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羽佳
-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丹参素-牛血清白蛋白体系的荧光增强效应被引量:19
- 2011年
- 采用紫外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丹参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特性。体系的紫外光谱显示,丹参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并生成新的复合物,同步荧光光谱则表明,丹参素对BSA存在荧光增强效应。随着丹参素浓度的增加,Δλ=15 nm时体系荧光强度明显增强,最大发射波长为285 nm,且不随浓度增加而发生变化。Δλ=60 nm时发射光谱出现蓝移,体系荧光强度无明显增强,说明丹参素的加入改变了BSA酪氨酸残基附近的微环境,BSA腔内疏水环境的极性增大,肽链的伸展程度可能有所增加。该文首次以体系的同步荧光光谱为源数据对小分子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参数进行计算。求得25、35、45℃时丹参素与BSA体系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43×106、1.25×106、5.00×105 L/mol;热力学参数ΔH=-10.28 kJ/mol,ΔS>0,表明丹参素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静电作用力。
- 张曦寇自农石羽佳朱靖博
- 关键词:同步荧光光谱法丹参素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增强
- 丹酚酸A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条件下,pH 7.40的Tris-HCl缓冲体系中,丹酚酸A(Sal 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丹酚酸A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处理数据,推断其猝灭机理为丹酚酸A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并获得了25、30、35℃下丹酚酸A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49×105、1.19×105、8.24×104 L/mol。根据Van't Hoff方程计算得出ΔH=-56.55kJ/mol,根据所得热力学参数推断丹酚酸A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与范德华力。在25℃时,计算获得丹酚酸A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位点数为1.158。
- 张曦寇自农石羽佳朱靖博
- 关键词:丹酚酸A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