游不同河段及镇域行政边界,将淀山湖流域分为吴淞江流域、千灯浦-淀山湖流域、昆南湖荡流域、元荡湖荡流域、太浦河流域五大片区138个子评价单元。通过水环境容量与压力两类空间叠加分析,构建形成污染重点减排区、污染综合治理区、产业绿色化提升区、生态环境保育区等四个类型区域,并提出差异化的产业准入和环境治理措施。本研究不仅为以流域为治理单元的水环境治理规划提供了较为可行的技术体系,而且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思路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 高爽祝栋林车前进
- 关键词:淀山湖
- 城市地表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分析与评价
- 城市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的作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健康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城市地表环境是支撑城市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基本物理环境,重金属对城市地表环境的污染将危害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安全。南京市正处于城市发展...
- 祝栋林
-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重金属污染地表环境
- 文献传递
- 4种湿地植物对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4种植物(菖蒲、美人蕉、风车草和水葱)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N_2O排放通量进行观测,并检测进出水总氮(TN)指标。研究结果表明:4种植物湿地TN去除率随着季节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先上升后波动下降,12月份和1月份达到最低,且风车草湿地TN去除率较高,为77.98%;菖蒲、水葱湿地的下行池排放通量比上行池的高,美人蕉湿地上行池排放通量比下行池的高,风车草湿地上、下行池排放量相差不大;风车草、菖蒲、美人蕉和水葱这4种植物湿地的N_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62.80,99.35,84.62和82.56μg/(m^2·h);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总体上表现为大气中N_2O的排放源,只有水葱湿地在12月份下半月表现为N_2O的弱吸收汇;菖蒲、美人蕉和水葱湿地的TN去除负荷与N_2O平均排放通量的比值KTN/N_2O随时间变化较大,风车草湿地K_(TN/N_2O)变化相对平缓,且较低;菖蒲、美人蕉湿地在11月份上半月以及水葱植物在12月份上半月的K_(TN/N_2O)较高,即在这些时间段内人工湿地菖蒲去除污水中相同量的TN,排放出的N_2O较少;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植物选种中,菖蒲和美人蕉植物较合适。
- 蒋旭瑶田云飞黄德英郑潇威祝栋林张继彪
- 关键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湿地植物N2O排放通量
- 丝瓜络填料反硝化滤池对生活污水的净化被引量:14
- 2016年
- 考察了以丝瓜络为填料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中TN和TP等污染负荷去除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间歇运行的方式,在不加碳源的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对NO_3^--N、NO_2^--N、NH_3-N、TN、TP和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92%、30%、75%、25%和50%,出水总氮含量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标准(GB 18918-2002)。通过扫描电镜对丝瓜络微观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发现丝瓜络具有微米级的网状结构,反应后表面镶嵌有大量球形的微生物群落,且内部网壁变薄。
- 栾晓男田云飞郑力程鼎祝栋林黄德英张继彪
- 关键词:反硝化滤池生活污水脱氮
- 太湖上游地区规模化以下畜禽养殖废水污染治理的研究
- 2014年
- 在太湖上游地区的武进、宜兴和溧阳地区,规模化以下畜禽养殖废水基本不做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太湖水安全有严重的危害。要改变这种现状,畜牧部门要积极引导养殖场(户)建立标准化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要严格动物防疫条件;环保部门要严格畜禽养殖场(户)的环保审批,提供污染治理技术指导;农业部门要指导好有机肥的规范生产和沼气建设利用;其他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
- 丁克强李红艺刘廷凤曹莹张长飞祝栋林
- 关键词:畜禽养殖废水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